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霞[南開大學副教授]

李潤霞[南開大學副教授]

李潤霞:1971年生,山西大同人,文學博士。2001年7月起在南開大學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目前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5年2-4月曾於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做訪問學者。

研究方向

中國現當代詩歌研究;文革文學(文革地下詩歌)研究;中國當代思想與文化研究。

主講課程

本科生: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中國現代詩歌選講;當前文學動態研究;

研究生:20世紀中國文學現象研究;文學動態研究;戲劇影視文學寫作與研究。

主要貢獻

1.《從超越的飛翔到回歸的停泊——透視洛夫詩歌的思想內涵》,《台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評論與研究》1997年第3期。 《人大複印資料》1997年第11期轉載。

2.《反傳統:後新詩潮的語言實驗》,《天津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3.《歷史與訴說歷史——從電影<鴉片戰爭>看謝晉的歷史觀》,《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4.《從消解走向逍遙的無地彷徨——20世紀中國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反思》,《社會科學輯刊》2000年第5期。

5.《“潛在寫作”研究中的史料問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3期。

《人大複印資料》2001年第10期轉載。

6.《被湮沒的輝煌——論“‘文革’地下詩歌”》,《江漢論壇》2001年第6期。

《人大複印資料》2001年第12期轉載。

7.《靈魂守望者的泣血之作——讀散文集<背負自己的十字架>》,《寫作》2001年第3期。《南方文壇》2001年第5期、《安徽文學》2002年第2期轉載。

8.《九十年代長篇小說創作的一種傾向》,《徐州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9.《一片詩心在愛心——論韋婭詩歌的創作主題》,《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全文收入《呼喚月光》一書,【香港】21世紀人文出版社,2001年7月版。

10.《中國新詩研究的一個新高度》,《中華讀書報》2000年9月20日。

11.《從潛流到激流——博士論文內容提要》,《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5期。

12.《熱鬧散漫的生命眉批與儀態萬方的文化解析——近二十年大陸女性散文掃描》,【香港】《香江文壇》2002年第8期。

13.《近二十年的南開詩歌寫作》,【日本】《藍·BLUE》2002年第3期。

14.《一個詩人與一個時代——論食指在文革時期的詩歌創作》,《芙蓉》2003年第2期。

《人大複印資料》2003年第5期轉載。

15.《“年代詩叢”出版的深意與第三代詩人的歸途》,《揚子江詩刊》2003年第2期。

16.《朦朧詩:一代人與一代詩的崛起》,《文藝評論》2003年第5期。

17.《歷史與生命的長歌——論李瑛20世紀90年代的詩歌創作》,《江漢論壇》2003年第9期。

《文學與文化》2003年第四輯。《人大複印資料》2003年第11期轉載。

18.《紀弦<你的名字>賞析》,《揚子江詩刊》2003年第5期。

19.《王家新<帕斯捷爾納克>賞析》,《揚子江詩刊》2003年第6期。

20.《災難與愛情——重讀<傾城之戀>》,《青春閱讀》2003年第9期。

21.《談中學語文中的詩歌教學》,《天津教育》2003年第11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學語文教與學”2004年第5期轉載。

22.《<紮根>:一個“四不像”的東西——韓東訪談》,載《天津青年報》2003年9月21日。

22.《從歷史深處走來的詩獸——論黃翔文革時期的地下詩歌創作》,【日本】《藍·BLUE》2004年第2期。

全文收入《見證》一書,【美國】紐約柯捷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3.《在喧囂中尋找詩歌的路標》,《江漢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2005年第1期轉載。

24.《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文革”時期的詩歌創作》,【日本】《藍·BLUE》2004年第3期。

25.《關注邊緣,重寫詩史——從“文革地下詩歌”的概念談起》,《江漢論壇》2004年第8期。

《人大複印資料》2004年第12期轉載。

26.《瀆神者的判決書——根子詩歌<三月與末日>賞析》,《揚子江詩刊》2004年第6期。

27.《新詩的“維新”與傳統的“魔咒”》,《河北學刊》2005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2005年第6期轉載。

28.《<綠衣人>:絕對的真實,絕對的虛構——王旭烽訪談》,《中文自學指導》2005年第1期。

29.《詩與哲學的起點——鄭敏訪談》,《新詩評論》2005年第1期(創刊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0.《革命詩風中的另類詩意——論文革時期上海詩人群的詩歌創作》,【日本】《藍·BLUE》2005年第1期。

31.《回歸家園中的守望靈魂——論王英琦近十年的散文精神》,《南都學壇》2005年第2期。

32.《當代詩歌編選中的問題與方法——關於<朦朧詩新編>的討論綜述》,《南方文壇》2005年第2期。

33.《以艾青與青年詩人的關係為例重評“朦朧詩論爭”》,《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5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2005年第8期轉載。

34.《歷史關結點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第1輯(創刊號),巴蜀書社2005年版。

35.《細讀根子詩歌作品》,《詩探索》(理論卷)2005年第1輯。

36.《平淡詩意中的歷史追憶——解讀于堅詩歌<純棉的母親>》,《詩探索》(作品卷)2005年第2輯。

37.《辛笛<風景>解析》,《海子<春天,十個海子>解析》,《揚子江詩刊》2005年第4期。

38.《論“白洋淀詩群”的文化特徵》,《南開學報》2005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2006年第1期轉載。

39.《中國新詩史寫作的問題與方法》,《文學前沿》第10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9月版。

40.《聞一多<也許——葬歌>導讀》,《蔡其矯<川江號子>導讀》,《詩刊》2005年第7期。

41.《站在民刊<今天>的起跑線上——重論朦朧詩的崛起》,【日本】《藍·BLUE》2005年第4期。

42.《“文革”後民刊與新時期詩歌運動——以《啟蒙》與《今天》為例》,《新詩評論》第3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

43.《一個刊物與一場詩歌運動——論朦朧詩潮中的民刊<今天>》,《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

44.《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地下詩歌創作》,【台灣】《中國現代文學》(半年刊)2006年12月。

45.《現世生活的末日寓言——根子詩歌<致生活>賞析》,《名作欣賞》2007年第5期。

46.《2005-2006新詩紀事》,《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三輯,學苑出版社2007年5月版。

47.《2007年新詩記事》,《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五輯,學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48.《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地下詩歌創作》,《江漢論壇》2008年第12期。 《人大複印資料》2009年第3期轉載。

49.《網路通俗小說的創作心理探究》(與薛媛元合作),《江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50.《現代詩學研究的生態與動態》,《江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全文收入《群峰之上——現當代詩學研究專題論集》,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6月版。

51.《從“汶川地震詩歌”看文學的社會救贖和審美限制》,《江海學刊》2009年第5期。

《人大複印資料》2009年12期轉載。收入《文學與文化》第10輯,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52.《重新關注1990年代詩歌的現實主義》 ,《北方論叢》2010年第1期。

53.《2008年新詩記事》,《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七輯(新詩卷),學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54.《星回於天——<灰娃的詩>研討會綜述》,《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七輯(新詩卷),學苑出版社2010年4月版。

55.《2009年新詩記事》,《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八輯(新詩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6月版。

56.《<中國新詩總系>的編選原則與史料意識》,《文藝爭鳴》2011年6月號(上半月)。

57.《在喧囂中尋找詩歌的路標》,全文收入《群峰之上——現當代詩學研究專題論集》,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年6月版。

58.《雲泥之間的女性》,《文學自由談》2012年第3期。

59.《2010年新詩記事》,《中國詩歌研究動態》第九輯(新詩卷),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6月版。

60.《解析辛迪<風景>》,《辛笛詩歌研究文集》(吳思敬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61.《一個人的諾獎與一個國家的文學生態》,《文學自由談》2013年第1期。全文收入《見證莫言——莫言獲諾獎現在進行時》,灕江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

相關信息

1. 1995年,創作電視劇本《無雨的日子》,收入《大風之聲》一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同名電視劇獲國家教委、中央電視台等單位主辦的第五屆“理想杯”全國高校電視作品大賽最高獎——理想杯,並獲1996年度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

2.1999年,自印詩集《去向》。

3.《2002:幾米、大衛與霍金》,《中國文化報》2003年1月2日。

4. 自2003年9月21日起,在《天津青年報》周日版“閱讀周刊”開設“夜讀筆記”專欄。包括:

《閱讀魯迅先生》

《“玻璃窗上的霜花”——重讀張愛玲<傾城之戀>》

《愛的天使——閱讀冰心》

《“生活在別處”的顧城》

《被消費的徐志摩》

《被縛的巴金》

《言情時代的張恨水》

《誰說女子不如男——淺說丁玲》

《瘋癲與清醒中的食指》

《胡蘭成:無情的情種——閱讀<今生今世>》

《寂寞一蕭紅》

《務虛還是務實?偶然還是必然?——閱讀史鐵生<務虛筆記>》

《冷酷的性情——閱讀<北島詩歌集>》

《灰燼亦是火種——海子逝世15周年祭》

《春天裡思想王小波》

《再見劃破黑夜的隕星——想起遇羅克》

《郭小川:在望星空的天問里沉默》

《硬漢子的柔情——重讀海明威<永別了,武器>》

《妓女的天地有多大——重讀左拉<娜娜>》

《整個生命只是我的一本書——閱讀茨維塔耶娃》

《曼德爾施塔姆:風暴與壓力中的文明之子》

《葉賽寧:我是鄉村最後一個詩人》

《在男人面前寫詩,也在上帝面前寫詩——閱讀阿赫瑪托娃》

《“死是容易的,活著更艱難”——閱讀馬雅可夫斯基》

1.主編當代散文選集“歲月通道叢書”(全4冊),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2.2001年,完成博士論文《從潛流到激流——中國當代“新詩潮”研究(1966-1986)》。

3. 詩歌賞析《悼念一顆楓樹》(牛漢)、《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帕斯捷爾納克》(王家新)、《鄉愁》(余光中)、《你的名字》(紀弦),收入張學正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名篇選讀》,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版。

4.《現代中國文學作品選評》,B卷副主編兼撰稿人,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版。

5.獨立編選“潛在寫作文叢”(叢書總主編陳思和)中的“文革時期的地下詩歌”部分,共三卷,分別為《暗夜的舉火者》、《青春的絕響》、《被放逐的詩神》,武漢出版社,2006年1月版。

6.國家級精品課程教材《現代中國文學》(1949-2008)副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承擔課題

2002年,南開大學社科基金項目《文革地下詩歌研究》(已結項)。

2004年,南開大學社科基金項目《1970年代的中國文學現象研究》(已結項)。

2005年,國家“985工程”二期人文社科基地中國思想與社會創新項目《在革命與詩意之間——文革社會與文革詩歌》,研究中。

2006年,南開大學社科基金項目《文革社會與文革文學》(已結項)。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當代現實主義詩歌研究》,項目編號09YJC751048,在研。

2010年,南開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經典化與現代文學史的建構》,項目編號NKZXB10124,在研。

獲獎記錄

2005年,獲南開大學社科優秀成果獎。

2009年,獲南開大學文學院雲林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