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魁

李正魁

itrogen ation ation

李正魁
教授,理學博士
198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1997~2000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所博士。其間1995年~1996年為聯邦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和萊比錫大學訪問學者。
李正魁李正魁
主要研究領域
1. 水環境污染生物修復
2. 水處理生態工程
3. 水體生物脫氮
4. 環境微生物生態學
5. 環境友好高分子聚合物合成與套用
6. 生態安全
學術團體及社會兼職
1.2004. 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專家庫專家
2.20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審
3.2000. 國際原子能機構項目協調員
4.2008.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審
5.2005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審
6.2001. 南京市科技局環境科學技術專家庫專家
7.2007.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理事
8.2002. 江蘇省原子能農學會理事
9.2001.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10.2004. 江蘇省農科院原子能所兼職研究員
11.2005.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學委員會委員
主要科研項目
主持項目
(1)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項目(973項目):“大型淺水湖泊藍藻水華暴發機制”第3課題“水華藍藻原位生長和輸移聚集的全湖過程與驅動機制” (2008CB418003,2008~2013,課題組副組長,子課題負責人)。
(2) 國家“十一五”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863項目): 太湖水源地水質保護技術及工程示範與東太湖沼澤化防治研究(2008ZX07101-012,2008-2010,第4子課題負責人)。
(3) 江蘇省建設廳項目,城市水環境治理關鍵技術及政策措施研究 (JS2004ZB02, 2004~2006,已結題,技術負責人)。
(4) Comprehensive Radiation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ice Straw (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項目) ,1999~2003.
(5) 固定化技術創新及高效脫氮菌株篩選研究 (江蘇省高新技術項目),2002~2004 (BG2002321)。
(6) 固定化細菌技術對湖泊水體氮污染的控制 (江蘇省教科文項目) ,2002~2004。(2001財教字0110號)。
(7) 轉化湖泊氮營養鹽固定化硝化—反硝化菌研究 (江蘇省社會發展項目),1999~2002 (BS99021)。
作為骨幹成員參加項目
(1) 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863項目)“小城鎮受污染水源水修復關鍵技術研究-近岸人工生態工程” (2006BAJ08B01-02, 2007-2010,排名第2)。
(2) 國家“十一五”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863項目): 複合污染型入湖河流(武進港)及小流域污染控制技術與工程示範(2008ZX07101-004,2008-2010,第4申請人)。
(3) 國家“十五”重大專項“鎮江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及綜合示範” 第四分項“金山湖生態修復與面源控制技術研究及示範工程”(2003AA601100-4,2004~2007,已通過鑑定,第3完成人)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不同限制因子條件下飲用水生物處理工藝中SMP的形成” (50408026,2004~2006,已結題,第2完成人)。
(5) 中丹合作“physic-biological engineering for removing algae and purifying water quality in Lake Taihu, China” (1995-2000)。
(6) 中、港、日合作“旅遊湖泊治理的物理生態工程實驗研究”2000-2004.
(7) “貴陽市紅楓湖污染物治理工程”(1996-2000)。
(8) “貴陽市紅楓湖水源水生態修復工程”(2008-2009)。
主要論文
(1) LI Zhengkui, PU peimin, et al., Improvement of Taihu water quality by the technology of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2002.13(2):115-118.
(2) LI Zhengkui, Pu peimin et al, Purification of Taihu Lake Water with Immobilized Nitrogen Cycle Bacteria.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kes. 2001, Japan.
(3) LI Zhengkui, Xie zongchuan et al. Comprehensive Radiation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ice Straw. 2001 IAEA/RCA Project Co-ordinator's Meeting on Radiation Processing for Upgrading of Cellulosic Agro-Waste into Animal Feed in Malaysia.
(4) PU peiming, LI Zhengkui. et al.Effects of Technology of Immobilized Bacteria in Physico-Ecological Engineering on Improving Water Quality—a case study in Hongfeng Lake, China, 2001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kes, otsu Japan:133-136。
(5) LI Zhengkui, Zhang boshen, You jinjin, Study on immobilized yeast cells with hydrophilic polymer carrier by radiation-induced copolymerizatio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1994.4(4):235-240.
(6) 李正魁,張曉姣,楊竹攸等。基於固定化氮循環細菌技術的鎮江金山湖生態工程效果研究。 環境科學。2009.30(6):67-72
(7) 李正魁,楊竹攸,賴鼎東。影響固定化純種氨氧化細菌Comamonas aquatic LNL3短程硝化過程因素動力學分析。 核技術。2009.32(4):292~297.
(8) 李正魁,賴鼎東,楊竹攸等。固定化氨氧化細菌短程硝化穩定性研究。 環境科學, 2008,29(10):2835-2840.
(9) 李正魁,石魯娜,楊竹攸,純種氨氧化細菌Comamonas aquatic LNL3的固定化及短程硝化性能研究。 環境科學。 2009.30(10):(已錄用)
(10) 李正魁, 濮培民, 固定化增殖氮循環細菌群SBR法淨化富營養化湖水。核技術, 2001,Vol24(8); 674-679
(11) 李正魁,濮培民等,固定化細菌技術及其在物理生態工程中的套用-固定化氮循環細菌對水生生態系統的修復。 江蘇農業學報2001,17(4):248-252
(12) 李正魁,濮培民等,紅楓湖水環境的局部恢復技術-固定化氮循環細菌對水生態系統的修復。 江蘇農業科學2001.6:70-72
(13) 李正魁, 濮培民,秋冬季環境下固定化氮循環細菌淨化湖泊水體氮污染動態模擬實驗,湖泊科學 2000. Vol12(4):321-326.
(14) 李正魁,濮培民等。固定化氮循環細菌的抗逆境運行。 江蘇農業學報,2001.Vol.17(3):163-166.
(15) 李正魁,濮培民。 淨化富營養化湖泊水體氮污染的固定化硝化-反硝化菌研究。 湖泊科學, 2000 12(2):119-123
(16) 李正魁, 濮培民, 2000, 輻射聚合固定化反硝化菌去除污水中硝酸鹽, 江蘇農業學報, Vol16(1): 37-40
(17) 李正魁,濮培民。 2000. 低溫輻射固定化硝化菌去除銨氮工藝。 江蘇農業學報。 16(2): 113~116.
(18) 寧安,李正魁*,賴鼎東。固定化土著純種細菌流化床脫氮研究,中國給水排水, 2007 .23(17):71-75
(19) 劉斌,李正魁*,蔡敬民,吳克,張潔,潘仁瑞。 海洋真菌Asteromyces sp. TM76木聚糖酶生產初步研究, 工業微生物。2005. 35(3):6-9.
(20) 賴鼎東, 李正魁*, 寧安, 楊竹攸, 張曉嬌, 孫成, 陳耀才。 不同結構的人工複合生態系統淨化污水的研究。 環境科學與技術,2008,31(10):98-100.
(21) 賴鼎東,李正魁*,張曉姣等。 固定化氨氧化細菌短程硝化特性研究。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8, 30(11):13~16.
(22) 賴鼎東,李正魁*,張曉姣,楊竹攸。 固定化氨氧化細菌短程硝化啟動研究 . 中國給水排水。 2009.25(5):1~4.
(23) 張曉姣,李正魁*,楊竹攸。固定化土著氮循環細菌對城市湖泊水體淨化效果研究。 湖泊科學。 2009, 21(3): 354-359
(24) 濮培民,李正魁。 王國祥。提高水體淨化能力控制湖泊富營養化。生態學報,2005,25(10):2757-2763
(25) 濮培民,王國祥,李正魁。 健康水生態系統的退化及其修復—理論、技術及套用湖泊科學, 2001, 13(3):193-203
(26) 張衛東,李正魁,朱佳廷等。 殼聚糖電離輻射降解的研究。 核農學報。 2005 ,19 (1) :55~57
(27) 朱佳廷, 李正魁, 趙永富等。 冷凍麵包糠輻照滅菌工藝研究。 江蘇農業科學。 2003 (4):71-74
(28) 朱佳廷,李正魁,趙永富等。 麵包糠輻照殺菌工藝研究。 核農學報 2003 ,17 (6) :453~457
(29) 余剛, 李正魁等。 低溫輻射固定化脫氮菌技術及其套用。 江蘇農業科學。 2005(3):125-126
(30) 葉林,於鑫,施旭,李正魁,陳亞。 用細菌生長潛力(BGP)評價飲用水生物穩定性,給水排水。 2007,33(11):146-149.
(31) 王松生, 於鑫, 葉林, 李正魁, 王志良, 施旭, 夏明芳,魏谷。 膜生物反應器中污染物去除途徑及膜過濾性能,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7,30(12):59-61
(32) 趙中華,張路,於鑫,李正魁。 太湖表層沉積物中有機氯農藥殘留及遺傳毒性初步研究, 湖泊科學, 2008, 20(5): 579-584
(33) 王松生,於鑫,李正魁,王志良,夏明芳。 四種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處理長江原水的研究, 河南科學, 2007,25(4):664-667.
(34) 王松生,於,鑫,施旭,王志良,夏明芳,李正魁。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與常規和深度處理工藝處理長江原水比較, 環境工程,2007,25(6):31-34.
(35) 金傑,劉斌,俞志敏,李正魁。 乳品有機廢水產氣條件最佳化。 包裝與食品機械。 2005, 23(2):8-10.
(36) 朱佳廷,謝宗傳,邢小黑,趙永富,李正魁。高劑量輻照對銀杏果仁營養成分的影響。 核農學報。 2002,16 (5) :272~275.
(37) 李正魁。 低溫輻射聚合法固定糖化酶。核農學報,1992.(2):121-124.
(38) 李正魁,馬廣存,張伯森。 輻射共聚親水性凝膠固定死酒精酵母細胞。 核農學通報,1992.13(4):170-172.
(39) 李正魁,張伯森。 輻射形成親水性多孔聚合物載體吸附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 核農學通報,1992.13(2):63-67.
(40) 李正魁。 輻射誘導甲基丙烯酸β-羥乙酯聚合固定化葡萄糖澱粉酶連續柱反應的研究。 核農學通報,1992.13(5):219-221.
(41) 李正魁,張伯森。 輻射共聚製備固定化酒精酵母細胞的研究。核技術。1994.Vol17(2):119-124.
(42) 謝宗傳,尹道川,曹 虹,李正魁。 番茄輻照保鮮的研究。 核農學通報。 1992,13(3):124-128.
(43) 王公金,李正魁,嚴建民,謝宗傳。 GnRH-A誘導泰和雞母雞排卵的生殖內分泌機制。 核農學報。 1994,8(4):226-232.
(44) 李正魁,張伯森。 低溫輻射形成親水性多孔聚合物載體吸附固定化葡萄糖澱粉酶。 江蘇農業學報, 1993,9(2):41-45.
(45) 李正魁,張伯森,謝宗傳。 輻射技術製備固定化蛋白酶。 核農學報。 1993,7(3):175-179.
(46) 李正魁,張伯森。 低溫輻射誘導玻璃態單體聚合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 江蘇農業學報。 1992,8(4):35-39.
(47) 王公金,朱建輝,趙偉,嚴建民,黃奪先,李正魁。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誘導產蛋母雞換羽的內分泌特徵。 江蘇農業學報。 1995,11(1):36-39.
(48) 嚴建民,劉紅錦,王公金,李正魁,謝宗傳。幾種高分子吸水劑的輻射聚合及其在農業上的使用效果。 核農學通報。 1996,17(1):22-24.
(49) 李正魁。 輻射聚合固定化α-澱粉酶探討。 江蘇農業學報。 1991.7(2):39-43.
(50) 李正魁。 低溫輻射聚合固定化纖維素酶的研究。 核農學通報。 1991.12(6):273-276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其中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1)。 李正魁,賴鼎東,寧安等。 微生態系統單元及其在水環境治理中的套用,2006,中國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610097282.7
(2)。 李正魁,寧安,濮培民。生物相容性固定化載體、其製備方法及在固定化微生物中的套用,2005,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0510038831.9
(3)。 李正魁,寧安,濮培民。高效氮循環細菌人工篩選及在水生態修復和水處理中的套用,2005,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200510038832.3
(4)。 李正魁,張曉姣,賴鼎東等。水生叢毛單胞菌屬菌株及其在廢水生物脫氮中的套用,2008,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1348772A
(5)李正魁,吳凱,石魯娜,陳祈春,王月明馮露露等。 一種模擬藍藻水華上浮的方法和裝置。 申請號,200910184529.2
(6)李正魁,陳祈春,吳凱,王月明,石魯娜,馮露露等。 一種淨化水體的潛沒式生態床及其套用,申請號,200910034673.8
主要講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生態學”
“生態工程學”
“環境工程與微生物生態學”
研究生課程:“現代生態工程技術及套用”
招收學生專業背景
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學、生態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