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業大學圈點社

東北林業大學圈點社

東北林業大學·圈點社是國內第一家以校園智囊為定位的綜合性社團,這裡匯聚著有思想、渴望事業的有志青年。基於公益,以中國文化為導向,以企業模式為思路,協會朝著這樣的願景邁進——具有影響力、國內知名的學習型研究型社團。


圈點社圈點社

簡介

東北林業大學·圈點社是國內第一家以校園智囊為定位的綜合性社團,這裡匯聚著有思想、渴望事業的有志青年。基於公益,以中國文化為導向,以企業模式為思路,協會朝著這樣的願景邁進——具有影響力、國內知名的學習型研究型社團。
該社以不虛度大學為信念,秉承大學精神,探索大學前沿理念,引領大學風尚,向社會展示大學生的青春力量,圈點走在前沿的理論探索路上!我們懷抱理想主義,尊重並理解現實,實踐著圈點智慧——“點子建立圈子,秉持獨立精神完善自我,以社會人才促進社會進步,小環境逐步影響大環境。”
圈點社以“交流乃學,實踐即習”的學習理念,開展各種交流活動和實踐活動。總計經營四個品牌,圈點講壇、交流會、圈點公益、圈點商務。通俗地說,圈點的意義在於,第一涵養一批傑出的社會人才,第二在大學裡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大學理念

本社吸引著我國著名經濟家茅于軾、耶魯大學著名華人金融學家陳志武等等卓越學者的到來,百家講壇主講學者何光滬這樣題詞:“有點才有圈,從點走向圈,圈由點構成,點可突破圈”。大師們無一不對本社有極高的評價與讚譽,並表示假如年輕時候有圈點社,一定會加入這個有意義的組織。
大學,為什麼稱之為神聖?倘若失去理想,則淪為職業學校。梁啓超先生教導年輕人:“第一,只要把現在的精神維持到底,第二更將你的精神流布到同輩中,第三更要把思想徹底解放,意志著實磨練,學問著實培養,抱定個盡性主義,求個徹底的自我實現”。
堅定理想信念的同時,還需要坦然面對現實,倡導大家以務實的態度去思考:大學裡準備確實做幾件事?收穫幾種技能?看多少本書籍?結交幾個良師益友?想獲得哪些方面的成長?思想達到什麼層次?專業學到什麼程度?研究了幾門喜好的課?培養了幾個有益的愛好?聽了多少有益的講座?獲得什麼獎勵?培養了哪些優秀品質?
希望你數一數,而不是僅僅追求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滿足一時虛榮,自欺欺人。
另外,請不要抱怨、頹廢、迷茫,大學給予你的是一座山峰,你不要計較此刻山腳的高低,請攀登,尋找一條自己的路,務實地付出辛苦,你的大學必然歡樂、美滿!


社團文化

百科解釋—用加圓圈或點表示文章的句讀;圈點也常加在字句的旁邊,表示精彩或重要。
圈點,點子建立圈子,秉持獨立精神,由點及圈的發展,不斷產生影響力,象徵社會進步的過程。
圈點,點即思想力,圈即行動力,由小及大、由弱及強,象徵社會人才的的成長過程。
點即優點弱點,圈即自我完善,寓意在交流和實踐中知己知彼,見賢思齊,進而完善其身。
圈點,表示可圈可點,寓意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以結果導向為思維,追求頂尖一流。
圈點,它像舞者,寓意在時代的前沿鏇律中,大學生胸懷社會使命,成為社會舞台的舞者。
圈點,它像圓桌,寓意圍繞事業為中心,不求謀職,但求某事,公益精神的綠色價值觀。
圈點,它像眼睛,寓意關注自我修煉,忽略外在修飾,關注社會發展,不局限於校園。
圈點,以卷為內涵,以口為張揚,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要讓世界聆聽大學生自強的聲音。

組織結構

1、本社常務執行機構為常務理事會,由社長、常務理事、秘書長組成。執行機構為理事會,由理事組成,每部理事6人以內。理事會一星期一次以上。
2、四大事業部有獨立決策權力,以完成自己事業為首要目標,組織部門設立自理。
3、秘書處為綜合職能服務部門,下設人力資源部和品牌項目部等,秘書處想事業部所不想,做事業部所不做,以協會整體考慮,起協調、補充、支持、服務等職能功能。
4、本社監督機構為諮詢委員會,由老會長、2—4名老理事組成,有提議彈劾權,無決策權。

社團精神

除了大學精神和公益精神,圈點人還需要有圈點自己的傳統精神,這就是圈點保存長青和卓越的根本,這也應是圈點人收穫的一生財富。這種精神應有益於自己,不是唱高調。
典範精神
我們無須效仿別人,但須成為別人的典範。“一不做,不不休”,圈點一直秉承著這種認真的態度,在做事中充分發掘意義,用使命感去做事並收穫。圈點就用實際行動,以典範效應引領著校園文化。從第一次活動,韓國文化交流會,就被稱讚為“東林近年來最好的社團活動”。自開展講座以來,圈點以高規格自我要求——凡涉及商業絕不以“圈點講壇”的名義,才有一票難求的講壇效應,成為講壇的典範。圈點用企業模式去運作社團,用事業的心態做社團,不到兩年成為做數一數二的社團典範。
圈點人每做一件事,就要將之成為典範。追求卓越,追求一流,這就是圈點人。
執著精神
從開始有了圈點的想法,有許多人懷疑說學校環境不允許,但是最終從海報啟事開始旅程;有了點子,有了圈子,但是困難重重,很多人懷疑說方向目標不可行,但是最終從主樓二樓方廳的“智慧角”開始了嘗試;有了第一步,很多人懷疑說這個方向走不遠,但是在沒有批准成立的時候,就以“圈點團隊”的名義舉辦第一次全校精彩活動;很多人懷疑說這個社團遙遙不可期,但是最終所有的構想在兩年內順利開展……很多人懷疑圈點,相信自己,行動第一,勇敢中有執著,勇敢中有理性,圈點如今是校園裡最具影響力的社團之一。
圈點人凡是有想法,就要將之成為現實。追求行動,追求結果,這就是圈點人。
進取精神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梁啓超先生還教導我們:“抱定個盡性主義,求個徹底的自我實現”。當大環境不盡人意,我們就在小環境試圖振作起來,並產生自己的影響力。很多人抱怨學校,然而圈點卻不願意抱怨,嘗試從影響學校開始,並愛著這個學校;很多人抱怨社會,然而圈點卻不願意抱怨,嘗試從塑造自己開始,並走向這個社會前沿;很多人等待著機會的來臨,圈點卻嘗試去創造、捕捉機會;很多人荒廢大學,圈點卻嘗試珍惜這四年;很多人已經世俗,圈點卻堅持自己的信念,保存一點理想以求“不同”和“意義”;很多人失去獨立思考,圈點卻秉持著大學精神,成為歡樂進取的新青年……
圈點人凡是遇到問題,就要將之逐步解決。追求主動,追求積極,這就是圈點人。
首創精神
首創國際文化交流會、首創“模擬面試招聘會”、首創考研經驗交流會、首創企業模式運作、第一家以“校園智囊”定位、第一家社團推出品牌概念、承辦第一期東林文化大講壇、承辦第一期黑龍江青少年公益文化大講堂、首次提出“智慧公益”、第一家推出“讀書會”交流平台……圈點引領著校園文化,總是喜歡被模仿,甚至活動形式在哈爾濱流行。
圈點人凡是有項目,就要將之稱為首創。追求前沿,追求智慧,這就是圈點人。


社團理念

第一條,圈點的使命:塑造國內頂尖的社會人才、塑造國內頂尖的校園文化。
第二條,圈點的價值觀:成長、成就——少談成功,多談成長;少談謀職、多談謀事。
第三條,圈點的願景:國內知名、具有影響力的學習型研究型綜合社團
第四條,圈點的定位:校園智囊;為同學提供一個交流和實踐的學習平台。
第五條,圈點的理念:交流乃學,實踐即習;思想力、行動力。
第六條,圈點的指南:做人做事、國際國學。
第七條,圈點的內涵:點子建立圈子,秉持大學精神完善自我,小環境逐步影響大環境。
第八條,圈點的運作模式:用公益精神做公益事業、用商業模式培養商業意識。
第九條,圈點的三個倡導:走進圖書館、走進社會、走進大自然。
第十條,圈點的文化因子:想法積極、行動勇敢;精英意識、領袖意識;中國文化、國際視野;自信謙遜、合作共贏;創造性、建設性;理性包容、責任卓越。
指南——做人指的是做人品質,做人品質代表了一個人生活的境界;做事指的是做事能力,做事能力代表了在社會生存的競爭力。國際指的是國際視野,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學習外國文化,決定了我們的發展寬度;國學指的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回歸是趨勢,學習中國文化,決定了我們的發展深度。
理念——交流乃學,交流中可以完善自己理想,廣泛的接觸人物,碰撞我們的思想,開闊我們的視野,拓展我們的人際,學參天地,最終鍛造我們卓略的思想力;實踐即習,實踐中我們可以融入社會現實,深入地踐行真知,洞察社會萬象,知曉天地規律,明白自己的優勢弱勢,德合自然,最終鍛造我們卓略的行動力。
價值觀——成長-少談成功,多談成長;成就,少談謀職,多談謀事。秉承大學精神,懷抱事業心,融合大自然的綠色價值觀,盡性地自我實現,為創造價值而喜悅。

社團記事

2007年9月
圈點從貼海報尋找合作夥伴開始發起,發起於懷疑、困難中,猶如創業艱難。
2007年10月
開始嘗試在主樓做交流品牌活動“智慧角”,一群青年圍成一個圈指點江山。
2007年11月
邀請韓國12名留學生開展“韓國文化交流會”,首創開展交流會的活動形式。
2007年12月
邀請大連瑞博文化傳播公司顧問溫麗萍,首次創造“模擬面試指導會”。
2008年1月
第一次開展商務活動-滑雪賣票,後義捐1000元;
協會赤字經營,成為第一家堅持零會費的社團。
2008年4月
首創“考研經驗交流會”,考研機構模仿,哈爾濱高校流行著考驗經驗交流會。
以及部分小講座,並堅持圈點講壇的公益性,商業講座不以圈點講壇名義出現。
2008年5月
第一次走出校園觀摩講座,以我學網為媒介,講座後參加了因特爾首任總裁陳朝益交流見面會,其後觀摩美國德州儀器亞洲區副總裁尹健維講座及交流見面會。
2008年11月
第一次開展公益活動-文明行動承諾,提出“讓公益洋溢智慧”的公益口號。
邀請國家地震局專家孫波濤參加圈點講壇,第一次開始邀請知名專家學者。
2008年12月2日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先生做客圈點講壇,承辦首期東林文化大講堂。
2009年4月
在圖書館b203推出第二品牌“讀書會”,與圖書館合作開創了國內先河。
2009年5月
邀請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終身教授、著名華人金融學家陳志武做客東林。
在圖書館開展對話企業家王國宇講座,第一次以聯合主辦身份開創新品牌。
2009年6月13
邀請百家講壇主講嘉賓何光滬,承辦首期黑龍江公益文化大講堂。
2010年
gsvc全球社會企業創業大賽中國組委會邀請,承辦中國東北區賽事。開創GSVC在中國東北市場,促進社會創業理念在中國東北的傳播。
2010年9月
邀請《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作者覃彪喜先生做客文化大講堂,與東林學子共同探討讀大學需要讀的內涵。
2010年10月
發起並承辦東北林業大學首期社團社長論壇,為東北林業大學社團學子開創更廣的交流平台。
舉辦讀書會,探討校訓對學生成長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