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常綠闊葉林丘陵灌叢草業生態經濟區

東南常綠闊葉林丘陵灌叢草業生態經濟區包括四川盆地、陝南、甘肅省天水地區,廣西東部、江蘇淮河以南地區、湖北東部、湖南東部以及浙、贛、閩、粵、瓊全部,面積155.52萬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54367.62萬(包括台灣)。

自然環境

水熱資源充沛,光、熱、水配合好。該區自北向南,≥0℃年積溫5300-3000℃,≥10℃年積溫4500-7500℃,無霜期210-365天。年降水由北向南遞增,從1000毫米左右增至2000-25000毫米,全年降水均勻。年日照時數1800-2300小時,生長季內充分。

草業生產現狀

1、草地資源豐富,面積不斷擴大。該區有3751.44萬公頃草地。由於這裡的草地基本是熱帶、亞熱帶森林被破壞後的次生草地,在當前森林破壞未被遏制的情況下,草地面積仍在增大。
2、牧草產量高、質量差、生產潛力大。草地中有較多灌木,牧草乾物質產量平均2000-3000公斤/公頃。野生牧草容易粗老,改良後可獲得較當前大5-8倍的生產能力,有望成為我國獨特的高產優質的熱帶畜牧業生產基地。
3、農區有種植綠肥牧草的傳統,易改造成高效的水稻-經濟作物-牧草種植系統,使草業的比重與整體效益得到提高。

發展對策

該區不僅有良好的種植業基礎和上佳的地理位置,而且自然條件優越,應利用現有的經濟技術優勢,增加種植業在草業中的比例,大力發展商品化養殖業,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