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百慕達

東方百慕達

位於鄱陽湖的一段水域,由於船隻經常在此失事而得名。

簡述

1

鄱陽湖“百慕達”位於湖的北端江西都昌縣,在其水域的東岸上有座廟,叫“老爺廟”,當地人把這死亡之地叫老爺廟水域。據悉,僅從上世紀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近30年間,這片水域就有200多艘船隻沉沒,1600多人失蹤,生還但被嚇瘋的不下30人。
在老爺廟水域神秘失蹤的船只中,甚至有載重2000多噸的大船。有歷史記載,僅在1985年8月3日一天,就有13艘船隻在此接連失事,這在世界沉船史上也是罕見。

沉船事件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噸級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行駛到江西鄱陽湖西北老爺廟水域突然無聲無息地失蹤(沉入湖底),船上200餘人無一逃生。其後,日本海軍曾派人潛入湖中偵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員全部神秘失蹤。山下堤昭脫下潛水服後,精神恐懼,接著就精神失常了。抗戰勝利後,美國著名的潛水專家愛德華·波爾一行人來到鄱陽湖,歷經數月的打撈仍一無所獲,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員再度在這裡失蹤。

1

40年後,愛德華·波爾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他在鄱陽湖底失魂落魄的經歷。他說:“幾天內,我和三個夥伴在水下幾公里的水域裡搜尋“神戶丸”,沒有發現一點蹤跡。正當我們沿著湖底繼續向西北方向尋去時,忽然不遠處閃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飛快地向我們射來:頓時平靜的湖底出現了劇烈的震動,耳邊呼嘯如雷的巨響隆隆滾來,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將我們緊緊吸住,我頭昏眼花,白光在湖底翻滾涌動,我的三個潛水夥伴隨著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我掙扎出了水面......”
.上世紀60年代初,從松門山出發的一條漁船北去老爺廟,船行不遠便消失在岸上送行的老百姓的目光中,倏然沉入湖底;

1985年8月3日,江西進賢縣航運公司的兩艘各為二十噸的船隻,亦在此水域神奇般地葬身湖底,而同一天中,同在此處遭此厄運的還有另外十二艘船隻!同年9月,一艘來自安徽省的運載竹木的機動船又在此區域突然笛熄船沉……僅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這20年間,就有200艘船在“魔鬼水域”沉沒。

2005年5月25日16時左右,安徽省蚌埠市的一艘運砂船在江西鄱陽湖老爺廟水域采砂時,突然狂風大作,惡浪狂舞,幾分鐘後,船體突然莫明其妙的斷裂下沉。事後查明,船上的船主和1名船員逃生,另有3名船員死亡,沉沒的船隻也不知去向。讓人感到恐怖的是,千百年來,類似的船隻神秘沉沒和消失案件,在這個水域時有發生,航船事故發生次數占整個鄱陽湖事故發生率之最。因此,這個特殊區域被人們稱為“魔鬼水域”。

水下有巨黿作怪

當地一吳姓漁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祖祖輩輩打魚為生,他至今每天出船都提心弔膽,可老爺廟水域是鄱陽湖通往長江唯一通道,他又不得不闖此“鬼門關”。令其不解的是,在此沉沒的船隻,動用各種方法打撈殘骸,就是打撈不著。
在當地人眼裡,沉船的種種怪現象源於一個離奇的傳說。相傳明太祖朱元璋陳友諒大戰鄱陽湖時,有一次朱元璋敗退湖邊,湖水擋住去路,無船難行。險急關頭,忽有一隻巨黿游來,搭救朱元璋渡湖。朱元璋得天下後,不忘舊恩,封巨黿為“元將軍”,在湖邊建“定江王廟”,百姓稱為“老爺廟”。如今民間傳說就是這隻黿精興妖作怪。為此,船行至此,船老大都要上岸焚香燒紙,殺牲畜祭奠。

湖底有巨大的漩渦

參加鄱陽湖區科考的專家指出,老爺廟水域是此次水下普查的一個重點。他們將組織科技部門和考古專家,對該水域的水文、氣象、地理、地質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探測和研究,決心把謎團逐步解開。
1

而目前已有的紅外航空照片顯示,老爺廟水域底下居然存在一個巨大的沙壩,長約2公里,呈東西走向,正是因為這個神秘沙壩的存在,阻擋了席捲而來的水流,在湖水底部形成巨大的漩渦,極有可能就是這些漩渦,對船隻造成了致命一擊。

老爺廟水域有一股“邪風”

前段時間,江西日報的一名記者跟隨一支科考隊伍去“體驗”老爺廟水域,發現一個奇怪現象。
報導說,記者站在老爺廟廣場,風從南吹向北,大概有三四級的樣子,但遠眺老爺廟水域,浪花卻是由北向南涌。浪花怎么是逆風而動呢?記者朝著湖邊走去,想一探究竟。順著風向朝北走了300多米,風小了。風要停了?記者於是倒回去,走了幾十米,卻是風力依舊。於是又返身走回原地,然而,風又小了。這次不管風小沒小停不停,記者繼續向前走了300多米,神奇發生了,風向變了,風迎面突起,而且風力大增,達七八級,逆風抬步感覺困難。
1

記者後來了解到,原來這裡有兩股相對吹的風,剛才風小的區域是相向兩股風的交匯處。是什麼造就了這種神奇呢?是廬山。站在湖灘上,北望,廬山像一個巨人一樣擋在老爺廟水域的前面。北風吹來,被廬山“反射”,順著狹長的水道掉轉風頭。
站在湖邊,記者吹了20分鐘的風,發現這“反射”回來的風沒有規律:風向時時會發生小角度偏移改變,風力時大時小,大時颳起沙,小時清風撲面。看老爺廟水域的湖水,也有異樣,這裡的浪花不似別處,被風趕著,成一條線向前涌,它們呈倒V字形,以小波浪的形式向前。難怪這裡會成為兇險之地,這奇怪的風,奇怪的浪,讓船怎么能辨出個東西南北。但這風肯定不是老爺廟水域兇險神秘的主要原因。老爺廟金道長向記者介紹了一事:今年3月5日,風和日麗,但一條1000多噸的運輸船就在這裡出了事。無風無浪,為什麼會翻船?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考證

1970年前後,當地人盛傳在“魔鬼水域”看到了“湖怪”,有的說“湖怪”像幾十丈長的大掃把,有的說如同一條白龍,有的說像張開的大降落傘,渾身是眼睛,還說“湖怪”出現時,挾風雨卷雷電,嘯聲震耳,說沉船事故頻頻出現,肯定和“湖怪”興風作浪有關。此外,還有人盛傳曾有人在鄱陽湖西部地區,目睹一塊呈圓盤狀的發光體在天空遊動,長達八九分鐘之久,當地曾將此情況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而有關部門亦未作出清楚的解釋,於是有人猜測,沉船不斷和外星人活動有關。還有許多人認為,沉船事故的頻繁出現,和“魔鬼水域”旁邊的老爺廟本身奇特的建築結構有關。

為了幫助人們弄清楚“魔鬼水域”的沉船真相,1984年,江西省政府組織了由自然、氣象、地質專家和有關科研人員組成的探險隊。探險隊針對當時盛傳的“湖怪說”和“飛碟說”進行了考證,結果發現根本找不到相關證據,但他們對老爺廟進行精確測量後驚奇地發現,老爺廟的建築的確奇特,人們無論站在哪個方向看,都會感到自己始終與老爺廟面對面,但要說這個建築與“魔鬼水域”有關,也沒有科學依據。考察隊最後得出的考察結果是:沉船事故是由於突然出現的狂濤巨浪引起的;風浪持續時間極短,僅僅幾分鐘;風浪來時,黑霧瀰漫、怪嘯不斷,能見度極差;沉船事件多發生在春夏之交。但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狂濤巨浪,考察隊仍舊沒有找到答案。

1

為了彌補6年前的考察缺少水下實地考察這一要項的缺憾,1990年,江西省政府組織了一支包括多學科專家和優秀潛水員在內的考察隊,來到了“魔鬼水域”。結果非常令人吃驚,因為“魔鬼水域”下面方圓幾十里不見沉船蹤影,千百年來在此沉沒的大小船隻竟都不翼而飛了!考察結果不但沒有新突破,而且又增添了新謎團。

此後,人們在找不到合理答案的情況下,認為這很可能和“魔鬼水域”所處的緯度位置有關。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緊靠北緯30度線,而地球北緯30度線附近,又恰恰貫穿著世界上許多令人難解的著名自然及文明之謎:如古埃及金字塔群、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達西里的“火神火種”壁畫、令人驚恐萬狀的“百慕達三角區”以及讓人嘆為觀止的遠古瑪雅文明遺址等等;北緯30度線也常常是飛機、輪船失事的“死亡鏇渦地帶”。從這個角度說,鄱陽湖“魔鬼水域”的“魔鬼”應當是“北緯30度線”。但這個答案終究還是缺少說服力的模糊答案。

近期將進行專項科考

近日,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確定為國家水下文物普查試點。江西省有關方面表示,將利用目前鄱陽湖枯水季節,開展對湖區大規模的水下專項科學考察。鄱陽湖“百慕達”老爺廟水域成為此次科考重點,其謎底有望解開。

鄱陽湖簡介

鄱陽湖(“鄱”,拼音:pó)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介於北緯28度22分~29度45分,東經115度47分~116度45分,跨南昌、新建、進賢、餘干、波陽、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縣。

地理位置

鄱陽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歷史沿革

鄱陽湖在古代有過彭蠡湖、彭蠡澤、彭澤、彭湖、揚瀾、宮亭湖等多種稱謂。其中彭蠡,是很古的澤藪名,《漢書·地理志》“豫章郡彭澤”條載:“彭蠡澤在西”。還有另一種說法:“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形容鄱陽湖如大瓢一樣。經過漫長的歷史年代,在地質、氣象、水文等符合作用、長期發展下,彭蠡澤向南擴展,湖水越過松門山直抵鄱陽縣附近,因而易名鄱陽湖。在湖水南侵之前,松門山以南原本是人煙稠密的梟陽平原,隨著湖水的不斷南侵,鄱陽湖盆地內的梟陽縣和海昏縣治先後被淹入水中,歷史上曾有“沉梟陽起都昌、沉海昏起吳城”之說。煙波浩渺、水域遼闊的鄱陽湖,經過漫長的演變,在距今約1600年左右形成了現代鄱陽湖的雛形,猶如一隻巨大的寶葫蘆系在萬里長江的腰帶上。

1

自然特徵

鄱陽湖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達74公里,平均寬16.9公里,湖岸線長1200公里,湖體面積4125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0.5米時),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經調蓄後,由湖口注入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每年流入長江的水量超過黃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總和,是一個季節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陽湖水系流域面積16.22萬km2,約占江西省流域面積的97%,占長江流域面積的9%:其水系年均徑流量為1525億立方米,約占長江流域年均徑流量的16.3%。

旅遊景點

老爺廟 :老爺廟坐落在落星墩對面的沙灘上,是鄱陽湖中唯一的寺廟。由於寺廟在沙洲上,在文革期間受到的破壞較少,加上改革開放後,人工進行修葺,寺廟更加金碧輝煌,香火源源不斷。朱元璋從小生長在縣城,後因家境敗落送入寺院做沙彌,對菩薩相當信任,與寺廟結下不解的因緣。 

落星墩 :又名"落星石",亦稱"德星山"。位於星子縣城南二里湖中。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落星石,周迥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以名焉。"星子由此得名,落星石也既成了星子縣一個重要的標誌與象徵。
保護區觀鳥 :保護區位於贛江修水交匯處的鄱陽湖濱,永修縣吳城鎮範圍內,面積約224平方公里,由大湖池、中湖池、沙池、蚌湖等9各季節性湖泊組成,春夏洪水時這一帶連成一片,冬季枯水時各自成湖。由於水草茂盛,魚類豐富,氣候適宜,無工業污染,從而成為候鳥的最重要的越冬棲息地。這裡是鄱陽湖保存良好的一塊典型濕地,是鄱陽湖越冬水禽分布最集中的地方。1984年就是在這裡發現了世界最大的白鶴群(840隻),震動了世界鳥類學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