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鳳

李寶鳳

李寶鳳,女,江蘇泗洪人,生於(1934-------)泗州戲四大名旦之一, 泗州戲五大名伶之一,泗州戲李寶鳳流派創始人,蘇魯豫皖拉魂腔界享有“武旦皇后”之美譽。原蚌埠天橋泗州戲劇團業務團長,五河泗州戲劇團業務團長。出生梨園世家,四歲學藝,十二歲就唱紅了淮河兩岸,畢業上海華東戲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藝術經歷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1937年隨祖輩學藝,在蘇北泗洪、徐州、山東臨沂、河南永城一帶演出。

1945年參加泗洪兒童宣傳文藝團。

1946年到蚌埠一帶演出,加入天橋劇場。

1952年調入五河泗州戲劇團任命業務團長。

1957年4月,參加安徽戲曲代表團進京匯報演出,她演的個人代表劇目《擋馬》,展示朝天蹬掏翎子等技巧,得到好評,在中南海懷仁堂受到國務院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劉少奇主席等領導親自接見。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第一排左二)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第一排左二)
泗州戲光輝一頁 泗州戲光輝一頁

1957年李寶鳳當選泗州戲四大名旦,與黃梅戲嚴鳳英、,泗州戲周鳳雲、霍桂霞、王寶蓮,一起參加了文化部舉辦的第二期戲曲演員講習班,得到了梅蘭芳、周信芳、蓋叫天等人的親自指導,得到了周信芳的青睞,當時匯演李寶鳳的武功課奪魁第一,李寶鳳一生演有四百餘出戲,擅長刀馬花旦,還能反串小生,唱打彈拉無一不精,是藝術界難得一位藝術家,在皖魯蘇豫享拉魂腔界享有“武旦皇后”之稱。她的藝術在泗州戲、柳琴戲界影響了幾代人。

1958年率團到鎮江大舞台演出,後受文化廳邀請與嚴鳳英、王少舫、李寶琴、蔣榮花等一起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戲曲電影。

1959年帶領藝人到上海、南京演出。

霍桂霞、周鳳雲、李寶鳳、王寶蓮 霍桂霞、周鳳雲、李寶鳳、王寶蓮

1960年率團到南京花旗營部隊0970部隊、唐山炮兵學院,解放軍療養院慰問演出。

1961---1963年帶團到南京人民劇場、浦鎮工廠、鼓樓劇場、夫子廟、水西門、朝天宮、白雲石礦、湯山、中國水泥廠一些地方演出。

1963年--1964年率團懷遠、淮南、淮北一帶演出。

1964年---1965年率團亳州、臨沂一帶演出。

文革期間下放漁場、果園勞動。

1978年平反

1979年率團到南京下關、浦口劇場演出,演出火爆,票是供不應求,楊八姐一戲就被觀眾要求連演108場。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1980年到山東一帶演出。

1980年---1985年皖北一帶演出。1985年退休。

李寶鳳大師與徒弟們 李寶鳳大師與徒弟們

1989年被淮北市泗州戲劇團團長魏勝雲邀請,到團當業務團長兼藝術指導。2011年被邀請,當安徽寶鳳泗州戲劇團名譽團長。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與趙忠祥合影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與趙忠祥合影

李寶鳳詞條被編入《安徽省戲曲名家詞典》、《中國戲曲曲藝大辭典》。李寶鳳先生事跡被央視11/13頻道及省市電台、國內30多家一線媒體報導及國外《聯合早報》中文版報導,上百家網站進行轉載關注。

迫離舞台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

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一夜之間番天地福,她被定成“三名三高”的名分,慘遭被斗,滿街的大字報打到戲霸,所有的行頭被視為“四舊”被燒而盡。後又把她下放漁場、果園勞動,她只能忍辱負重,放下了她至愛的戲曲事業,練身段、吊嗓子、創唱腔、念本子,突然間離她很遙遠。那些特務斗她、而且還燒了她的很多劇照,在懷仁堂匯演她跟周總理的合影,特務沒注意,再放到劇照一起燒了,她熱淚盈眶,到現在提起她還觸目慟心。

又來一春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真是苦雨淒風終有涯,光輝照進藝人家。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花。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解除了長期的“左”傾精神禁錮,召開了李寶鳳平反文藝大會,文藝界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李寶鳳有被重用了,恢復了五河泗州戲劇團團長之職。泗州戲千枝竟秀,百卉爭榮,劇目湧現,又為觀眾帶來精神食糧。後被譽為:梨園世家女,苦練藝超人。不屑伍奸器,戲曲之新春。

藝術特色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

她功底紮實,扮相端莊秀麗,體態輕盈,武功深厚,身手矯健,開打訊利,台風穩健,剛健敏捷,出手準確,坐表規矩,繼承傳統,亦有創新,武功極有底根,打出手花樣翻新,變換頃刻,各戲各戲的特色,絕不雷同,戲不離技,技不離戲,以做到:求深、求精、求新、求化。成為建國後泗州戲的佼佼者,領軍人物。她的武功是現在泗州戲界演員競相效仿。她演戲颱風端莊典雅,嗓音甜亮,音域寬廣,節奏感強。

她在大刀的各種扔法上,如左右手扔“面花”,反串腕刀頭在下扔出去到台口,跑出去用左手接,這是一個很漂亮、難度很高的技巧。腳上功夫踢法有很多種,有前踢,後踢,旁踢,拐踢,前橋踢,後橋踢,虎跳踢,過包踢,雙腳旁踢,雙腳前後踢,爬虎絞柱踢,躺下蹬踢,背口袋踢等等。頂功的空頂、左右汗水、左右順風旗、掐葫蘆等。奇妙的表現四功五法。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與孫子呂鹹蔚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與孫子呂鹹蔚

代表作有《楊八姐救兄》《大書觀》《樊梨花點兵》《王二英思盼》《皮秀英四告》《趙美蓉觀燈》《老河東》《打青龍》《打孟良》《打焦贊》《打耶律》《打韓昌》《扈家莊》《梁紅玉》《水母娘娘沉泗州》《化仙莊》《魚藍記》《鮮花記》《雁門關》《周公趕桃花》《吳漢殺妻》《密建游宮》《井泉記》等等,並且傳百十餘出戲給孫子呂鹹蔚。

德藝雙馨

在職期間,文化局分七分地蓋房子住,當時李寶鳳說,我要這么多的房子幹嗎?我家居住用不了這多,把這七分地蓋三層小戶型,分別安排劇團的員工,蓋著的這些房子就成了文工團的員工宿舍樓。就是在這戲曲大院又培養的她的小孫子呂鹹蔚,分別傳授他小生、花旦、青衣行當。

泗州戲武旦皇后李寶鳳 泗州戲武旦皇后李寶鳳

她對工作可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刻畫了許多戲劇人物。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2011年耄耋之年的她又被返聘團長之職,以“傳'、“幫、”"帶',的任務來發揚泗州戲。

個人榮譽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安徽省人大代表

蚌埠市政協委員

五河縣泗州戲劇團團長、政協常委

1954年第一屆華東首屆戲曲匯演一等獎

1956年安徽省戲曲匯演一等獎

1957年進京匯演

1958年被文化廳邀請到上海電影製片廠拍制《楊八姐救兄》等劇目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 泗州戲大師李寶鳳

2014年再度進京演出,率眾徒分別在東城區第一文化中心、朝陽區黑鑽劇場上演泗州戲,國內外30多家一線媒體對李寶鳳事跡報導,一百多家媒體轉載。在北京的大舞台收下馬繼英、孫鳳華兩位弟子。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泗州戲名家李寶鳳

同年榮獲北京新京報、中國少年兒童藝術基金會、和公益聯合頒發“泗州戲藝術終身成就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