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姐

民國27年(1938年),二姐參加了婦女救國會,投身抗日鬥爭。 民國31年(1942年)6月,上級給林東村下達了送軍鞋的任務。 民國34年(1945年),二姐調任二區婦聯主任。

李二姐(1913年-954年),女,又名李秋慎,武強縣林東村人。幼時家貧,且母親體弱多病,靠父親到附近盆窯賣水維持家計。16歲時嫁與同村周東山為妻。
民國27年(1938年),二姐參加了婦女救國會,投身抗日鬥爭。不久,被選為副村長和村婦女救國會主任。民國29年加人中國共產黨。該村婦救會在她領導下,做軍鞋、學文化、站崗、放哨、送信,各項工作都很出色。
在環境極其殘酷的情況下,經二姐親自掩護、照料的八路軍幹部、戰士每年就有上百人之多。民眾稱讚她家是“八路店”、“後方醫院”。民國31年(1942年)秋,八路軍戰士于海波在戰鬥中身受重傷。二姐把他背回家裡,用鹽水擦洗傷口,餵水餵飯,端屎端尿,日夜精心照料。她還組織8名婦女利用夜晚挖了1個能容20人的地洞。每逢敵人來了,她就把海波隱蔽在地洞裡。前後70多天,直到于海波傷愈重返戰場。還有一次,縣抗聯的老宋因患傳染病在林東村病倒了。二姐主動把老宋接到自家地洞裡,一直服侍了兩個月,老宋才恢復健康離開二姐家。
二姐救護共產黨幹部、傷員的事被漢奸知道了。一天,日本憲兵隊在漢奸帶領下到她家搜捕八路軍傷病員。日軍和漢奸逼問李二姐:“八路軍、共產黨在哪裡?”她不慌不忙地回答:“不知道!”敵人對她用木棍打、槍托砸、皮帶抽……但二姐始終咬緊牙關,一字不吐。敵人的淫威非但沒有嚇倒二姐,反而使她意志更堅強了,抗日人員來往也更加頻繁了。白天她為幹部、戰士們站崗放哨;夜晚為他們燒水做飯,縫補衣裳。她有時一夜要起來四五次,很少睡一宿安生覺。
民國31年(1942年)6月,上級給林東村下達了送軍鞋的任務。二姐帶領幾名婦女找到村長,硬是把任務搶到手。為了縮小目標,她們把200多雙軍鞋分別捆在身上,巧妙繞過一座座碉堡據點,連夜往返50餘里,按時把軍鞋送到部隊。
民國33年(1944年)8月22日,在冀中八分區召開的群英會上,李二姐被譽為“擁軍模範”,獎給她剪刀1把、驢1頭,分區首長還親自為她戴上大紅花。她的事跡被文工團編為鼓詞,在冀中平原廣為傳頌。
民國34年(1945年),二姐調任二區婦聯主任。不久,又調冀中八分區婦聯會工作。民國37年冬,二姐在滄縣大皮箱屯(八分區機關駐地)參加創建地直機關幼稚園工作,並擔任首任園長。初建園時,孩子們睡火炕,每個新炕壘成後二姐總要先睡一睡,待無問題後再讓孩子們上炕。每遇雷雨之夜,二姐常常徹夜守護。她對南下幹部的子女,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直到父母把孩子接走。孩子家長時常誇讚:“把孩子交給二姐,俺一百個放心。”
1954年,二姐因患子宮癌而過早離世,年僅41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