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玉[畫家]

李懷玉[畫家]

李懷玉,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字崇仁,1955年生,安徽太和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華僑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理事,被譽為最具有潛力的中國實力派畫家。2009年被中央中直機關、國務院指定為特聘畫家。2011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畫廊特聘為藝術委員會委員、客座教授。

藝術簡介

李懷玉[畫家] 李懷玉[畫家]
影像記錄 影像記錄

李懷玉,國家一級美術師,字崇仁,1955年生,安徽淮河岸,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華僑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研究院理事,被譽為最具有潛力的中國實力派畫家。2009年被中央中直機關、國務院指定為特聘畫家 。2011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畫廊特聘為藝術委員會委員、客座教授。2013年全國兩會特邀畫家,2014年3月被國家命為中國第二屆百傑最具實力的冰雪山水畫大家,並獲金銀獎,近幾年來,李先生走遍了世界各地並在歐洲、韓國、泰國舉辦多次畫展。李懷玉先後深造於西安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師從原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黃土畫派”創始人劉文西,中國美協理事、冰雪山水畫創始人於志學,以及陳克永、姚治華、馬西光等書畫名家、其冰雪山水畫採用生宣紙純留白技法,以水驅墨,別出心裁,開創了中國畫表現冰雪世界系列高難度的留白法,對中國山水畫及冰雪山水畫的改革創新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共鳴和專家學者的讚賞。李懷玉冰雪山水畫氣韻交融,富於生機,既真實還原了冰雪世界的晶瑩之美、純淨之美、冷逸之美,更蘊含著無限的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天地之美、極具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其作品曾被《人民日報,海外報》《美術報》《國畫家》《人民政協報》《中國畫研究院》《榮寶齋》、香港《收藏家》《世界企業家》等數十家媒體廣泛刊載,曾接受人民網、鳳凰網、中國網、中國日報網、中國經濟網、新華報業網、中國企業報導網、文化中國網、諮詢中國網、中國美術家協會網等10家媒體“走向書畫大家”的聯合採訪。出版有《李懷玉冰雪山水集》等多部書畫集。從事書畫藝術三十多年來,李懷玉在海內外舉辦過多次展覽,並屢獲殊榮。作品《太行情》《黃山煙雲》《龍嘯》《長江帆影》《滿山紅》等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專業賽事及國際展覽中榮獲大獎。2002年,巨幅山水畫《人工天河幸福渠》被人民大會堂收藏。2009年,巨幅山水畫《滿山紅葉迎朝暉》被國務院永久性收藏。2010年,為中南海胡錦濤總書記會議室創作巨幅山水畫《龍川雲煙>。2011年,《瑞雪兆豐過大年》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瑞雪紛飛賀新春》懸掛於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會堂。2012年,《瑞雪兆豐年》《樺林秋色》《飛雪迎春過大年》等被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收藏。

相關評論

詩家情懷冰雪樂章

------李懷玉冰雪山水畫美學思想淺析

辛民

賞讀李懷玉的系列冰雪山水畫作品,可以看到他致力於東方,把傳統與現代,自然與理想融合,在中國畫的精神內涵與形式語言都獨闢蹊徑,創造了一種可以稱為“冰雪樂章”的視覺圖式。這種圖式既有別於傳統的隱逸山水,也有別於當代的新文人和其他冰雪畫,構成了自己的藝術風貌。體現了21世紀中國畫傳統文人畫向現代審美發展的必然趨勢。

李懷玉[畫家] 李懷玉[畫家]

如果說李懷玉的冰雪山水畫與古人傳統“不下堂筵,坐窮林泉”的山水審美觀有很大距離,其融匯中西的創新起了決定性的因素。同時,詩意與禪性的

清淨澄明洞徹通達,成為他超度自我生命和繪畫表達的契機,從而擺脫了從傳統到當代的各種程式的影響,展開了他自己的“冰雪樂章”。

雪景畫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中並不罕見,古人也創造了許多表現雪景的技法。當代冰雪派創始人於志學更是通過加礬技法把冰雪藝術美學思想和冷逸文化從北國推廣傳播到了海內外,促使冰雪畫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地位畫種。

榮譽證書 榮譽證書

李懷玉的冰雪山水畫有著獨具的開創性的突破。他追求的是生命和自然地美,遵循的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原則,其作品題材風格與傳統及他人迥然不同,顯示著獨立特行的藝術個性,意境宏闊,深邃,又具傳統中國畫藝術的氣韻和氣質,並且他又能在萬千變化的詩意生活中體悟造化之道,以藝術家的情懷去表現自然。從其作品看出,他借鑑西畫技法,通過嚴謹,細膩的塑造把筆墨的表現功能,傳情功能,形式美功能,三者兼而有之,融為一體,從而使其作品流露出奇崛清麗之風神。讀來如同詩歌散文,畫中藏意境,畫外有餘音,洋溢著濃郁的文學氣息,耐人細品;他追求筆墨情趣且格調清純,其作遠觀對比強烈、 富有視覺衝擊力,近之筆墨精緻,豐滿充實、嚴謹精當,從中不僅能感受到傳統水墨的無窮魅力,又能探尋到他在執著創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同時他的作品中有股撲面而來、冰清玉潔的高雅氣質,灑脫、平和、天真無拘和超凡脫塵,其冰雪畫作的題材源於寫生而多鮮活,寧靜之態,清絕妙遠,自得天趣,有虛和飄逸之情態,畫家能在萬千變化的詩意自然中體悟造化之道,把在創作中流露的細膩情感融入到大自然的微妙流轉之中,隨物宛轉,於心徘徊,表現出濃郁的自然風情和生命之美。

中國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豐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並建構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在東方以致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但由於只強調逸筆抒懷,不求形似的筆墨,缺少題材的創新和現代審美意識的表達而制約了其發展,對當代國畫家是一次大的考量。

從李懷玉的《山泉多錦繡瑞雪喜迎春》、《冬韻北國》、《樺林銀裝雪絨飛》、《扶桑學林》等作品中我們可看出,他的畫作是畫家親臨其境、寫生所得,因此,畫出了雪景自然之神韻。

李懷玉[畫家] 李懷玉[畫家]

“夫畫者,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李懷玉的畫作匠心獨到,格局嚴謹,工而不膩,情景交融,護衛輝映,可謂“參贊造化不拘一筆一墨而已”。畫家通過對雪景的描繪,創造出虛實、疏密的對比,強化了雪景這一題材的藝術語言和內蘊寓意,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同時,又充分體現出畫家在繪畫題材,構圖、筆墨方面的高超技巧與執著探索,呈示出歷史的沉思和沉甸甸的文化內涵。畫家通過冰雪題材,用筆墨語言進行著一個關於冷逸之美的宏大敘事。

黃賓虹認為:“古人名作,重在筆力分優拙,不重外觀之美,而重內部之充實而已”。因此,中國畫重學養,畫家的思想與情緒寄託於筆墨,體現學養,因此,作品才更具藝術魅力。

李懷玉長期從事山水畫創作及理論研究,筆耕墨韻,並能從不同的藝術學科和中醫經典作品中汲取滋養,取其之長,博涉約取,賦予筆墨以新的內涵。同時又能懷抱生活,禮讚冰雪之美,勇於創新又不墨守陳規,所以其作品氤氳,氣度雍和,勢韻飽滿,保持其清新,自然之特點,更臻典雅、濃厚而意味雋永之境,令其作具有一種勃勃生機,筆精墨致且不失意趣,從中可感受到畫家那天真浪漫的性格和靈動灑脫的情懷,使讀者在冷逸的審美體驗中進入繪畫性的美的境界。

多年來,李懷玉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實踐,並通過自己的冰雪山水畫創作來證實了中國畫只有在融匯中西、傳承發展,注入現代審美情趣和關注現實生活,方能煥發出東方水墨的無窮魅力。

綜觀李懷玉的系列冰雪山水作品,他在借鑑西畫和繼承“知白守黑、計白當黑、惜墨如金”這一傳統藝術風格上已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運用融匯中西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主觀感受,從他的畫作中能感受到畫家對於自然的鐘愛之情、觀察之功,對傳統審美特質的理解和自然的生活態度。因此可以說,其作正是畫家文化涵養和人格修煉的結果,他的作品成功地傳承了中國畫藝術特有的清空、超然、蘊藉與典雅,又具有現代審美意趣,體現出東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藝術精神和儒釋道禪文化思想。

因此說,在當代冰雪畫家中,李懷玉的冰雪畫已臻成熟,他獨樹一幟的創造已引起畫壇和收藏界的廣泛關注。作為同道,筆者熱切地期待著李懷玉勇於進取,開拓出冰雪山水畫的新天地。

作品賞析

李懷玉作品一 李懷玉作品一
李懷玉作品 李懷玉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