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香

李庚香

李庚香,男,漢族,1966年10月生,河南淮陽人,中共黨員,1991年7月參加工作,鄭州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法學博士。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84.09——1988.07,鄭州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學生;

1988.09——1991.07,鄭州大學中文系文藝學專業文藝美學方向碩士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1.07——1993.05,河南省鄭州市《鄭州晚報》社編輯、記者;

1993.05——1995.12,河南省委宣傳部文化藝術處幹部、副主任幹事;

1995.12——1999.03,河南省委宣傳部文化藝術處主任幹事;

1999.03——2001.04,河南省委宣傳部副處級秘書;

2001.04——2002.04,河南省委宣傳部正處級秘書;

2002.04——2003.10,吉林省委辦公廳正處級秘書;

2003.10——2005.02,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公選,試用期一年);

2005.02——2007.03,河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2.09—2006.07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理論專業在職攻讀博士,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7.03——,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第十屆河南省委候補委員

主要著作

代表作有《中原文化精神(上下卷)》。

著述有《法美學》、《文化強省與中原崛起》、《文化產業學》、《燦爛的美學》、《當代的精神處境》、《法美學是人學》等。

《法美學》

內容提要

在法學史上,如同對“真”和“善”的追問一樣,對“美”的追問一直困擾著無數思想者。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人們總是致力於“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的闡述。在西方社會,從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爾,從海德格爾到伽達默爾,從德希達到福柯,從盧卡契到羅蒂,從馬克思到恩格斯無不對“美”表現出極大的關注。柏拉圖提出,“美”是對“美的理念”的“分有”,康德提出“美”是“善”的象徵,黑格爾提出“美”是“具體化的理念”,叔本華認為“美”是“意志”的客體化,弗洛伊德提出“美”是性慾的升華,克羅齊提出美是“直覺”的“表現”……然而,在法學領域,我們卻只有現代主義法學和後現代主義法學的對峙,只有中華法系和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的“和而不同”,只有法律科學和法律倫理學的探索維度,法律的生命性、情感性、內在性和精神性則被棄置一旁。那么,我們能夠在法律中建構一種審美維度嗎?法美學能夠同法律科學和法律倫理學在法哲學中“三足鼎立”實現相對獨立嗎?我們能夠在人性和生產方式的兩極上完成對法美學本體論的證成嗎?以人文理性為理論基石的“法之美”能夠展示正義的形象嗎?真正意義上的“法之美”存在嗎?

李庚香 李庚香

圖書目錄緒論 關於法美學的初步思考

一、中西美學的歷史回顧

二、“生存本體論轉向”與“生命美學”的崛起

三、中西法學界對“法美學”的初步探討

第一章 法美學生成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一、傳統理論範式的局限性

二、存在的焦慮與現代法規的“總體性危機”

三、法美學與法律的可能生活

第二章 法美學的本體論構成

一、法美學是人學

二、法美是正義之學

三、法美學是和諧之學

第三章 法美學的學科建構及法學呈現

一、“法之美”抑或“法之醜”,法美學的學科對象

二、法美學的性質及學科特徵

三、“法之美”美在何處

結語

後記 人與法的一次美學對話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

1966年6月生,河南淮陽人,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2003年10月任副廳級),擬作為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正廳級)人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