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山村

杜家山村位山西省榆次區烏金山鎮東北面。20世紀60年代杜家山村成了“知青運動”的典型,只有5戶16口人,面積只有1萬平方米的小村子最多時住進了118名知青。2012年末山西省晉中市文物局準備資料,以申請其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杜家山村位山西省榆次區烏金山鎮東北面,現有村民共211人,75戶居民,其中,勞動力166人。杜家山村主要以農業,畜牧養殖為主要產業,通過近年來的宣傳和發展,現已有養殖戶30餘戶,主要以養豬,養雞為主。集體土地1024畝,其中集體所有耕地877畝,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5750元。

申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中市榆次區文物旅遊局副局長閻震把“杜家山村”鄭重地登記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名錄中,山西省晉中市文物局的負責人表示,作為全國知名的“第一知青村”,杜家山應當保護起來。當地有關部門正在準備資料,以申請其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知青村歷史

杜家山村杜家山村
1966年12月,北京長辛店鐵中高二女生蔡立堅在“紅衛兵串聯長征”時經過這裡,有感於山區人民生活艱難,毅然決定留在此處當農民,她是我國知青史上第一位主動要求插隊的紅衛兵。此舉經1968年7月《人民日報》報導後影響擴大至全國,成為全國“知青”運動的先聲。1968年底,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之後,全國知青上山下鄉運動達到高潮。

杜家山村成了“知青運動”的典型,先期來到杜家山的知青們成了先驅者。首位來到杜家山的蔡立堅,在北京一所所中學輪流做報告。後來,這裡又成為了“知青村”典範,知青一批批多起來,只有5戶16口人面積只有1萬平方米的小村子最多時住進了118名知青。

1976年“文革”結束後,杜家山村的知青紛紛返城,杜家山村歸於平靜。20世紀末,山村最後一戶人家搬走,杜家山村,就此消失在行政版圖中。

2009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杜家山村再次被人們想起。

杜家山村的旗幟人物蔡立堅,後任山西晉中地區團委書記,再後來在省委黨校工作。1997年,因車禍去世,時年49歲。

知青生活

杜家山村杜家山村
現在杜家山的村落遺址上,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的痕跡,知青們自己動手蓋起了食堂、宿舍,平整了空地。

杜家山村中現存1971年建的知青宿舍10間,1972年建的知青食堂11間,以及1976年知青學大寨而自行建造的石窯8孔。石窯上中間雕刻有五角星,兩側刻寫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標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因年久無人居住,一些窯洞已經坍塌。
當年這裡是全榆次條件最艱苦的地區,海拔2000多米,溫差大,能種的農作物只有可數的幾樣,而且產量不高。為了多打糧食,當時的知青早上6點上地,晚上6點下工。當年,周山湖山西大學政治系的學生,他認為這種與工農實際結合的路子值得去奮鬥,於是背起了書包,裡面放著毛主席語錄和日記本來到了杜家山村。當時蔡立堅任知青的大隊書記,周山湖任團支部書記。在杜家山,年輕人不管之前屬於什麼政治派別,到了山上,主動放棄了鬥爭,大家以苦為樂。周山湖回憶,1968年年底的第一批20個知青,不到兩年,就有一些人的身體出了問題,有的是關節炎,有的是腰腿方面的病,回去了。新的知青不斷補充進來。

“革命”的激情不但支撐著人們瘋狂地幹活,還讓人們對國家,對集體的愛完全超過了愛自己。知青們剛到杜家山的那幾年,激情變得越來越盲目,怎么極端怎么做。送公糧,不管老百姓的糧食是多少,自己認為多送就是愛國,哪怕自己餓肚子也要交足公糧,甚至超額交。當地農民有意見,就覺得農民是落後思想。
當時的知青成了一個小社會,每個人學一門手藝服務其他人,有的學醫,有的學藝、有的學木匠,有的學飼養。一天的農活結束,大家好像分好工一樣,各自去幫附近村子的人。赤腳醫生一個手電筒、一條狗,在附近幾個村子走十幾里山路為村民看病是常有的事。“就是那種特別純潔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周山湖說。也正是在與普通農民的朝夕相處中,知青們開始了反思。
交公糧,交了不夠吃還得和國家要,但交的時候是新糧食,要回來的是陳糧,大家就覺得不能像以前那么交了;把多餘的食用油都交出去,老鄉們非常有意見,本來就是一天三頓粗糧,一點油水是最可憐的改善了,為此一些老鄉甚至和知青們拍桌子怒喝,“你們都是國家有保證的人員,父母有辦法有本事,由得你們胡鬧。”而知青們實際體會了幾天沒油吃的日子,也對之前的想法和舉動感到了後悔。一批又一批的參觀者一起到來的成就感,也隨著時間變成了例行公事。常常一來就是幾十個參觀者,沒有地方住,就和原先住宿已經非常擁擠的知青們擠在一個大炕上,一次嘈雜的參觀後,周山湖發現自己剛剛用一年的工分換到的60元錢不翼而飛了。
1976年,“文革”結束後,杜家山的知青全部返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