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國[口碑網創始人]

李治國[口碑網創始人]

李治國,河南人,前口碑網CEO,前雅虎口碑商務運營部資深總監,前阿里巴巴雲計算中心資深總監。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李治國李治國
1996年,李治國在河南老家一外貿公司任外貿經理助理。斯時,網際網路的浪潮正零星閃爍在中國的各個角落。由於長期對外聯繫,一個“中華商貿港”的網站構想在李心中逐漸成熟。“由於沒有經驗,加上項目和追求目標與老闆不同,這個網站沒有堅持下來。”直到今天,李還在為當年的創業項目感覺到一絲惋惜。
初次創業的失敗讓李治國意識到,必須要有一個更大的舞台來鍛鍊自己。此時,刊登在當年《中國經營報》上的一篇對馬雲的專訪吸引了李治國。南下的衝動讓李治國通過阿里巴巴的客服寫了一封長達萬字的文章來闡述自己對於網際網路的認知。讓李頗感驚訝的是,阿里巴巴居然很認真的回覆並與他談起了網際網路領域的話題。一家客服都做的如此仔細的公司讓李治國對阿里巴巴倍增好印象。
1999年10月,李隻身來到杭州,之後的12月16日,李治國正式成為阿里巴巴的員工,工號是46號。來杭州租房子的經歷讓李開始琢磨起租賃行業,理由是在美國,大宗物品都是租來的,房子、家電都是租賃的,很大一部分的GDP都是租賃業貢獻的。易賃房產網的初步構想形成,並逐漸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房屋租賃網。
2004年6月,李正式從阿里巴巴辭職。讓他惋惜的是,從內心深處他還是想留在阿里巴巴更長的時間,因為之後的很多事情是他沒有經歷過的。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五年,李治國受馬雲的影響很大,“馬雲是我很敬佩的一個人。”
但是,選擇第二次創業的李治國顯然把困難想的更周到。啟動資金總共只有8萬元,自己出5萬元。同時留下3萬元的生活費。這3萬元,李打算用來撐兩年。辦公場地租在了杭州古盪灣,一室一廳。這就是口碑網誕生地。之後,口碑網將原來的易賃房產網進行整合。

個人經歷

口碑網

口碑網是中國最大的生活搜尋引擎,涵蓋餐飲娛樂、租房、買房、工作、旅遊等生活消費信息,信息遍布所有大中城市。自2004年6月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做百姓生活的好嚮導,200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正式戰略投資口碑網。雅虎本地生活搜尋是口碑網提供給用戶的重要服務功能,口碑網兩大行業頻道餐飲休閒、房產交易都在同類網站中居首位。

第46號員工

李治國的個人經歷可以告訴我們,國內網際網路產業的第一批員工是如何產生的。

1996年,20歲的李治國在家鄉河南一家外貿公司擔任經理助理,事實上,外貿人員也是最早接觸網際網路的的群體之一,同大學不同之處在於,一開始,他們就希望能夠對接商業。一段時間之後,李治國創辦了“中華商貿港”,這顯然是一個B2B網站。不過對應於創業經驗,以及同投資方認識上的差異,這個網站很快就停運了。創業受挫的李治國隨後在《中國經營報》上看到一篇關於馬雲的專訪,萌發了興趣。據說他寫了一篇長文,字數過萬,內容是他對網際網路的認識,然後給阿里巴巴的客服發了過去。那個時候,網際網路產業有相當開放的觀念,李治國很快得到了回復。

1999年10月,李治國來到了杭州,12月16日他成為了阿里巴巴的員工,工號是第46號。隨著阿里巴巴業務的開展,他擔任過測試部主管、產品部經理等職務。在其簡介中提及:主導開發了阿里巴巴迄今最為重要的產品之一“誠信通”。李治國在阿里巴巴B2B業務上市前回憶:誠信通最初名字其實不是誠信通,當時我並不贊成這個名字,我們想了很多名字,因為我認為將誠信作為一個產品有風險,是馬雲在最後一刻堅持將名字更改成誠信通,這也能證明他對誠信的重視。

在工作之餘,因為困惑於在杭州租房子的經歷,李治國做了一個叫易賃網的BBS,他從這個BBS上應該收穫頗多心得。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李治國在阿里巴巴已經呆了五年,這個時候,這家創業型企業已經走過了最初的階段,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不過,此時,李治國有了不同的想法。有那么一次,李治國同朋友聚會,但是他們選擇的餐館,當天做的菜讓他們很不滿意。隨後,李治國想找一處BBS“申訴”一下,把經歷告訴更多的人,但是找來找去沒有合適的,於是萌發了基於生活社區創業的想法。之後,有一天凌晨五點,李治國在即時通訊軟體上碰到了馬雲,馬雲當時在美國,告訴他訪問“誠信通”比較慢,他把問題向同事反饋之後,對馬雲說,自己可能要離開阿里巴巴了。馬雲回覆:我今天要開一個很重要的會,但是我想對你說,你至少要在阿里巴巴再呆兩年時間,整個經歷才會更豐富。而且阿里巴巴接下來才會有更大的變動,機會將更多。不過,李治國還是選擇了離開,理由是“時機不等人”。2004年6月李治國從阿里巴巴離職,隨後創辦了口碑網,口碑網的立意是提供一個涉及食、住、行、玩的生活型社區平台,實際上就是一個分類信息網站。李治國當時有8萬元積蓄,他將其中5萬元用於創業,3萬元用於生活費,他打算堅持兩年。另外兩名創始人投了3萬元。辦公地點選擇在離市中心較遠的古盪,一處一室一廳的民居里。

3個月之後,網站實現了第一筆收入。一家家政公司的負責人看到他的網站之後,打電話聯繫了他,同在創業階段的客戶很認同網路廣告,在支付了300元購買了一期廣告之後,還讓李治國做了一個網站。對網站唯一的要求是要有一個留言板,他的愛人會每天答覆用戶的留言。先做一個社區性的網站,然後通過這個網站積累客戶,總有客戶需要製作網頁之類的服務,這樣網站在最初的時候,就能夠實現一些收入。那么在第一年,李治國花掉了8萬元,但是獲得7萬元的收入,也就是虧掉了1萬元。網站有了10幾萬的註冊會員。這是一個合理的結果,李治國認識到,如果不能增加投入,他的這個網站很可能就會停留在這個規模,然後無疾而終。於是開始尋求外部資金。

這個時候張瑛適時出現了。張瑛是馬雲的愛人,之前是他的大學同學。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馬雲創業的時候,最初的時候也只能拉上愛人。所以張瑛同樣是阿里巴巴的創辦人,她後來擔任阿里巴巴中國網站的總經理,是李治國的主管。不過在這個時候,張瑛也離開了阿里巴巴,這屬於另外一個故事,離開理由有多種解釋,在《馬雲背後的女人張瑛》一文中,張瑛回憶:兒子迷上了網路遊戲,勸阻無效之後,馬雲於是希望她回家專職照顧孩子,雖然要犧牲一份薪水,“兒子跟錢,挑一樣,你要哪個?”李治國2007年4月在接受媒體訪談的時候回憶:這時張瑛知道這個現狀之後,這時她已經從阿里巴巴出來,有時間就跟我做了一次交流,說先支持我們一下,把200萬人民幣打個人帳號上,我們沒有任何協定,也是基於她個人對我的信任,我之前也沒有見到這么多錢。事後,這筆錢被定義為借款。當然,信任之外,也有張瑛及馬雲對口碑網這一商業模式的理解。

分類信息網站

在Alexa排名靠前的Craigslist是分類信息網站中的領跑者,創辦於1995年,其創辦人克雷格-紐馬克(CraigNewmark)說:“人們不需要更多股票報價的地方,但所有人都偶爾會在尋找住房或工作上需要得到幫助。”Craigslist的名稱來源是Craig'slist(克雷格的列表)。Craigslist上的分類信息包括了求職招聘、房屋租賃買賣、二手產品交易、家政、娛樂、以及敏感的尋找異性朋友。所有信息的發布都是自由和免費的,對於惡意信息的監控,網站主要依靠客戶的反饋。2004年8月eBay以3000萬美元收購了Craigslis的25%的股份。在張瑛向口碑網投入200萬元的時候,Craigslist僅僅在舊金山等三地的招聘信息中收費,收入就達到了1000萬美元。同一時間,另一件事情無疑也引起了馬雲夫婦的重視。2005年3月,eBay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客齊集”,這當然也是一家分類信息網站,英文Kijiji在非洲斯瓦西里語中是“村莊”的意思。當年11月,客齊集已在上海、北京、杭州等30個城市開通。

阿里系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入主雅虎中國,所謂“達摩五指”初具規模,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雅虎中國,及稍微後成立的阿里軟體,分別涉及,B2B、C2C、線上支付、搜尋和網路軟體服務。就這一架構來說,存在一個空白,就是分類信息,分類信息涉及的餐飲,房屋租賃屬於服務而不是交易。當然,自從張瑛借給口碑網200萬元之後,李治國也同馬雲見過幾次,有機會談談自己的想法。到2006年,馬雲希望了解李治國的想法,是引入風險投資,以後謀求獨立上市呢,還是回到阿里系?不過那個時候,雙方都有些模糊。到2006年下半年,在最初資金的支持下,口碑網的註冊用戶數達到了200萬。2006年10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對本地化生活社區平台口碑網的戰略投資已經完成。在新聞稿中,阿里巴巴強調,未來將繼續培養和扶持更多的創業團隊和公司。具體數字沒有對外明確宣布,但是業內估計為500萬到600萬美元之間。實際上,在此之前口碑網已經在雅虎中國獲得一個入口。後來我們知道,阿里巴巴持有了口碑網53%的股份。阿里巴巴的公關人員此時強調,“這次是投資而不是收購!”我們的回答是:隨你怎么說。阿里巴巴能夠提供的不只是資金,12月6日,淘寶網宣布,和口碑網合作,設立淘寶網口碑房產頻道,進入房產交易領域。不在於這項合作,而在於通過合作打通了淘寶網和口碑網雙方的會員服務,這也意味著口碑網一下子就擁有了足夠多的註冊用戶。

訪談

2007年4月李治國在接受《浙江市場導報》採訪時,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企業文化傾向:“5年時間讓我了解到,阿里巴巴幾乎擁有中國最好的創業文化,它一旦做出產品,就是行業中最好的,誠信通、淘寶、支付寶都可以驗證這一點。”其實,李治國談的是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文化,另一方面是阿里系對社區文化的適應性。口碑網這樣的分類信息網站,網友的參與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有許多細節問題,比如說惡意評價的問題,作為平台的網站,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才最為合適?

社區搜尋

2007年年初,口碑網的架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實際上,在此之前,2006年的夏天,基於地圖的本地搜尋功能就在杭州站開始試驗,此後推廣到30個分站。新的架構是,“本地搜尋+第三方評論+分類信息”。搜尋結果分為兩個部分,一側是傳統搜尋結果列表,另一側是對應的地圖,滑鼠移動到特定結果,地圖上就會顯示商家的具體位置,當然,你還可以閱讀到相關的評論。但是這類垂直搜尋有爭議,李開復認為,當一個用戶需要找餐館的時候,垂直搜尋可以告訴他需要的餐館信息。雖然這從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對信息的需求,但仍有很大的問題。“很需要耗費很多精力來評價到底哪個公司垂直搜尋做得最好,這樣搜尋慢慢就脫離了第一代網路搜尋最好的優點,也就是說只有一個搜尋框,打入你的搜尋詞,所有結果就接踵而來。”
李治國則在11月的賽迪網2007中國搜尋年會演講中回應:“統一搜尋必須聯合垂直搜尋才有發展,現在沒有哪一家搜尋引擎敢說自己現在能解決和準確理解用戶每次搜尋的真實需求……而在垂直搜尋發展過程中,用戶的認同最關鍵。”雖然有不同認識,但是本地搜尋已經占據搜尋中越來越大的份額,對應美國的情況看大致在1/4左右,韓國的情況看更高,當然各方報告數據出入比較大。重要的是,本地搜尋的商業指向很明顯,有更突出的商業價值。
2007年年末,口碑網開通了手機口碑網,用戶可以通過手機,訪問基於WAP的內容,這使得人們在移動中,也可以獲得相關的資訊。口碑網具有說服力的另一個理由是,從淘寶獲得的註冊用戶,之前已經花費了很大的力氣來確認其身份,李治國認為這裡面實際上存在一個跨平台誠信的問題。然後是一個實現盈利的問題。2007年8月李治國在接受矽谷動力採訪中就這個問題說明:馬雲指出,這個行業要發展起來,至少需要6-8年,因而“他的耐心更大”。同時期口碑網在實踐“口碑指數”,特定餐館如果獲得更好的口碑,那么相應也就可以在更靠前的位置得到體現,口碑網表示,將不實施“競價排名”,以確保排名的公正性。同時表示,近期並沒有考慮到盈利的問題。不過在2007年年末,口碑網推出了“口碑旺鋪”,官方解釋是網路行銷平台,其實就是一個模組化的建站工具。其內涵是餐館和老用戶之間溝通的工具,告知最新的菜譜,促銷等等。

大眾點評網

大眾點評網是類似模式的商業網站,也是口碑網的競爭對手之一。

2003年4月大眾點評網在上海創立,這是一個結合線下資源的網站,同年11月《2003/2004上海餐館指南》出版。2006年4月內容拓展到餐飲外的領域,新架構體現購物、娛樂、生活服務等全城市消費領域。2008年6月3日大眾點評網CEO張濤在接受網易科技的採訪時表示,今年底公司將實現盈利,並且計畫在2009年上市。大眾點評網在2007年5月獲得了來自於紅杉的第二輪融資,規模是百萬級美元的金額,第一輪融資也是來自於紅杉,也是百萬級美元的金額。據騰訊科技的報導,張濤對外宣稱,大眾點評網於2006年下半年嘗試盈利計畫,截至2007年年底,收入已經達到千萬級別。目前已經有兩千多家餐飲企業在大眾點評網上投放了廣告。主要是上海、北京兩地。

分類信息實現收入可能比想像中更容易,原因很簡單,一方面諸如餐館、健身房等服務型機構,均為離散型的企業,也就是存在大量相互競爭的小規模市場參與者,而且傳統上缺乏很好的推廣渠道。根本來說,餐館經營者壓力巨大,只要存在提升業績可能的途徑,都會嘗試一下。

馬雲模式

這一次馬雲很可能是對的。不能因為一個決策,幾經波折,就給予最終結論一個消極的評估。過去三年中國雅虎變化頗多,一直在艱難的再定位中。在統一搜尋和門戶內容業務上,沒有體現出競爭潛力。但是生活服務搜尋的方向,既是可以接受的結果,又同阿里巴巴的傳統優勢契合。馬雲擅長的業務是,架構很大,比如包羅萬象的B2B或者是C2C,同時有大量線下的銷售客服人員,以及體現一定的社區粘性的業務。馬雲擅長大架構的業務,一方面是基於他個人視野更開闊,阿里巴巴而不是中國某某網,另一方面,至關重要的是,現在他擁有足夠多的資金。即便某個創業者同紅杉(SequoiaCapital)和KPCB(KleinerPerkinsCaulfield&Byers)“關係很好”,也很難獲得10億級的資金,現在軟銀和阿里巴巴的投資介於風險投資和產業投資之間,因此規模很驚人。阿里巴巴是一個擁有大量銷售人員的公司,這同技術型公司傳統上的認識是有差異的。但在特定階段大量線下的工作人員是重要的,馬雲就能夠訓練大量銷售人員,並且鼓勵這些銷售人員保持一個積極的工作狀態。反過來說,這就是一個壁壘。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淘寶都基於熱門社區的基礎之上。在淘寶創業之初,人們就可以發現,店鋪的業主在淘寶的辦公室內“穿行”,不是研討會,而是隨意交流。如果是這樣,那么淘寶的員工對理解他的客戶就沒有太大的障礙。

2007年12月《財經時報》報導,馬雲給李治國下達的2008年的“燒錢”任務提高到億元級別。李治國表示,投資一大重點是培育市場,以鼓勵網民使用網際網路本地生活服務帶來的好處。之前,口碑網已覆蓋全國2862個縣、市。雖然主要的業務仍然會在全國數十座城市展開。縣一級城市的人們選擇服務憑藉口碑而不是口碑網,但是大中城市的人們上網查詢後再決定去哪兒,很快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覆蓋率廣度和深度達到特定階段,將決定人們的首選。

雅虎口碑

2008年6月5日阿里巴巴宣布將把旗下的中國雅虎與口碑網進行整合,成立雅虎口碑公司,未來將重點發展基於生活搜尋服務的電子商務、社區和通訊業務。原來中國雅虎旗下的社區、資訊、信箱等業務明確表明都將為電子商務這一主業服務。當然這引發了一些IT評論家們的垢病,雅虎是一個很高端的品牌,與此對應的應該是門戶服務,進一步說,是金融、地產的內容品牌。評論家們調侃:當然,對中國雅虎的從業人員來說,從外企白領成為了民營企業下屬分部的“掃街”一族。“掃街”是不能避免的,這類服務完全依靠網友自我編輯的形式,會產生很多盲區,從而使得搜尋體驗下降。
馬雲的確體現了不同的思維方式,通常人們對雅虎這樣的品牌會“不敢碰”,對業務線調整顧慮重重,但是終究,公司需要實現盈利。將雅虎同口碑網“捆綁”起來,極大地提升了口碑網的品牌,現在它是國內這一領域品牌形象最高端的網站。當然,也暗示了持續投入的決心。中國雅虎的搜尋份額一降再降,但是所有網路大架構業務都涉及搜尋,這仍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領域。“雅虎口碑”意味兩個方面,關於搜尋的競爭他還要持續下去,這一次馬雲選擇在自己擅長的領域。
在具體的人事安排上,原中國雅虎總裁金建杭出任新公司總裁,原口碑網總經理李治國任雅虎口碑商務運營部資深總監。不要簡單從職位上去解讀,這個職位是保證李治國在這一階段仍然處於業務的第一線,至於地位,創業人的身份早已使他在未來格局中有充分保障。李治國現在是阿里系內部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有關他的一切,我們很快將從阿里巴巴公關部獲得反覆的提示。
2008年6月,雅虎中國與口碑網合併,組建成新的雅虎口碑公司。口碑網原CEO李治國任雅虎口碑商務運營部資深總監。
2009年2月,李治國擔任阿里巴巴雲計算中心資深總監,負責運營及數據中心。
2009年8月,雅虎脫離口碑網。
2010年9月,再從阿里巴巴第二次離職,投資北京一家公司,任CEO,這次應該不會再回阿里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