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舟

李金舟

李金舟,號琴墨齋主,1956年生於山東省慶雲縣。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德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德州市楹聯協會理事、德州州市政協委員、慶雲縣人大常委、慶雲縣總工會主席、慶雲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李金舟,號琴墨齋主,1956年生於山東省慶雲縣。山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德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德州市楹聯協會理事、德州州市政協委員、慶雲縣人大常委、慶雲縣總工會主席、慶雲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等職。
李金舟與山東書協主席顧亞龍合影

金舟是在慶雲有較大影響的一位書家,他的書法作品在十六年前,縣委辦公室組織縣委系統書法展,其中有金舟的一幅行草書《張繼楓橋夜泊》,寫得秀美流暢、瀟灑自如,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金舟是一位勤奮的人。幼承家教,酷愛書法,數十年來,不避寒冬酷暑,公務之餘遨遊於墨海書林,臨池不輟,由唐楷入手,博涉諸體,尤精於行草書。在遍臨二王法帖的基礎上,旁及宋四家及宋高宗、董其昌諸家,於當代名家亦有所參研,對傳統古帖尊而不泥,博採眾長、孜孜以求。2003年,入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研修班深造,得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沈鵬諸先生親炙,深悟書學三昧,書藝日臻成熟。主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逐步完善自己的藝術風格,形成了行筆沉著、點畫蒼潤、字勢跌宕、氣韻流暢的藝術特點,其作品重意趣、神韻,豪放恣肆而不失靈動,具有強烈的文人氣息和鮮明的藝術風格。其書法多次入選國家以及省、市、行業舉辦的書法展並獲獎,作品被書法愛好者所收藏。2007年,隨山東省書法家代表團赴韓國進行藝術交流,深得讚譽。
最早看到李金舟先生的書法,是同事送來的書法冊頁,得知李金舟即是慶雲縣的工會主席,又是一位在當地頗有影響的書家,不禁對其讚嘆有加。慢慢品味其書法,感覺充滿奔放與灑脫、勁健飄逸之氣,體現出較高的書法功力與水平。
李金舟身為德州市政協委員,慶雲縣人大常委、慶雲縣總工會主席,他在繁忙的公務之餘卻醉心於丹青筆
墨,臨池不輟。他由唐楷入手,精臨各帖,博涉諸體,對“二王”各帖經典反覆研究。2003年李金舟入中國書協舉辦的書法研修班深造,得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沈鵬等先生的親炙,深得學書三昧,書藝日臻成熟。這次進修夯實了李金舟書藝的基礎,成了其書法道路上的轉折點。其後李金舟的書法在用筆的形質美,點畫的躍動美、線條的力度美、結體的形態美上有了質的提高。形成了行筆沉著、點劃蒼潤、字勢跌宕、氣韻流暢的藝術特點具有強烈的文人氣質。
宋人米芾曾有詩云:“已矣此生為此困,有口能言手不隨。誰能心存筆乃到,天公自是秘精微。”這是說書法中的玄妙之處都秘藏在精微的地方。精微的法度沒有書外之功的滋養是不行的。李金舟先生深知書法與傳統文化
李金舟書法
的母體是血脈相連的,沒有深厚的國學根基,是很難成大器的。李金舟認為書法到底是寫境界,寫修養,寫氣質,寫學問,因此他在努力臨帖的同時在古文、詩歌、哲學、歷史等方面傾力下功夫。這些綜合修養大大滋潤了李金舟先生書法的文化內涵。他的楷書剛柔相濟,結體高古,盡顯魏鍾繇的風采,他的行書流暢清新,灑脫率意,頗有二王神韻,很多他身邊的朋友都能以得其墨寶為尚。
書品即是人品。李金舟天性厚朴,為人爽朗率真,品其書法清冽綿厚。相信李金舟先生的書法在未來的日子裡一定會像他人品一樣質樸、篤厚、綿長,令人回味無窮。記者 田鋒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