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波[人物]

李長波[人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長波,男,1957年生,吉林省江源縣人,供職于吉林省江源縣原衛生局一名幹部。2003年7月1日從家鄉吉林省江源縣徒步出發,他計畫用數年的時間連續走遍中國現有的2400多個縣區(包括台灣)和2萬多個鄉鎮街道,成為完成這一壯舉的第一人,還將計畫出版《走遍中國》系列叢書。

人物簡介

李長波,1957年生,吉林省江源縣人,供職于吉林省江源縣原衛生局一名幹部。2003年7月1日從家鄉吉林省江源縣徒步出發,他計畫用數年的時間連續走遍中國現有的2400多個縣區(包括台灣)和2萬多個鄉鎮街道,成為完成這一壯舉的第一人,還將計畫出版《走遍中國》系列叢書

徒步中國第一人——李長波徒步中國第一人——李長波

徒步行程

2003年7月1日從家鄉吉林省江源縣徒步出發。截止2007年,他已徒步走進海南省三亞,用時三年八個月,他歷經風雨和艱辛先後走過了17個省、直轄市中的386座縣級以上城市和4000多個鄉鎮社區,總行程超過了2萬2千多公里,沿途得到了各地200多家廣播電台、電視台和報刊雜誌的採訪與報導,最近一次新聞報導是海南《特區報》的報導。 2007年4月新聞記錄:李長波介紹,徒步走遍中國的每個鄉鎮、每個城市是他年輕時的心愿。當時身為江源縣衛生局幹部的李長波,自覺讀了很多書,書里描述的地方他都想實地看看。就這樣,從2000年開始,李長波開始為將來的遠行做準備,把家裡能賣的東西都賣掉,並且儲蓄了一筆財產,“妻子已經不在身邊,唯一的女兒已經結婚成家,我已經沒有了任何牽掛。”此後李長波辭去了工作,於2003年7月1日開始了遠征。
行程甜酸兼具我要堅持走完
就這樣一路走來,李長波說33個月的行走給他帶來的不是疲憊,而是心愿達成的滿足和沉醉,當然行程中也有太多的酸甜苦辣。見記者留意到他的皮鞋,李長波指指鞋底說,原來4厘米厚的鞋後跟已經磨得只有1厘米厚了,有的地方已經磨穿了。他說他已經記不清磨壞了多少雙鞋。
李長波說自己每到一個地方,一般都要當地的政府蓋個章做紀念,如今單單蓋章和當地人的留言,已經記滿了十幾本厚厚的筆記本。說著李長波給記者看了自己的全部行李——兩個臉盆、塑膠布、行李箱和2個行李包,“這些加起來有200斤重呢,光用來拉行李的鐵輪車的輪子就已經換了18次。”他說,再累也要堅持走完全國

徒步中的李長波徒步中的李長波

截止2007年4月中旬,李長波已經到過15個省市,3月6日晚從巢湖到達合肥,接下來的打算是休息一周,四處看看後走六安、安慶,然後進入江西。
“彈盡糧絕”尋求企業贊助
“除了單純的行走,我喜歡抽菸,喜歡喝啤酒,因此利用這些行走的便利,我打算收集中國全部的煙盒和啤酒標誌,爭創兩個世界第一。”
“因為到過太多地方,見識過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我經歷了許多人無法經歷的事情,因此我想出本書將我的見聞和感想記錄下來,名字初定為《走遍中國系列叢書》。”李長波向記者透露。
33個月的行走,李長波幾乎有1/4的夜間是在野外過的,即便是如此的節省,他帶的3萬多元還是全部用完了。李長波對記者說,眼下他想尋求企業家贊助,提供他寫書和接下來行程所需的用具和資金就可以了。他說“我可以邊做宣傳邊走。爭取在10年之內完成中國行。”

徒步意義

走遍中國是李長波徒步中國的一次精神上的升華,其目的是:1.遊覽祖國大江南北的秀美山河;2.了解各地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並感受各地的發展與變化;3.廣交天下有識之士;4.欲創走遍中國第一人。途中我還想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編著《徒步中國札記》叢書,拍攝有關題材的影像資料。有條件的話他想再搞一些公益性的事業(如創建“徒步中國協會”、舉辦專題個人攝影展)等等。
李長波今後的打算:用十年或更長一段時間走遍中國現有的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含港、澳、台)中的2400餘座縣級以上城市和萬餘個鄉鎮社區並創辦徒步中國協會,努力將我國的徒步活動(事業)提升到或超過國際同等水平。
徒步中國(走遍中國)李長波本人所能做到的(意義):僅僅是想填補一項中國人的空白,創造一個中國人的奇蹟,完成一次中國人的壯舉,爭做真正意義下的走遍中國第一人。讓夢想成真,讓奇蹟發生,讓國人驕傲,讓民族自豪。

最新計畫

李長波計畫於2011年11月1日離開三亞北上,藉助各式的交通工具,沿途逐漸增加衣服,初步計畫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到達他的家鄉江源

一邊徒步一邊乞討為生的李長波一邊徒步一邊乞討為生的李長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