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四小

東方四小

東方四小原名拖四小,前身是唐村國小,1990年被一拖公司接收,並更名為一拖四小。2006年更名為洛陽市東方第四國小。建校初期,學校只有10名教師,6個教學班,200多名學生。走過17年的春風秋雨,如今,隨著教育改革的大潮,東方四小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一定規模的學校。學校占地面積5222平方米,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其中教學大樓兩幢,共有標準教室21間、現有18個教學班,1044名在校生。在職教職工48名,中學高級教師1人、國小高級教師29人。學歷結構為:本科學歷13人、專科學歷28人、在讀研究生7人。學校現有洛陽市優秀教師3人,河南省學科帶頭人1人,洛陽市骨幹教師1人,一拖公司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洛陽市師德標兵2人。

辦學條件

學校建有閉路電視雙控系統,擁有完善的校園音響廣播系統,班班有冷暖空凋,學校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實驗室、美術室、桌球訓練室和舞蹈訓練室等功能教室,近年學校還投資10萬元,對各功能室進行充實。此外,學校在加強校舍和教育設施設備建設的同時,還切實加強了校園人文環境的建設,從而使整個校園體現出一種整潔有序、寧靜典雅、優美和諧、奮發向上的現代化氣息和人文氛圍。每一個走進東方四小的人,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受,校園內每地、每處都別具匠心,每景、每物都會說話。

辦學成績

建校17年以來,在歷屆四小領導及教職員工的努力拚搏下,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高,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先後榮獲河南省電化教育一類學校、全國青少年計算機等級考試培訓基地、洛陽市規範化國小、洛陽市衛生先進單位、洛陽市少先隊基礎建設先進單位、《小學生報》顧問學校、澗西區語文“學法指導”實驗學校、洛陽市體育“達標”先進學校、澗西區四星級學校、澗西區桌球特色學校、澗西區創衛工作先進單位等諸項榮譽稱號。

學校活動

東方四小第五屆青蘋果藝術節

英語教學是學校的視窗,英語教學成績多年來一直在全區處於先進行列。學校是澗西區首批命名的英語視窗學校。多年來學校重視學生學有特長、全面發展。培養的學生在全國、省、市、區各類比賽中多次獲獎。98屆學生周少柏曾作為澗西區代表隊成員參加在天津舉辦的全國數學奧賽並榮獲決賽一等獎。該生於2004年從拖一高步入清華大學。2004屆學生薑博濤曾作為洛陽市代表隊成員參加在廣州舉辦的全國華羅庚金杯賽並獲得國家級銅牌獎。

在近四年的新課改實驗中,學校先後有25節課、30多篇論文分別獲得國家、省、市、區級獎。

靠科學管理,塑學校形象;憑創新膽識,育合格人才。學校已形成了學生“樂學、好問、禮貌、文明”的學風,教師“樂教、愛生、規範、文明”的教風和全體教職工“樂群、向上、文明、創新”的校風。

躍 動 的 追 求

“洛陽三月花似錦? 多少功夫織得成”。東方四小能夠取得驕人的教育教學成績,主要得益於教育科研,得益於在教育科研層面上的教學改革。學校成立了教科研室,有專人負責教科研工作。構建了學校——教研室——教師的教科研網路結構。學校撥出一定經費,為教科室訂閱了多種教學期刊和理論專著。學校教科室充分發揮了引領作用,他們根據計畫,積極有序地開展日常教學研究工作,先後開展了專題講座,上示範課,評課說課,開發研究課題等工作,教科室編輯了《教海拾貝》校內刊物,刊發教師“教學故事”,“教學一得”,“他山之石”等內容及信息,為教師們提供了教科研的平台,建立了本校教師之間與外校、外地區之間的信息交流通道。

辦學特色

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東方四小的教師清醒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是教學全過程的中心環節,也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其效率高低直接決定著實施素質教育的成功與否。因此,如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已成為東方四小教師人人關心的研究課題。為使教學改革工作向著更深更廣的層面發展,東方四小在堅持舉行“公開課”、“示範課”、“匯報課”等一系列具有傳統特色的教學改革形式以外,本學年舉辦了大規模的“教學改革觀摩大討論”活動及“一課多上”活動。

為了確保活動順利進行並達到預期效果,首先,學校在全校教師大會上進行全面部署,並提出了八點要求:一要體現出教師專業知識豐厚的功底,二要做到不同的內容施以不同的更切合實際的授課方法,三是課堂的落腳點要放在培養學生自學和思維能力上,四要注重提高效率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五要體現出自己的學法指導特點,六要注重教學的回授,七要有德育滲透,八要體現出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其次,由學校選定幾位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有教改意識的骨幹教師,每人精心連續準備講授一節課,供全校教師集中觀摩。為使活動圓滿成功,觀摩結束後,學校組織教師先在各教研組內召開討論座談會,進行交流發言,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各見,既談優點,也談不足和建議,最後再由校教科室根據討論情況,寫出具有指導意義的總結報告,刊在《教海拾貝》上,發給教師們學習借鑑。“一課多上” 則是同年級同學科老師選定同一教材,在通體備課的基礎上,人人執教。課後,個人看課堂實錄,進行反思;然後集體教研,人人點評;最後同年級同學科老師再次教研,出一份精品教案。

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科研活動,為教師提供教育教學研究的平台。要求教師多聽、多看、多思、多學,把“科研是教育發展的動力和源泉,教育科研是教師成長的翅膀”納入教師教育教學研究中。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提倡教師要有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思想,以新課改為契機,充分發揮業務骨幹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科研活動。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目前,學校擁有國家級課題《教師、家庭、社會相結合推進素質教育研究》,省級課題《學校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實踐》,市級課題《鄉土教材研究》等多項課題。

“為教師成長鋪路,為教師成功喝彩,為教師成名搭橋,讓每位教師體驗成功。”極大地調動了每個教師的教學改革積極性。幾年來,在國家、省、市報刊上發表和在市級以上交流獲獎的論文論著達百餘篇。

學校擁有國家級課題《教師、家庭、社會相結合推進素質教育研究》,省級課題《學校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和實踐》,市級課題《鄉土教材研究》等多項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