東江魂

東江魂

《東江魂》,是根據雷電波同名小說改編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作品表現了東江地區的東莞、寶安、香港等地的人民和愛國華僑,在共產黨領導下,分別在東莞大嶺山、深圳陽台山建立抗日根據地,打擊日本侵略者,並粉碎了日、偽、頑、匪的一次次進攻和圍剿的鬥爭歷程。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東江魂
國家/地區:中國
類型:革命抗戰歷史
集數:30
出品機構:
中央新影集團
東莞多影多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演職員表

題片名:葉選平(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出品人:高峰許多多
總製片人:俞才斌姜帆) 
總監製:高峰中央電視台副台長)
編劇
雷電波陳建峰

劇情介紹

一九三八年九月,日寇為了策應其進攻武漢的作戰陰謀,實現速戰速決占領全中國的目的,密謀制定了一個代號為“波字號作戰計畫”。日軍大本營為此抽調了總兵力八萬多人,並調配一百餘架飛機,五百多艐艦艇,組成了南支派遣軍,於十月十一日凌晨 ,兵分三路從大亞灣、虎門偷襲。由於國民黨高層指揮官,在‘雙十節’國慶期間,紛紛跑到香港尋歡作樂,造成部隊失去高層的統一指揮,不能進行有力的抵抗,日軍順利登入並長驅直入。僅僅十多天的時間,廣州及周圍各縣和東江下游大片國土相繼淪陷。日寇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奸淫擄掠,塗炭生靈,無惡不作,淪陷區的廣大同胞,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於是,抗日的烽火在華南燃起,東江地區的東莞、龍崗、寶安、惠州、九龍、香港等地的人民和愛國華僑,在共產黨員曾生和王作堯的領導下,紛紛拿起武器,建立了以東莞大嶺山、深圳陽台山兩大敵後抗日根據地,狠狠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粉碎了日、偽、頑、匪的一次次進攻和圍剿,使這支抗日部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戰鬥中不斷成長、壯大。一九四三年,東江縱隊成立後,他們馳騁華南,浴血東江,轉戰港九,深入敵後,並從香港成功營救了我國文化精英、愛國民主人士和國民黨高級將領眷屬及國際友人和盟軍。同時開展了巧妙、靈活的游擊戰、破擊戰、伏擊戰、捕捉戰、奇襲戰等具有南粵特色的游擊戰爭,拖住了大量的日軍兵力,有效地切斷了日軍在南方的戰備物資運輸線,緩解了全國的抗戰壓力,成功地開闢了華南敵後戰場,為中國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民族讚歌,成為一支中外聞名、堅強有力的抗日武裝,成為廣東人民抗戰的一面旗幟。1945年,朱德總司令在中共“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將東江縱隊、瓊崖縱隊與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抗戰勝利後,根據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所簽署的“雙十”停戰協定的要求,東江縱隊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於一九四六年六月勝利北撤山東煙臺,走向新的戰場。
本劇以東江縱隊抗戰活動為主線,緊緊圍繞著榴花塔阻擊戰、火燒大涌橋、解放南頭、團結抗戰、敵後烽火、針鋒相對、東移悲壯、回師敵後、百花洞大捷、血戰陽台山、奇襲機場、秘密大營救、虎口脫險、智渡九龍、白石龍阻擊戰、敵後短槍隊、巧奪軍火、土洋阻敵、港九情報戰、保衛羅浮山、挺進粵北、勝利北撤等歷史事件和經典戰役,塑造了曾生(東江縱隊司令員)、王作堯(東江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林平(東江縱隊政委)、何與成(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政訓員)等東江縱隊的將領和地下工作者李一之、葉媚及交通聯絡員盧傑、浩嫂、老梁、方蘭以及劉黑仔、友仔、黃友、娣妹、劉堅、張英、陳昶等東江人民的群體形象,並著重弘揚了以愛國商人葉宏發夫婦、南洋華僑李玉珍、林文虎、劉蔭、陳廷禹、李淑桓、發仔、易煥蘭、李忠和王麗夫婦、陳前等眾多海外華僑的愛國行為和獻身精神;藝術地再現了老虎山下英雄五少年、黃田十七勇士、三棵松崗廿五英烈和血戰青塘一小隊等戰爭場景和悲壯畫面;同時揭露了日本侵略軍在南粵犯下的滔天罪行,鞭撻和揭穿了以香瀚屏、楊幼敏等為代表的敵頑反動勢力的虛偽本質和政治陰謀的醜陋嘴臉,以史實、塑造、藝術、完整的手法,多角度、多層面地反映了東江縱隊和東江人民當年抗擊敵寇、救國救民的戰鬥故事和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戰鬥歷程;通過眾多人物的塑造,謳歌了東江人民、海外華僑與英勇的東江縱隊一道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偉大民族的東江魂。

相關資料

在30集電視劇《東江魂》總製片人俞才斌姜帆)邀請下,中央電視台副台長、中央新影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黨委書記、廠長高峰蒞臨東莞,參加聯合攝製30集大型抗戰歷史劇《東江魂》的簽約儀式,簽約儀式在東莞大嶺山帝豪大酒店舉行。
該劇本受到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同志的認可及高度重視, 中央新影集團、中央電視台新影製作中心決定與東莞多影多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該劇,並將該劇列為2011年重點影視劇項目。該劇由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高峰親自掛帥擔任出品人和總監製,為藝術嚴格把關。該劇將在中央電視台首映,全國及海外發行。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葉選平同志還為該劇題寫了片名並題詞。
中央電視台高峰副台長表示,《東江魂》是廣東軍民堅持華南抗戰的紅色經典題材,完成這部巨製,是對所有在八年抗戰中立下卓越功勳的東縱烈士、健在的老戰士及家屬和遺屬的交待,是對廣東人民和廣大愛國僑胞一個交待,也是新的歷史時期,文化企業理應擔當的社會責任和文藝使命。他希望有更多的熱愛文藝的本土企業參與本劇的拍攝,將《東江魂》拍成華南抗戰第一劇,為廣東省和東莞市的文化建設做出貢獻。
該劇總製片人俞才斌姜帆)表示,為了讓全國人民了解東縱抗戰的革命歷史,了解一個具有巨大經濟活力和文化活力的廣東,了解一個改革開放、求真務實、高效廉潔的新東莞,拍好《東江魂》,是一種文化承擔。他認為企業能夠參與東莞市的文化建設,是一件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當前,該劇的前期籌劃工作正在推進,希望有企業能夠積極參與本劇的加盟合作,也希望政府繼續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總製片人俞才斌姜帆)表示,若有東莞市委和市政府領導的支持,有央視和中影集團的合作,有更多的熱心我市文化建設的企業參與,《東江魂》一定能拍攝成一部廣東版的《亮劍》。
俞才斌姜帆)還認為,政府扶持企業進行影視創作和人才培養,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文藝建設新思路和文化建設新模式。無論是東莞人,還是新莞人,都應關注東莞今日的文化建設,看東莞、寫東莞、積極宣傳東莞,讓“東莞文化模式”在全國形成重要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