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黃高鐵

杭黃高鐵

杭黃高鐵(杭州至黃山高速鐵路,又名杭黃客運專線),杭黃高鐵運營長度為286.8公里、建築長度約265公里,其中浙江境內約183公里。幹線位於皖南及浙西地區,線路東起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向西經杭州市蕭山區、富陽市、桐廬縣、建德市、淳安縣,越皖浙交界的天目山山脈進入安徽省,經宣城市所轄績溪縣和黃山市所轄歙縣、徽州區至黃山市。全線共設杭州東、杭州南、富陽、桐廬、建德東、淳安(千島湖)、三陽、績溪北、歙縣北、黃山北共10個車站。 杭黃高鐵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浙江省和安徽省共同籌資建設,投資估算總額356.8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319.05億元,動車組購置費37.8億元。

基本信息

技術標準

鐵路等級:客運專線。

正線數目:雙線。

設計區段列車速度:250公里/小時,績溪、黃山地區路段速度梯級分布。

線間距:正線4.6米。

最小曲線半徑:一般4000米,困難地段3500米。

最大坡度:杭州至績溪20‰, 績溪至黃山北9‰。

到發線有效長度:650米。

牽引種類:電力。

列車類型:杭州東至績溪北動車組, 績溪北至黃山北動車組、普速客車。

列車運行控制方案:自動控制。

運輸調度指揮方式:調度集中。

初步設計變化

(初步設計審查)會上,我市(黃山)鐵道辦就三陽站設立客運站、黃山北動車運用所、黃杭鐵路與合福並行交叉段提前動工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獲鑑定中心及與會專家的首肯。

1、改三陽中間站為客運站。同意將三陽中間站(越行站)改為客運站,設4座站台(面)6條到發線(含正線),上下行到發線錯列布置,滿足16輛編組動車組作業條件。

2、調整黃山北動車組規模。原設計建設規模為6條存車線,現改為按20條存車線設計,近期建設存車線12條,牽出線1條,重新進行存車場平面布置,適當預留發展條件(該調整對黃山北站增加始發車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3、黃山北站杭黃場與合福場橫列布置。總規模按14座站台(面)18條到發線(含正線)規劃。杭黃場增加1條到發線,按7座站台(面)9條到發線(含正線)設計,北側預留1條到發線和1座站台的條件。

簡介

杭黃高鐵(杭州至黃山高速鐵路)運營長度為286.8公里、建築長度約262公里,其中浙江境內約183公里,全線共設杭州東、蕭山、富陽、桐廬、建德東、淳安、三陽、績溪北、歙縣北、黃山北共10個車站。其中,富陽站位於春江街道建華村附近,桐廬站位於城南街道東興村蔣陸家自然村附近,建德站位於楊村橋鎮梓源村,淳安站位於文昌鎮文昌村北側。杭黃高鐵設計行車速度為200公里/小時及以上,預測客流密度為近期1500萬人、遠期2100萬人,客車發車頻率為近期78對、遠期98對。隧道、橋樑多是杭黃高鐵的一大特點,正線有橋樑181座、隧道122座,橋隧占了全線的86.3%,最大橋樑為浦陽江特大橋,全長6.37公里。最長隧道為天目山隧道,全長12.5公里。

杭黃高鐵由中國鐵路總公司、浙江省和安徽省共同籌資建設,投資估算總額356.85億元,其中工程投資319.05億元,動車組購置費37.8億元。杭黃高鐵穿越浙江、安徽兩省,是長三角城際鐵路網延伸,沿途將名城(杭州)、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島湖)、名山(黃山)串連起來,形成一條世界級黃金旅遊通道,極大地有利於整合旅遊資源、加強長三角經濟輻射。杭黃高鐵串連起富陽、桐廬、建德、淳安的杭黃高鐵,將為大杭州西部的跨越發展,贏得全新機遇。

通車規劃

杭州市政府辦公廳於2013年3月公布了杭州市2013年重點建設項目名單,將杭黃鐵路(浙江段)列入今年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力爭今年開建,按工期3年計算,將在2016年建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上,也正在公示杭黃鐵路項目。綜合公示和此前安徽媒體的報導,杭黃鐵路線路走向、設計時速、鋪軌方式等比起之前方案有一些變化。

黃山境內新增三陽站,歙縣北站。

安徽境內增加2個站

和原先的方案相比,杭黃鐵路大體走向沒有變化,不過安徽境內的站點比原來增加了2個,分別是三陽和歙縣北。浙江境內站點沒有變化。總長287公里的杭黃鐵路,絕大部分線路位於浙江境內,安徽境內長度約81公里。從杭州東站始發,依次經過蕭山、富陽、桐廬、建德東、淳安、三陽、績溪北、歙縣北,終點站為黃山北。黃山北站距黃山風景區約50公里,坐汽車半個小時就能到,同時杭黃鐵路通車後,杭州到黃山最快只要一個半小時。而且通過與滬杭、杭甬、杭寧高鐵相連,上海、寧波、南京等地到黃山,也只要2個多小時。開通後,杭黃鐵路沿線富陽、桐廬、建德、千島湖的好山好水,也將迎來更多遊客。杭黃高鐵也將是未來串聯名城(杭州)、名山(黃山)、名江(富春江)(新安江)、名湖(千島湖)等知名風景旅遊區的黃金旅遊線。

原計畫今年底動工的杭黃鐵路客運專線,最近有了新的建設日程表,預計要推遲到明年開工。

此前,環保部要求杭黃鐵路籌備組提交變更環評影響報告書。10月22日,環保部予以受理。一直到昨天,新環評書才順利通過環保部環評中心的技術評估。

據了解,環保部通過可研環評後,將發函到國家發改委。最快11月底,國家發改委將批覆杭黃鐵路可研報告,從此杭黃鐵路就真正具備了開工許可,隨時可以動工。

目前,鐵路部門正在績溪現場勘測,明年3月完成開工圖設計。相關負責人透露,明年下半年杭黃鐵路將全線開工,工期4年,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綜合其他高鐵項目經驗,部分控制性工程預計明年6月先行開工。

技術標準有變化

杭黃鐵路正線長265.244公里,變更環評後,總里程變化不大。不過,在原規劃基礎上新增了歙縣北、三陽兩個停靠站。全線車站數量增加到10個。除杭州東外,富陽、桐廬、建德東、淳安、三陽、績溪北、歙縣北、黃山北等9個車站,都是新建車站;蕭山(杭州南)站將改擴建。

另外,目標時速降級為純250公里,並不再預留任何提速條件(之前是初期運營250公里/小時,並預留了350公里/小時的提速條件)。降標後,投資估算總額為367.93億元,比原環評估算總額370.44億元,減少2.51億元。

最新訊息

2014年1月23日記者從杭州市發改委了解到,杭黃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已獲批覆,預計年內開工,工期為4年,有望在2018年建成通車。

先期開工段

本標段地處浙江省淳安縣和安徽省歙縣境內,位於淳安站和三陽站之間,正線起訖里程為DK181+456.06~DK213+836(其中斷鏈0.142m),長32.38km。

主要工程內容

1.隧道31183.95m/6座,占線路總長的96.32%。分別為許家隧道7026m、屏門隧道1389m、河浦隧道2335m、鳳庵山隧道1557.95m、圭川溪隧道6863m、天目山隧道12013m。

2.橋樑1042.57m/2座,分別為朱家塢大橋461.17m、堪頭特大橋581.4m。

3.涵洞71.1橫延米/3座。

4.路基143m/3段。

5.正線施工範圍無砟道床工程、改移道路、綜合接地、過渡工程、接口工程和電力永臨結合等。

工程特點

1)隧道比重大。

我公司管段主線長34.420km,主要是隧道施工。隧道共13座總長30.2km,占管段長度的87.8%。最長隧道長,達到9770m。1km以下隧道6座,作業面多,達到23個。

2)淳安站為高架車站,梁型多、跨度大、工程量集中、位置顯要。

淳安站梁型有單線簡支梁、雙線簡支梁、連續梁、π型梁、道岔梁等38種梁型,周轉料數量大,如何組織是成本控制的關鍵;最大懸灌跨度80m,最大現澆跨度56m,施工難度大;潭頭溪特大橋在811m範圍內約13萬方混凝土,較集中;淳安站位於省道旁,往來人員多,勢必為各級檢查的重點,因此施工質量、文明施工及外部形象等格外關鍵。

3)管理跨度大

全線施工道路不具備貫通條件,作業面之間繞行距離長,多數距離大於10km,最長的大於40km。

4)管理模式新

本項目採用"代局指"管理模式,涉及到3個分部,每個單位管理模式有差異大。如精細化管理、物資設備管理、成本管理、勞務管理等方面帶來新的問題,需要大量的協調工作。各單位火工品管理也存在較大風險。

5)工程地質相對複雜

隧道褶皺發育,各向斜成為良好的儲水構造,基岩裂隙水相對發育,背斜的核部由於岩石擠壓破碎,岩溶水較發育。紫高尖隧道通過10個斷層帶,最小埋深58m、最大埋深700m,存在高地應力、岩爆及大變形等地質風險,局部地段可能存在瓦斯。石柱山隧道、查林隧道及章坑隧道均不同程度穿過斷層帶,且發生湧水、突泥可能性大。

6)工期壓力大

本管段紫高尖隧道長9770m、設2個斜井、6個工作面組織施工,為本管段的控制工程。要求在2016年12月完成施工,最長施工距離(含斜井)2448m,正洞單口最長施工距離1900m,總工期僅有27個月,平均月進度必須達到Ⅲ級圍岩110m,Ⅳ級圍岩70m,Ⅴ級圍岩45m,全隧平均月完445m以上。因此施工設備、人員需求量大,施工安全風險高,施工組織配置要求高,若不採取有效措施,將難於滿足契約工期要求。

7)施工區域位於千島湖風景區,生態保護要求極高

本項目地處千島湖風景名勝區保護地帶,且千島湖及支流區域均為國家I級水源保護區,號稱國內水質最好的天然淡水源地,當地無任何重污染企業。經了解,周邊各村鎮均將環保列為工作重點,如對各村鎮垃圾統一收集,沿線各條支流、溪流均清澈見底。故生態保護要求極高。

8)道路便易,運輸條件差。

隧道口附近基本均有鄉村道路,均為水泥或瀝青路面,道路條件較好。但普遍路窄,彎急,轉彎半徑小,作為施工道路通行條件不好,部分需進行改擴建。

9)施工場地受限,各專業施工干擾大

由於本工程隧道比例占線路總長87.8%,隧道進、口地形陡峭,且多處為橋隧相連,導致在隧道施工期間占用橋位,尤其是安排長大隧道施工時,必須採取過渡措施才能進行橋台施工。

9)短小路基工點多,施工質量控制難

管段內路基共8段,總長度為1.09km,最短路基長度為18.58m,最長路基長度為690m;不利於使用大型施工設備施工路基及過渡段填築,施工質量控制難度大。

工程主要特徵

岩層變形褶皺岩層變形褶皺

氣象、氣候特徵:杭州市地處亞熱帶濕潤地區的北緣,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有一些明顯的特殊氣候現象:如寒潮、霧、梅雨、颱風、春秋季低溫、乾旱等。年平均日照時間1800~2100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5.3~17.0℃,年相對濕度80%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100mm~1600mm,颱風襲擊本流域每年約2~3次。

地形地貌:本管段為中低山間谷地區,相對高差多>200m。山體陡峻,自然坡度多大於,植被發育,發育深切溝谷。谷地多狹長狀分布,地形較為平坦。

工程地質:谷地、階地表層復蓋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粉質黏土,軟塑,厚1~2m,;圓礫土或卵石土,稍~中密,厚約1~3m,。丘坡表層上復蓋第四系坡、殘積粉質黏土夾碎石,硬塑~半乾硬,一般厚0~2.0m,。下伏基岩為侏羅系、奧陶系及志留系地層,總體呈複式背斜形態,樞紐走向為北東向。局部坡麓分布有厚層堆積之碎石土,中密,厚度可達15m,;下伏基層為奧陶系文昌組泥質粉砂岩、砂岩互層,黃灰色;志留系砂岩、石英岩屑細砂岩,夾粉砂質泥岩薄層,局部呈互層,灰綠~黃綠色為主;泥盆系中下統唐家塢群細粒長石石英砂岩,灰黃色。地層呈向斜形態,核部為泥盆系中下統唐家塢群岩層,產狀較平緩,兩翼為奧陶系及志留系地層,分別傾向北西向及東-東南向,傾角大於45°,其中奧陶系地層與相鄰地層多為斷層接觸。全~弱風化,。

不良地質:斷層帶、高地應力岩爆、湧水。

地表水:工程區沿線水系發育,地表水較豐富,地表水主要為支流性山間溪流,水量受季節性變化影響比較明顯,其中4-6月的梅雨期水量最大,11月至次年1月的少雨期水量最小。

地下水:谷地地下水為第四系孔隙潛水,埋深0.5~4.5m,水量一般;山坡地下水多為基岩裂隙水,水量甚微。節理密集帶及斷層破碎帶,賦水性能較好,發育有構造裂隙水,水量較豐。設計與施工時應加強岩性接觸帶、斷層帶的支護和防排水措施。地表水、地下水一般不具侵蝕性。

設計時速

原方案中,杭黃鐵路初期運營時速250公里,並預留提速至350公里/小時;但這次公示的調整方案上,杭黃鐵路設計時速將調整為純250公里/小時。業內人士說,這意味著,杭黃鐵路以後不再叫“高鐵”,今後也不會提速。另外,杭黃鐵路的鋪軌由無砟軌道改為有砟軌道。“砟”是指堅硬成塊的小石頭。有砟軌道是小塊石頭的基礎上,再鋪設枕木或混凝土軌枕,最後鋪設鋼軌,常規軌道用的都是這種方式。但這種軌道不適於列車高速行駛,所以目前高鐵線上基本採用的是無砟軌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