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李建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李建偉,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法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商法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秘書長,珠海橫琴新區港澳法律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法官導師,北京、長沙、珠海等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公司法評論》副主編、《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執行編輯等。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74年6月出生,河南周口人,漢族,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1992—1996);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1996—1999);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1999--2002);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博士後流動站研究人員(2002--2004);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8-2009);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法科大學院客座教授(2013-2014)。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法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商法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公司法評論》副主編、《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執行編輯。

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法務部法治理論項目、北京市社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十多項,主持中國政法大學商法學青年科研創新團隊項目6年(2012-2018)。

學術兼職

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公司法評論》副主編、《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執行編輯,珠海橫琴新區港澳法律委員會委員,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深圳市寶安區人民法院法官導師,北京、長沙、珠海等地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等。

教學經歷

1996—2002年,師從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王利明教授研習民商法,其間參與公司法、物權法的修訂論證工作;
2002—2004年,師從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著名管理學家鄧榮霖教授,開展公司治理專題研究;
1998,9——1999,9,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從事公司法務工作;
2002,9—2004,7,在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擔任研究生教學工作;
2004,9——,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擔任民法、商法、公司與證券法的本科生與研究生教學;
2008,9—2009,2,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法學院高級訪問學者。
2013,04-2014,03,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法科大學院客座教授。

主講課程

曾經先後主講過民法、商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等學科,在2002年之後專講民法學科。

研究方向

民商法學:契約與擔保制度、公司企業法學、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制度。

科研項目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研究項目,《關聯交易的法律規制》(05CFX010);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研究項目,《政府規制公司法律制度研究》(08CFX027);

3.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我國企業立法體系改革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06JC820015);

4. 法務部法治理論研究項目:《我國公司出資制度研究》(08SFB2032);

5.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股東知情權訴訟研究》(13FXB022)

6.中國政法大學商法學青年科研創新團隊項目(2012—2015)

7.日本住友信託銀行委託項目:中國信託法制的最新實踐發展(2013)

獲獎記錄

榮譽獎勵

2013年首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2年度中國政法大學第二屆青年科研成果三等獎。

2012年度中國商法學研究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二等獎。

2011年度中國商法學研究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9年度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中青年優秀論文一等獎。

法務部《中國司法》雜誌社第六屆“中國司法杯”優秀論文獎。

榮譽稱號

1、中國政法大學第二、三、四屆“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位教師”稱號(2006、2008、2010);

2、2005-2009年間每年度的校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稱號;

3、評師網“全國最受歡迎百佳教授”(2009);

4、評師網“北京最受歡迎十大教授”(2009);

5、中國政法大學優秀教師特別獎(2011);

6、中國政法大學援藏工作先進個人(2010)等榮譽稱號。

考試培訓

1998年暑假開始介入律師資格考試(國家司法考試前身)考前輔導,至今已有18年資歷。先後在政法大學培訓中心、指南針、三校名師、萬國等機構任教。基於自己十餘年的業內經歷,關於司考輔導教學,自我評價可以用“資深”二字形容。累計十餘年來直接(面授)間接(網授、視頻)的客群學員保守估計不少於30萬人,所編纂的司考圖書讀者累計超過400萬人(包括司考考生與法學院在校大學生)。

出版圖書

1999年,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律師資格考試歷屆真題分類解析》,開創按照歷屆真題所考知識點進行主題分類框架下的分類解析先河,是為作者的第一本司考輔導書。該書後在2000年、2001年連續再版。

2001年,在緊張的博士學習科研生活之餘,與法律圖書知名策劃人李海周、法律圖書工作室宏遠法泰圖書中心合作,聯手袁登明、鄭其斌等博士,在時事出版社推出以《重點法條解讀》、《常考問題研究》等為代表的“律考導航系列”圖書。該系列圖書在2001年初一經上市即受到廣大考生的熱烈肯定與信賴,在2001年8月前即多次追加印刷。《重點法條解讀》的寫作基礎在於:司法考試組織者公布的必讀法律法規的數量驚人,構成了廣大考生視為畏途的複習量,但實際上可能被考及的法條不足30%,事實上已經被過往的歷屆試題考及的條文不及20%,作為應對考試只需要達到國定分數線即可拿證的考生而言,只需要掌握上述20%足矣,於是該書僅僅對這20%的法條進行在主題基礎上的歸類與內容上的詳細解讀。讀者認為《重點法條解讀》在同期的考試輔導書中獨樹一幟,以其嶄新的視角體例和內容編排一下子把繁複雜亂的巨大量的複習對象清晰化了,砍去了近80%的複習量,而且把剩餘的20%強的複習對象的內容從應試的視角進行了貼切的解讀,這樣就揭去了司考複習的一層薄薄的神秘面紗,使得複習應考變成了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在過去的若干年裡,許多知識程度較好的考生僅憑這一本書就輕鬆的通過了司考,可謂受益者無數。彼時恰逢原定的最後一次律考取消,第一次司法考試開幕的歷史機遇,30多萬人的報考使得2001年下半年《重點法條解讀》等“律考導航系列”圖書供不應求、一時洛陽紙貴,出版社一直在2001年年底還在加印。至今,該系列圖書悄然已經出版了8版,先後在時事出版社你、宇航出版社以及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2005年以後固定在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該書體例的成功,導致了很多出版社與作者的追隨,至今為止以重點法條/重要法條解讀/導讀命名的圖書竟有十幾種之多。

《國家司法考試最後衝刺模擬試題》(因其版式設計有一條紅色腰封,考生親切稱之“紅腰帶”)在2002年初出版。這本書以其精良的高仿真的試題編排受到讀者的信任,出版之時恰離第一次司考開考還有2個月,熱銷到考前一周。至今,這本書也已經連續再版8次了。

2002年首次司考考試結束後,曾經旁聽過我的考前輔導課的人民法院出版社編輯部主任、法學博士林志農女士找我協商,提出一個創意:司法考試的命題特點在於考點的綜合性很強,能否將各科的知識點集群化也即以一個專題為中心繫統講述所有有關的基本法理與中國現行立法內容。我認為這是一個極有創意極其符合司考命題現實的好思路,答應她試一試寫出一個樣本來。後經與她的多次切磋,終於形成清晰的思路。在2002年的暑假,也是在我博士畢業之後進入博士後流動站之前的間隙里,在北京的寓所每天寫作11個小時,整整29天沒有下樓,寫出40餘萬字的《國家司法考試專題講座民法66講》初稿。當時我的打字速度還是極慢的, 所以全部書稿都寫在用過的A4紙背面,看上去很厚的一沓書稿。林主任讀後予以肯定並提出一些修正意見,我用了三天時間修正後即交給出版社審稿,同時交一份複印稿給袁登明博士看能否按此創意也寫出刑法的專題講座來。登明博士果然不負所托,在緊張的博士論文寫作之餘三個月後也拿出刑法專題講座的書稿來。受此鼓舞,我認為各科都是可以照此創意寫出專題講座的,於是有了李奮飛博士、鄭其斌博士、段慶喜博士、王小龍博士等優秀司考輔導老師的加入,在2003年初形成了涵蓋司考十四個學科的“國家司法考試專題講座系列”書稿,在2003年4月在人民法院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以後每年修訂一版,至今已有7版。這套圖書出版後所獲得的巨大成功此處不再贅言。只需要指出的是,7年間儘管由於迫不得已的原因部分學科的作者幾經更換,甚至良莠不齊,但所幸的是,一則民法、刑法等主要學科的作者保持了穩定,二則這套書體例編排與內容寫作要求一直得到了很好的貫徹,總體質量上一直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在2006年度,我所主持的司考輔導圖書的最大成果,就是組織韓友誼博士等幾位一線司考專家在人民法院出版社編輯出版了《司法考試歷屆真題分類解讀(五卷本)》。歷屆真題在司考複習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此處不再展開論證,但現實情況是:許多考生手中拿到的真題解析版本內容質量良莠不齊、多個版本之間無論在答案選擇還是解析內容上多有衝突,讀者莫衷一是,導致極大的複習混亂。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各套圖書的作者學術水平的不一;作者水平的學術觀點差異;作者寫作認真程度的差異;由於立法變動時過境遷導致的同一道試題在考試年份與考生複習應考年份的答案差異等等。基於此,這套圖書的定位是:這套圖書出版後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至今已經出版了3版。這套圖書從定位預期到最終的市場成功給我的最大啟示是:只要你認真做事,給讀者提供精良的精神食品(質量優良的有實際功用的圖書),就會獲得讀者的抬愛與市場的回報。

在2010年,中國部門注釋法學系列教材。立足於中國現行立法體系,寫出一套簡明易懂的、適合於以應試司法考試為代表的、真正意義上的注釋法學教材。這是我多年來的一個夢想,也是眾合全體同仁的一個共同願景,同時我先入為主的想也是我先入為主的想會極大滿足包括司法考試在內的所有法律考試考生複習需求的一套教材。

關於今後的司考圖書發展規劃,最大的一個計畫就是組織眾合諸位教授、博士名師寫出一套(包含司考十四門學科)真正的注釋法學教材。總體上,這套教材體例編排、內容取捨與敘述詳略,皆以突出“應試指導”的注釋法學性質以及套用性、針對性為要。內容取捨以國家司法考試部門法學的大綱內容為依據,涵蓋大綱的所有制度內容,但在形式與體例編排的先後順序上又不完全拘泥於大綱,而是非常強調迎合和尊重我國現行立法體系。比之大學本科教材,在體制編排與內容取捨等方面進行一系列創新嘗試,以實現完全意義上的注釋法學教材之定位。

個人專著

1、《公司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公司訴訟專題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3、《公司法案例——裁判經驗與法理解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4、《關聯交易的法律規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公司制度、公司治理與公司管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4月。

6、《獨立董事制度研究——從法學與管理學的雙重角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7、《國有獨資公司前沿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合著

1.《契約法要義與案例析解--總則》(王利明主編,21世紀法學核心課程統編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版。

2. 《企業家的企業法》,合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版。

3. 主編:《公司法案例——裁判經驗與法理解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列入“高等政法院校教學案例研究叢書”;

4. 主編:《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2012年二版,2014年三版

5. 主編:《案例導讀公司法》,法律出版社2013年8月版;

6. 主編:《案例導讀契約法》,法律出版社2013年9月版;

7. 主編:《中國商事法制發展報告》(2010-2011年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主要論文

101.李建偉:《公司法上的行政解散權存廢論:基於立法解釋的立場》,載陳潔主編《商法規範的解釋與適用》,社科文獻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00.李建偉:《論行政解散公司權的存廢——基於適用事由的立法解釋》,《環球法律評論》2013年第5期

99.李建偉:《公司股東知情權研究》,《中國法學》2013年2期,人大書報中心《民商法學》2013年7期轉載

98.李建偉:《中國企業立法體系的改革與重構》,《暨南學報》2013年7期,《新華文摘》2013年19期全文轉載、人大書報中心《民商法學》201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97.李建偉等:《有限合夥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內部治理的異化和重構》《證券市場導報》2013年5期,第二作者

96.李建偉:Legal Regulation on Executives` Pay of SOE in China,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Vol.8,2013,2013,05.

95.李建偉:《公司非關聯性商事擔保的規範適用分析》,《當代法學》2013年3期

94.李建偉:《中國有限公司的股東除名:理論體系與制度建構》,韓國《東北亞法學評論》2013年卷2

93.李建偉等:《小微企業立法完善研究》,《公司法評論》第21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5月版

92.李建偉:《公司資本形成中的國家管制邊界》,《公司法評論》第22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91.李建偉等:《私營企業條例廢止考》,載《中國商法年刊2012卷》,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版;

90.李建偉:《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變動模式研究》,《暨南學報》2012年第12期

89.李建偉:《個人獨資企業法律制度的完善與商個人體系的重構》,《政法論壇》2012年第5期,主要觀點,被《新華 文摘》2013年第 7期的論點摘編

88.李建偉:《股東知情權的層級結構及其展開》,《暨南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8期

87. 李建偉:《瑕疵出資股東的股東權利行使及其限制的分類研究:規範、解釋與實證》,《求是學刊》2012年1期

86. 李建偉:《全球公司治理趨同背景下的中國公司治理模式選擇》,《中國法律》2012年第1期

85.李建偉:《外資企業法的改革路徑:走向統一法制》,《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第8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84.《芻議本科法學教育對司法考試的影響》,《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1》,中國政法大學場出版社2011年3月版

83.李建偉等:《瑕疵出資股東的股東權利限制的分類研究》,《證券法苑》第5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11月

82. 李建偉:《特許經營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較法分析》,《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81. 李建偉:《公司關聯交易概念界定的幾個關鍵字:基於實證經驗的邏輯分析》,《社會科學戰線》2011年第2期。

80.李建偉等:《國美控制權之爭的多維度解讀》,《公司法評論》第17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11年3月版

79.李建偉:書評: 歷史的博弈與博弈的歷史:破產立法背後中的政治鬥爭與妥協

——評《債務的世界——美國破產法史》,《法制日報》2011-9-28

78. 李建偉:《公司非訟程式之適用研究》,《中國法學》2010年5期

77.李建偉:《論公司社會責任的內涵界定與實現機制建構——以董事的信義義務為視角》,《清華法學》2010年第2期

76. 李建偉等:《有限公司強制分配股利之訴的法理基礎》,《當代法學》2010年2期

75.李建偉:《股東知情權訴訟基本程式探析》,《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人大書報中心《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10年6期轉載

74.李建偉:《中國國有企業高管薪酬法律規制:經驗、實證與路徑選擇》,載韓國經營法律學會《經營法律》第20輯第4號,2010年7月版

73. 李建偉等:《社會責任投資:公眾公司社會責任實現的一種可行性機制探討》,《中共福建省委黨校校報》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

72. 李建偉:《公司清算義務人基本問題研究》,《北方法學》2010年第2期

71.李建偉:《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公司法律報告》2010年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70. 李建偉:《論英國公司股東知情權制度》,《社會科學》(滬)2009年12期

69. 李建偉:《從小商販的合法化途徑看我國商個人體系的建構》,《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人大書報中心《民商法學》2010年第4期轉載

68.李建偉等,《非上市公眾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完善》,《證券市場導報》2009年12期,人大書報中心《投資與證券》2010年6期轉載,第一作者

67. 李建偉等,《美國公司法上的董事知情權及其對我國的啟示》,《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6期,第一作者

66.李建偉:《對我國商個人立法的分析與反思》,《政法論壇》2009年第5期

65.李建偉等:《制度建構:兩大法系公司檢查人選任制度及其借鑑》,《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64.李建偉:《論公司決議可撤銷的適用事由——基於司法適用立場的立法解釋》,《浙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

63. 李建偉等:《論股東知情權的權利結構及其立法命題》,《暨南學報》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

62. 李建偉:《股東查閱權行使機制的司法政策選擇》,《法律科學》2009年第3期

61. 李建偉:《論法律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與作用定位》,《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5期

60. 《論人格信息財產權——附著於人格要素的經濟利益的定位與保護》,《河南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第一作者

59. 《公司法人格否認規則在一人公司的適用——以《公司法》第64條為中心》,《求是學刊》2009年第2期。

58. 李建偉:《從嚴格限制到有節制的寬容:規制董事關聯交易的制度演進——中國的經驗與實踐》,韓國《慶熙法學研究》2009年卷3

57. 李建偉:《Regulatio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Limited Legal Intervention》,《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VOL4,2009,09。

56. 李建偉:《正確發揮司法考試對本科法學教育的導向性作用》,《中國司法》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

55.李建偉等:《司法權介入公司糾紛的另一種路徑——公司非訟程式基本問題研究》,載《訴訟法學研究》第15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9月版,第一作者

54.李建偉:《法律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一般理論及其政策意義》,《證券法苑》(創刊號),法律出版社2009年9月。

53.李建偉(劍瑋):《中國平安高管天價年薪事件,提出了什麼問題?》,《公司法評論》第13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2.李建偉:《公司決議效力瑕疵類型及其救濟體系再構建——以股東大會決議可撤銷為中心》,載《商事法論集》第15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9月版

51.李建偉:《馬明哲天價年薪事件的法律命題:公司高管薪酬市場與法律的有限干預》,《中國資本市場法治評論》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50.李建偉等:《美國證券私募發行豁免規則的修正及其啟示》,《證券市場導報》2008年第9期,第一作者

49.李建偉:《瑕疵出資股東的資本充實責任》,《人民司法·套用》,2008年第17期

48. 李建偉等:《論有限公司強制分配股利之訴》,《法律套用》2008年第8期,第一作者

47.李建偉:《高管薪酬規範與法律的有限干預》,《政法論壇》2008年第3期

46. 李建偉:《公司治理中法律作用的局限性及其破解》,《商業經濟與管理》2008年第7期

45.李建偉等:《股東大會決議不成立研究》,載《民商法論叢》第39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一作者。

44.李建偉:《公司訴訟制度論綱》,《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第4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9月版

43.李建偉(劍瑋):《民營企業家的罪與罰》《公司法評論》第12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42.李建偉:《本科法學教育對司法考試的影響》,《人民法院報》2007年9月12日。

41.李建偉:《本科法學教育、司法考試與法律職業共同體:關係架構及其改革命題》,《中國司法》2007年9期

40.李建偉:《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中國發展路徑與有限合夥制度》,《證券市場導報》2007年8月號。

39.李建偉:《分清民營企業家的犯罪與原罪》,《公司法評論》第8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8.李建偉:《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制度研究》,《中國不動產法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7.李建偉:《規制董事自我交易:從嚴格禁止到有節制的寬容》,《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第3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6.李建偉:《論董事會的職能定位與職權配置——理論、制度設計與運行》,《國際視野下公司法改革——中國與世界:公司法改革國際峰會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5.李建偉(劍瑋):《喬洪門及其法治符號》,《公司法評論》第9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8月版

34.李建偉(劍瑋):《“魯能”事件的法律追問》,《公司法評論》第10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3.李建偉(劍瑋):《江湖企業家與企業家的江湖》,《公司法評論》第10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2.李建偉:《公司關聯擔保規制的制度變遷與政策選擇》,載《商事法論集》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

31.李建偉:《尊重規則,敬畏法律》,《公司法評論》第3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3.01。

30. 39.李建偉:《論上市公司股東的質詢權及其行駛》,《證券市場導報》2006年,3月號,人大書報資料中心《投資與證券》2006年6期轉載。

29.李建偉:《公司制度異化的消解與公司自治 ——兼論公司法規範規定性與選擇性的平衡》,《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第2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28.李建偉:《論法律在公司管理中作用的有限性》,《民商法理論與實踐——祝賀趙中孚教授從教五十五周年文集》 ,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1月,

27.李建偉:《論母子公司戰略管理與控制機制的關係》,《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總第163期,2005,11。

26.李建偉:《有限公司制度的發展趨勢及我國的立法選擇》,《公司法評論》第2輯,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09。

25.李建偉:《論限制公司對外擔保能力及其合理性——以公司法第60條第3款為中心》,《法大民商經濟法評論》第1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24.李建偉:《論我國獨立董事職能的定位》,《法大評論》第4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版。

23.李建偉:《論公司對外擔保能力的限制及其合理性》,《證券市場導報》2004年第1期。

22.李建偉:《論我國獨立董事產生機制的重構》,《法律科學》2004年2期。

21.李建偉等:《公司對外擔保行為的效力》,《現代法學》2004年1期,第一作者。

20.李建偉:《論我國上市公司監事會的完善——兼及獨立董事與監事會的關係》,《法學》2004年2期。

19.李建偉:《選擇獨立董事的正確人選》,《現代管理科學》2004年4期。

18.李建偉:《論我國公司對外擔保制度的完善》,《會計之友》2004年4期。

17.李建偉:《論我國一人公司立法問題》,載《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16.李建偉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的法律防範機制》,載《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12月,第一作者。

15. 李建偉等:《論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中國律師》2001年12月。

14.李建偉:《德、美、英固定轉售價格的法律規制》,《經濟與法》2000年第2期

13.李建偉:《論國有獨資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及其完善》,載《中國軟科學》2000年第11期。

12.李建偉:《法國標準契約制度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湖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

11.李建偉:《公平訴訟觀與誠實信用原則》,《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10.李建偉:《不動產善意取得制度初探》,《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年3期。

9.李建偉:《民事訴訟的目的論綱——從憲法基礎的角度》,《研究生時代》1999年1期,第一作者。

8.李建偉等:《海峽兩岸公司法關於公司監督的比較研究》,《台灣法研究學刊》1998年第5期,第一作者

7.李建偉等:《論我國確認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可行性》,《中國軟科學》1998年第9期,第一作者

6.李建偉等:《論建立我國律師繼續教育制度》,《司法研究》1998年6期,第一作者。

5.李建偉等:《裁判與規範——對司法審判基本矛盾的法哲學分析》,《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8年5期,第一作者。

4.李建偉:《論公司在股東代位訴訟中的地位》,《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8年6期。

3.李建偉等:《解決爭議條款的獨立性芻議》,《現代法學》1998年3期,第二作者。

2.李建偉等,《建設工程契約中的任意第三人利益保護問題》,《法論》1998年2期,第一作者。

1.李建偉:《〈建築法〉對建設工程承包契約承包形式的立法完善》,《法苑》1998年1期。

學位論文:

1、 博士學位論文:《公司產權結構研究——國有公司產權清晰的法律機制分析》,2002,5。
2、 碩士學位論文:《論善意取得制度》,1999,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