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根腐病

宜杉林地上的杉木根腐病,多為害10年生以下的幼樹,從造林的當年即有發生。 杉木根腐病應屬寄主占優勢的慢性根病,所以杉木生長的好壞便直接影響到病害的輕重。 防治杉木根腐病,應從調整或協調生態條件,特別是土壤生態條件出發。

分布與危害

杉木根腐病是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林新出現的一種重要病害。主要分布在四川的洪雅、峨嵋、樂山、雅安、榮經、天全、邛崍、都江堰、彭縣等地的宜杉林地。
宜杉林地上的杉木根腐病,多為害10年生以下的幼樹,從造林的當年即有發生。發病杉株先是主、側根的根尖和吸收根壞死腐爛,繼而針葉失綠變黃,生長減緩。隨著病根數量增多和根系腐爛程度加重,黃化針葉逐漸增多,以致整株枯死。

症狀

病根受害處初呈褐斑,後擴展可環割病根,皮層腐爛,木質部變色。在病健交界處偶爾形成愈傷組織,病斑不再擴展。根頸和病根未受害處往往長出“燈草”狀的水根或正常的次生根系。若次生根系繼續受害死亡,針葉則明顯黃化。若次生根系不受侵染或侵染較輕,黃化症狀暫時穩定,甚至出現“回青轉綠”的隱症現象。早期病株的隱症現象一年中可以反覆多次出現。
初期針葉失綠變黃,自葉基向葉尖發展,葉質變軟,如無其它病菌侵染,病葉不出現病斑。最後病株由下往上黃化,由內向外發展,3到4年後,整株黃化枯死。
病株在林地上初呈單株或叢狀分布,後逐漸蔓延,這與因立地條件不適而引起的成片出現的生理性黃化有明顯區別。

病原

杉木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終極腐霉(Pythium ultimum trow.)的菌絲無色,初期無隔,老的菌絲有隔,直徑1.3~5.5μm,近45°分枝,分枝處不細縮或稍細縮。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平板上的菌落花瓣狀,氣生菌絲體白色,初茂密,後變少。
孢子囊梗與營養菌絲無區別。孢子囊頂生,偶間生,常為球形,直徑12~28.8μm,平均19.2μm,少數桶狀20~27.5μm×13.8~18.8μm,壁薄,易脫落,萌發成芽管,不產生遊動孢子。
藏卵器球形,17.5~22.5μm,平均19.6μm,內生一個卵球。卵孢子黃色或黃褐色,球形,直徑13~18.9μm,平均15.1μm,不充滿卵器,壁厚,近無色。雄器單個,極少兩個,近無柄,與卵器同絲,典型的為棍棒狀彎曲,貼近卵器。
病菌寄生在杉根皮層細胞內,呈泡囊狀、灌木狀或捲曲的粗壯菌絲,有時在杉根皮層細胞內可見到卵孢子。
病菌菌絲生長溫度範圍為1~38℃,最適溫度24~28℃,最適pH5.0~6.5,孢子囊萌發的適宜溫度為15~25℃。

發生規律

終極腐霉在高溫的夏季常以卵孢子越夏,侵染活動減弱。在病根死亡的過程中,杉株不斷萌發新根,生長旺盛的夏秋尤為明顯。此時針葉黃化症狀暫時穩定或隱蔽。所以杉木根腐病隨溫度升高而減緩,一年中以夏秋的針葉黃化症狀較輕。
杉木根腐病應屬寄主占優勢的慢性根病,所以杉木生長的好壞便直接影響到病害的輕重。考察四川杉區的歷史,種子采自多代萌條,生活力衰退,品質較低,苗期就容易感病。原有杉木及其雜灌木一律砍光,杉木適宜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這種條件下植苗造林,幼樹適應能力差。造林後缺乏科學的撫育管理,幼樹生長勢衰,難以抵抗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終極腐霉的侵害。加以大多營造杉木純林,更有利於病害的蔓延。這就是目前宜杉林地上杉木根腐病普遍發生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防治杉木根腐病,應從調整或協調生態條件,特別是土壤生態條件出發。保護和促進根系生長發育,早期防病,採用甲級苗、乙級苗剪去病根,乙級苗經100ppm2,4-D液或0.5%高錳酸鉀浸根處理後,進行大穴高墩造林。並在頭三年內每年夏初進行一次擴墩撫育,既能預防杉木根腐病又能促進杉株生長,是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