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初

當年3月12日,李守初主持召開孫中山先生逝世2周年大會,全縣各界代表千餘人參加,他在大會上宣傳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共產黨的主張,號召民眾起來革命。 1928年10月,永(康)武(義)聯合秋收暴動失敗,李守初也遭抓捕。 1942年武義淪陷後,李守初避居鄉間,積極宣傳抗日,全力支持黨組織的抗日自衛隊,開展敵後游擊活動。

李守初,俗名馱頭舍牛,1890年3月出生於武義縣城頭巷(今星光村)一戶地主兼手工業者家庭。
守初少年時期正是清朝末年,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正興起,武義城內革命黨人劉三春創辦了養正學堂,年僅17歲的李守初就在此學堂任教並參加革命黨。1926年8月,在金華七中師範部讀書的中共黨員千家駒、錢兆鵬來武義建立黨組織,介紹李守初、邵李清等7人參加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共武義縣支部,推選李守初任書記。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時期,根據黨的指示,李守初又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並擔任縣黨部執委,他以雙重身份積極開展工農革命運動。當年冬,北伐軍挺進武義,李守初發動縣城各界民眾進行了熱烈的歡迎。次年1月,李守初、邵李清等4人到金華參加戰時服務團,前往衢州、龍游等地參加戰地服務。
至1927年春,全縣已先後建立8個黨支部,發展了近百名黨員,有150多個村莊的2萬多名農民參加了農民協會。在領導農民運動中,李守初帶頭實行“二五”減租,主動把租谷退還給農民。當年3月12日,李守初主持召開孫中山先生逝世2周年大會,全縣各界代表千餘人參加,他在大會上宣傳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和共產黨的主張,號召民眾起來革命。3月25日,舉行了有全縣農民協會與各界代表2500餘人參加的聲討大會,對武義頭號土豪劣紳王樹堂進行了揭露控訴,並組織民眾進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
1928年10月,永(康)武(義)聯合秋收暴動失敗,李守初也遭抓捕。他在獄中利用國民黨身份與敵人周旋,出獄後繼續為黨工作,當時邵李清組織武義紅軍游擊隊,李守初曾數次出錢購買開武器,支援武裝鬥爭。
1936年間,紅軍挺進師來武義、宣平一帶活動,李守初非常興奮,馬上變賣部分家產,帶了數百銀元,爬山涉水到宣平與金華交界的壇頭村,把款捐給紅軍作經費。
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訊息傳來,人心大快,李守初先後兩次寫信並捐款慰問八路軍,他把錢寄到武漢《新華日報》社轉交,報社收到後曾登報鳴謝。
李守初為人豪爽,常為革命慷慨解囊。黨組織在成立初期的活動經費,全由他家支付,幾次全縣性的集會,他包下了鄉代表的一伙食費,還熱情招待來往聯絡的革命同志,為他們解決經濟上的困難。他還經常下鄉給農戶送醫送藥義務看病。他對革命需要慷慨大方,但在自己家裡卻十分節儉,他妻子嫁給他後只做過一套新衣服。
1942年武義淪陷後,李守初避居鄉間,積極宣傳抗日,全力支持黨組織的抗日自衛隊,開展敵後游擊活動。同年9月10日,李守初在楊家口涼亭宣傳抗日,被兩個日偽特務發現,遭敵槍殺,壯烈犧牲,時年53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