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畫傳

朱德畫傳

《朱德畫傳》經過編者精心選擇900餘幅畫片,以及傳主的一些手跡、文獻資料,加上編者參考《朱德傳》、《朱德年譜》《朱德軍事文選》、《朱德》詩詞集等著作撰寫的約18萬文字,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朱德波瀾壯闊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全面反映了朱德的業績、思想和風範。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朱德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無私地把畢生精力貢獻給了中國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勳。他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永遠鐫刻在人民心中。在朱德誕辰120周年之際,編者出版了本畫傳,以寄託對他的深切緬懷和無限愛戴與崇敬之情。

這部畫傳圖文並茂。經過編者精心選擇900餘幅畫片,以及傳主的一些手跡、文獻資料,加上編者參考《朱德傳》、《朱德年譜》《朱德軍事文選》、《朱德》詩詞集等著作撰寫的約18萬文字,形象、生動地再現了朱德波瀾壯闊又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全面反映了朱德的業績、思想和風範。

圖書目錄

風采

出生在佃農家庭

經歷悲慘的遭遇

師從席聘三

參加科舉考試

上新式學堂

任教儀隴縣立高等國小堂

入學雲南陸軍講武堂

參加雲南起義

在雲南邊境剿匪

參加護國討袁戰爭

在護法戰爭中

在川南率部剿匪

走向新生活的轉折點

在德國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哥廷根求學

兩次被捕入獄

在莫斯科學習軍事

在北伐中執行特殊使命

主持創辦軍官教育團

參與領導南昌起義

率起義軍南下

進行“贛南三整

領導湘南起義

與毛澤東會師井岡山

率部打敗江西“兩隻羊”

和戰士們一起挑糧

向贛南閩西進軍

在古田會議前後

……

附錄一 父親教育我們不要搞特殊化

附錄二爸爸的家風深深地教育了我

生活集錦

後記

書摘

書摘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確定了

“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並且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通過了

接受共產黨員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以個人名義參加國民黨的決定。這

次大會標誌著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5年1月3日,朱德在中國國民黨駐德支部召開的常年大會上當選為執

行委員,分工負責組織工作。當月,朱德離開哥廷根,回到柏林,專門從事

黨務活動。在柏林期間,朱德參加和領導了許多活動,從中得到進一步鍛鍊

,顯露出革命氣質和才華。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去世。訊息傳到柏林,引起在德華人極大悲痛

。朱德和鄧演達以國民黨旅德支部的名義,組織中國留學生、工人和其他中

國僑民幾百人在波茨坦廣場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盛讚孫中山對中國革命的

偉大貢獻。會後舉行聲勢浩大的遊行,許多德國人也參加了。遊行隊伍還長

時間地在北洋政府駐德公使館門前舉著孫中山的大幅照片,高喊口號。

不久,北洋政府派徐樹錚作為段祺瑞特使到柏林進行賣國活動。朱德領

導中國留學生包圍中國駐德公使館,逼迫公使魏宸組立下筆據,以身家性命

擔保徐樹錚在德國不借債,不買軍火,不進行任何賣國勾當,並立即離開德

國。徐樹錚在留德學生的唾罵聲中離開了德國。

除了在中共旅德支部的領導下,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的革命活動,朱德還

積極組織開展同國民黨右派和國家主義派的鬥爭。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

的右派分子極力反對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反對國共合作。國民黨內的這種斗

爭也影響到德國。在德國的中國留學生之間,原來感情是比較融洽的,後來

受國內鬥爭的影響也分成兩派,展開激烈的辯論,有時甚至打起架來。朱德

在領導反對國民黨右派和國家主義派的鬥爭中,顯示出了一個正義軍人敢於

壓倒一切的勇敢精神。當時在柏林的中國留學生段可情回憶說:“所有的人

都圍繞著留德學生會展開各種活動,包括政治鬥爭在內,分成新舊兩派學生

。新派學生受中共旅德支部領導,但是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國民黨駐德支部

出面;舊派學生多數是資產階級子弟和公費留學生,思想比較保守,背後又

有青年黨的人操縱指揮,因此形成對立兩大派別。隨著國內的政治動態而展

開鬥爭,有時是很激烈的。”

當時正在柏林的史沫特萊曾親眼目睹了反映新、舊兩派鬥爭的一次會議

。事隔十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