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升[新疆著名書法家]

李東升[新疆著名書法家]

李東升,號天池居士, 出生於1960年,河南鞏義人。畢業於新疆大學漢語語言專業,長期從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中央、省部級報刊發表文稿上千篇。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鐵路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新疆分會主席。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李東升[新疆著名書法家] 李東升[新疆著名書法家]

李東升,號天池居士, 出生於1960年,河南鞏義人。畢業於新疆大學漢語語言專業,長期從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在中央、省部級報刊發表文稿上千篇。現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中國鐵路書法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新疆分會主席。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李東升自幼酷愛書法,初臨唐楷,後研歷代碑帖,涉獵篆、草、隸、行、楷五大書體,並潛心學習東晉“二王”的行草書。在書法創作上,李東升尚古從新,書法作品參加展覽廣受好評。李東升曾擔任國有大型企業黨委宣傳部長、文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期間兼任中鐵文聯理事、《中國鐵路文藝》雜誌編委、中華鐵道書畫院理事、《南疆鐵道報》總編、《天山路》雜誌總編。

李東升組織拍攝的《風中楊柳枝》獲中組部徵文一等獎;李東升為天山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視片撰寫的片名《忠誠寫春秋》受到廣泛好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和焦點訪談多次播報李東升撰寫的文稿;李東升曾出版《風中的胡楊》、《西部脊樑》、《讓網路灑滿陽光》等書籍。

李東升長期致力於現代書法理論的探究,從臨帖、讀貼、創作,欣賞、實用,形成了自己獨到見解,釋義了大眾對書法藝術從無知到認知、認可的取向,解析了大眾享受書法藝術的許多理論問題。在追求古法上,李東升從入筆、行筆、收筆講究出處;在書法風格上體現不同時代的書家特色;在結字造型完美有自己的創意;在布局謀篇大膽創新;在達情表意有血有肉有情感。他寫的草書,草而不亂,繁而不紊,李東升寫的行書清新耐讀。

李東升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學習收藏鑑賞書法和古玩,尤其對清代以後的書法大家的作品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鑑賞力。對中國紫砂壺情有獨鍾,對歷代紫砂藝術大家的作品鑑賞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形成了自己對紫砂藝術的理論。

主要經歷

作品 作品

李東升1960年出生在河南鞏義北窯灣,自幼隨河南書法大家李定坤研習書法。

1972年隨父輩落戶新疆,1978年上山下鄉到新疆達坂城天山公社參加勞動,受“達坂城的姑娘”歌曲影響,創作的“下鄉歌”在知情中傳唱。白天勞作,夜晚秉燭讀書,涉獵文學、美學、書法、歌曲、社會、自然等各學科,為他以後的藝術創作積累的豐富的營養。

1982年到遼寧錦州一所專業學校學習,並擔任該校的學生會主席。創作的《火車司機的路》榮獲錦州市詩歌比賽一等獎。

1984年回新疆工作,多次組織大型書法文藝活動,創作的《一條船》參加地州比賽榮獲一等獎。期間先後擔任兩屆庫爾勒市政協委員,並榮獲建設開發巴州金質獎章,受到時任總書記江澤民接見。

2005年在烏魯木齊一家國有大型企業任專職文聯秘書長,先後參加組織了地區級的大型書法展、紅色收藏品展覽。2006年至2014年撰寫的文稿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中央媒體發表1000多篇。撰寫的書論《醜書,休矣,再論書壇的“鬼神”現象》在書法界產生共鳴。

2015李東升創作的書法作品《追思焦裕祿》榮獲中國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了中央領導的頒獎,並被評為2015年度精英人物。

2016年由中美協、中書協編攥的大型叢書中國當代百名《中國藝術大家》,詳細介紹了他的從藝之路。

社會評價

近幾年,我不斷看到東升書法新作,越讀越相信“字如其人”之說。 他雖略顯清瘦,但坐立有型,當然這些與書法無關;他穩重謙和,豪爽大氣,寧靜思遠,心存定力,這些,與書法就與有關係了。

我欣賞東升書法,正是因為從他的作品中,感悟到了 “字如其人”。我與東升相識20多年,真正令我欣賞和看重的,也是他與眾不同的,就是這些年來他始終保持著寧靜。他工作繁忙,但一得閒便一個人平心靜氣地讀帖習字,不為功名利祿所累,這就是心性修養的定力了。

正是這樣的心性定力,使東升越來越堅定走自己的學書之路--先入古而後創新。他常說,古代流傳下來的墨跡都是經典珍品,而這些大書法家也都屬上等人品,書品人品都值得我們後人仿效研習,只有學其書,尚其德,方可得其法。他學習“二王”,取其古雅雄逸、俊秀清麗之美;他學習顏(真卿),取其剛柔並濟、筆力洞達之美;他學習米芾,取其意趣嬗變、瀟散舒迭之美。正因為他善於集眾美為己用,所以不斷滋養著他的書法個性。他在楷、行、草、隸、篆上都下過工夫。他的行書,線條厚重而流暢,布局錯綜而有致;他的草書,用筆狂放而有節,輕靈適度而貫通。我每次賞讀他書法,都能悟得先人書風,似乎聽見他在“入古”路上前行的腳步聲,同時又能覓得他的個性與創新。

我贊同東升走“先入古而後創新”的學書之路,是因為漢字書法原本就是我們的書聖先宗們創造流傳下來的文化國粹,只有以古為根,方能主幹粗壯且枝繁葉茂,使書法之樹長青。

書法的最高神韻意境莫過於“書法自然”。那些視“做作”為“創新”的學書者,最根本的思維缺陷正在於背離了“道法自然”、“書法自然”之大律。

觀東升其字,似乎寫得很平淡,平淡得跟他做人一樣樸實無華;然而,正是這樣的平淡,剔除了張揚之弊,顯露出書法自然之神韻,自然美為大美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