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鎮琳

朱鎮琳先生熱心教育教學事業,他率領家族企業出錢出力,助學建校。 朱鎮琳先生熱心公益慈善事業,他率領家族企業慷慨解囊,扶貧濟困。 朱鎮琳先生熱心革命教育事業,他率領家族成員緬懷先烈,繼承傳統。

朱鎮琳(又名朱的,下稱朱鎮琳)先生,1930年11月17日出生於豐順縣留隍鎮口鋪村篤慶堂,是一名優秀的老游擊戰士、革命老軍人,著名的慈善家、廣東省慈善總會名譽會長,梅州市政協第五屆委員,豐順縣政協第六、七、八屆常委。
朱鎮琳1948年參加革命工作,是潮、澄、饒、豐人民抗征隊獨立中隊游擊隊員,為粵東的解放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建國初期,他被派駐廣州黃埔海軍政治部學習工作,實現了一個熱血青年到有思想的革命者的轉變。1955年,回響黨的號召,復員回鄉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先後擔任新聯社書記兼主任、東留鄉工交書記、鎮企業辦主任、鎮僑聯主席、縣僑聯顧問、縣關工委名譽主任等職。1978年他親手創建韓江建築隊,1988年組建韓江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後組建韓江電力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果敢率領公司在珠三角地區開闢建築行業市場,將事業擴展到內地和港澳地區。在他的帶領下,朱氏家族30年間創辦了新南方集團、珠江投資集團、合生創展、珠光集團,成為地產界的“航空母艦”。
長期以來,朱鎮琳先生率領家族企業濟貧恤孤,安老扶幼,情系藍盾,關愛杏林,鋪設路橋,慷慨賑濟,熱心教育,先後無償捐資社會公益事業多達數十億元,資助家鄉經濟發展項目50多項金額超3億多元。朱鎮琳先生的善心事跡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2007年他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粵慈善家”的光榮稱號。
朱鎮琳先生熱心教育教學事業,他率領家族企業出錢出力,助學建校。1998年,捐資1200萬元新建東留中學;2002年,捐資400萬元建設豐順中學綜合辦公大樓;2008年,捐資1200萬元新建留隍鎮中心國小;2005年至2009年,先後捐資1100萬元和500萬元,分別作為豐順縣朱的劉惠英教育助學基金和豐順縣留隍鎮朱的劉惠英慈善教育基金,已資助614名特困大學生、1394名高中貧困學生繼續完成學業,資助金額達577.15萬元;2009年,捐資600萬元資助留隍鎮困難老人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
朱鎮琳先生熱心公益慈善事業,他率領家族企業慷慨解囊,扶貧濟困。為讓家鄉老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除在家鄉大力興建敬老院外,2007年以來,堅持每年為近7000名家鄉老人贈送春節慰問金,慰問金額累計達300多萬元;2010年8月,捐資2億元成立了豐順縣紫琳慈善基金會,用於留隍等鎮貧困家庭60周歲以上老人躉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豐順縣第二人民醫院建設。在2006年和2007年留隍等地發生罕見水災時,先後共捐贈了800多萬元資金及大米等物資一批;在1998年長江、嫩江等地發生大洪災時,捐資170多萬元支持災區抗洪救災;在2003年 “非典”期間,捐資1500萬元支持各地抗擊疫情; 2008年,為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捐物總計1.3億元等。
朱鎮琳先生熱心革命教育事業,他率領家族成員緬懷先烈,繼承傳統。1998年,在原邊縱四支獨立隊開展革命活動的鹽坪村,捐資新建革命烈士紀念碑和“追思亭”;捐資200萬元支持豐順縣委、縣政府修建華夏女傑李堅真紀念館等。
朱鎮琳先生熱心家鄉經濟發展,他率領家族企業鋪橋築路,興辦實業。先後捐資300萬元修通了留隍至赤鳳段的水泥公路,捐資70多萬元修建口鋪至居林村道、豐有村道等7條水泥公路;捐建了豐順縣會展中心,修建了部分縣、鎮辦公設施;2009年,捐資3600萬元支持東留大堤建設;投資興建了鳳凰水系四、五級電站,創辦了建築總部企業,每年為我縣帶來8000多萬元的稅收收入,從而有力地推動了家鄉經濟的更快發展。
在朱鎮琳先生80多年的人生歷程中,他的感人事跡數不勝數。在青年時代,他投身革命事業,成為一名好戰士;在中年時代,他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成為一名好公僕;在改革開放之初,他棄政從商,艱苦創業,成為一位鼎鼎有名的企業家;在他事業輝煌之時,他全力回報社會,成為一位享譽南粵的慈善家。彌留之際,囑咐將他個人名下之現金、存款、股票按80%作為紫琳慈善基金,繼續用於慈善事業。在他人生的各個階段,他始終繼承和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為人和善,生活簡樸,治家有道,教子有方,處世低調,樂善好施,令人無比敬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