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開國少將]

李元[開國少將]

李元(1894—1979),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一方面軍第三軍經理處會計、紅一軍團第二師供給處會計股股長等職。參加了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供給部會計科科長、濱海軍區後勤部部長、新四軍兼山東軍區供給部副部長、山東軍區後勤部副部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山東軍區後勤部第一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9年病逝。

基本信息

生平

湖南李元是平江人,1917年出生。1937年參加紅軍,參加南方叄年游擊戰爭,任紅軍游擊支隊軍事教員、排長。抗日戰爭在新四軍任連長營長、師政治部科長、代團長、旅司令部參謀處處長。經歷皖南事變。27軍成立後,李元調任27軍副參謀長。渡過長江後,軍長聶鳳智和李元帶著精幹的軍指揮所,一路靠前行軍、指揮。一天到達一個小村莊,聶鳳智見隨行人員很疲勞,就停下來休息,不少戰士都睡著了,聶鳳智正在看地圖,警衛員衝進來報告:敵人打到軍部來了!當時聶鳳智身邊僅有一個偵察連、一個通信連。李元見狀高喊:軍長,請你回到指揮位置上,我來對付敵人!這時27軍的一門山炮剛好經過,李元急忙拉住這門山炮,親自指揮炮手向敵人炮擊。聶鳳智指揮兩個連,將敵全殲。事後才知來犯之敵是南京總統府警衛團的一個整營。這段故事後來被演義為“軍長當營長,參謀長當炮手”。

1950年入朝作戰,李元升任27軍參謀長。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兩枚。回國後,歷任27軍副軍長、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後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總後勤部參謀長。1975年,李元升任總後勤部
副部長。

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時,李元分管總後司令部和軍交部的工作,參與作戰後勤組織指揮、交通運輸組織工作。李元說這次作戰有叄個特點,一是雖然時間短,但動用的兵力、兵器、物資多。參戰的坦克、裝甲車超過抗美援朝1倍多,出動 的汽車2倍多。作戰不到一個月,消耗彈藥量接近抗美援朝6個月的消耗量。鐵道運輸3個月就裝運4萬多節車皮。二是戰線長,廣西、雲南兩個方向,作戰正面1000多公里,同時還要保障“叄北”地區部隊進入一級戰備。叄是準備時間短。實戰結果,後勤保障做到了“人有糧,槍炮有彈,車有油,傷員有救”,送團以後傷員的傷死率為3%。李元認為有叄條印象很深,一是“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高度組織紀律性,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獻、犧牲精神,叄是貫徹人民戰爭思想,積極依靠各級政府和人民民眾的支援。李元指出,這次作戰的後勤保障也暴露不少問題。有一支部隊在向敵後穿插時沒有組織好後方防衛,幾百人的後勤梯隊被輕易打散,人員、物資均受損失。

1964年晉為少將。獲八一獎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