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踐教你28天績效能力倍增

李踐教你28天績效能力倍增

《李踐教你28天績效能力倍增》,作者: 李踐 著,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於2010年出版, 本書是五項管理的實踐手冊,以隨書教練的方式,用最簡潔的語言,最輕鬆的圖文,帶領你度過不一樣的28天,讓你具備成功人士的基本能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李踐教你28天績效能力倍增

在這4周時間裡,我將循序漸進地帶你學會設定目標、做對事情、調整心態、掌握學習和行動的基本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只需跟隨我,每天按要求去做,28天后,你會驚嘆於自己的改變!

作者簡介

李踐,知名企業家,五項管理創始人。李踐1992年白手起家,創辦風馳傳媒,8年時間企業資產增長1500倍,股東投資回報率高達292倍,培養出115位總經理,產生56位百萬富翁。

2000年,華人首富李嘉誠旗下TOM集團以2.78f乙元入股風馳傳媒:2003年12月,李踐出任TOM戶外傳媒集團總裁:2007年1月,李踐出任風馳集團董事局主席、行動成功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集團現有28家公司,在李踐的領導下,快速發展持續贏利。

書摘

今天是第3天,你今天最重要的事項是什麼?請按ABC分類後填寫。

小故事時間的玻璃瓶

在美國的MBA教學中,曾經有這樣一節課。

教授走進課堂,笑眯眯地說:“讓我們做一個測驗。”他拿出一個大的玻璃瓶子放在桌上,又取出一堆拳頭大小的石頭,把它們一塊一塊地放進瓶子裡,直到石頭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問:“瓶子滿了嗎?”

學生們莫名其妙地望著他,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滿了。”

“真的嗎?”教授變戲法般地又取出一些小石頭,慢慢倒進瓶子,並搖動瓶子,使小石頭填滿大石頭的間隙。“現在瓶子滿了嗎?”他又問。

學生們似乎明白了他想要說什麼,回答:“可能還沒有。”

“很好!”教授又拿出一杯沙子,慢慢倒進玻璃瓶,填滿了石塊的所有間隙。他又一次問學生:“瓶子滿了嗎?”“沒滿!”學生們大聲說。

教授拿出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面與瓶口齊平,接著問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

一個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多么緊湊,只要加把勁,你還可以乾更多的事情!”

“不完全是。”教授說,“如果我先裝的水和小石頭,它還能裝進大石頭嗎?所以說,在人生的路途中,你們要分清,什麼是自己的大石塊,什麼是小石塊,什麼是沙子,什麼是水。”

延伸到時間管理上,這個故事中的玻璃瓶子就好像每天有限的時間,“大石頭”就好像每天的“A類事項”。我們必須先裝進”大石頭”——做最重要的事,花費大塊時間優先保證A類事項的完成;然後再放小石塊”——做B類事項;再放“沙子”和”水”——做C類事項。

這樣的玻璃瓶才是最充實的,這樣的每一天才是最高效的。

A類事項一定要設定起止時間,並在這個時間段內把它完成,否則就會造成拖延,拖一個就會拖一串,使自己壓力大,效率低。

也許有朋友會覺得設定起止時間,計畫容易做到難,自己經常會受到干擾而無法保證計畫順利進行,比如電話響、QQ叫、回簡訊、發郵件、臨時事情、領導指派等,其實,你越計畫越會避免受到干擾。

比如,你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段收發郵件或登錄網站,或每天留出一個時間段專門處理臨時事情,或一小段時間裡拔掉電話線,將手機調至靜音,專注做最重要的事。放心,天塌不下來,沒有你世界照樣轉。

領導指派也不是天天都有,如果他天天指派你做事,不是你有問題就是他有問題,不是你沒有自動自發,就是他不懂得五項管理。解決的辦法很簡單,送他一本這樣的28天日誌,讓他像你一樣學習五項管理,提升績效能力,超越自己。

五項管理充電站:時間用在哪裡,結果就在哪裡。

今天是第4天,為達成你的28天目標,今天一定要完成的A類事項是什麼?請標出起止時間。

小故事格拉特的時間分配

惠普前總裁格拉特,把自己的時間劃分得很清楚,他花20%的時間和客戶溝通,35%的時間用於重要的會議,10%的時間用於打重要電話,5%的時間看公司檔案,剩下的時間用在和公司沒有直接或間接關係,但卻有利於公司發展的事情上。

例如接待記者採訪、準備一些方案或者參加一些重要的政府聚會等。然後,他每天都會留下一些彈性時間,用於處理突發事件。

格拉特作為一位總裁,他將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客戶及員工身上(與客戶溝通、會議、電話),根據ABC法則,這些事情,都是能夠為公司創造最大利潤的事情,屬於A類事項,因此格拉特花費大塊時間優先對待。而對於一些次重要的事情,例如看檔案,處理突發事件等,則花少量的時間壓縮處理。這就是卓越的管理者對ABC法則的一種很好的運用,這種思維習慣我們必須貫穿日常工作中。

記住,高績效的領導人永遠是少做而不是多做,永遠只做最重要的事。

P37-4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