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與常無

這本書呈現了很多當代中國關於經濟學方法論的辯論和對話的精彩的洞見。 對於職業經濟學家,特別是對於開發中國家的學生來講,《本體與常無:經濟學方法論對話》是一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很有價值的著作。 ——德懷特·帕金斯,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這本書是北京大學的林毅夫教授和他的學生關於經濟研究方法一系列對話的成果。

內容介紹

本書為《論經濟學方法》(“與林老師對話”系列)的第二版 ,收錄了林毅夫教授在經濟學方法問題上與學生的對話記錄。作者強調經濟學家必須以“常無”的心態,從現代經濟學的“本體”,即理性人基本假設出發,研究新出現的經濟現象。
通過問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淺出地教導有志於經濟學研究的青年學子,應如何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善於運用理論、進行理論創新的經濟學家,體現了作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第二版增加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教授對本書英文版的評論、學生的感悟以及林毅夫教授論述經濟學方法論的文章。
全書說理透徹,辯駁有力,旁徵博引,無論對於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對經濟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都極具啟發性。

作者介紹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升格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並擔任主任一職。2008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開發中國家擔此要職的第一人。2012年6月世界銀行任期屆滿,回到北京大學繼續教學研究工作。
林毅夫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科技和環境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林毅夫於1986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膺選為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並獲得法國奧佛涅大學、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本書看點

作者是2012年度最受關注的經濟人物,今年6月世界銀行任期屆滿榮歸北大以來一直受到媒體的極大關注,世行歸來帶回的四本重磅著作旨在“開啟中國經濟學家理論創新的新紀元”。
作為中國最有希望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競爭者,本書是作者論述方法論的重要文獻,其中還收錄了經濟學家(其中不乏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前任世行首席經濟學家)的評論,更有助於讀者對內容的理解。
本書主要面向有一定經濟學知識背景的學生、學者,但由於全書說理透徹,辯駁有力,旁徵博引,無論對於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對經濟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都極具啟發性。
圖文並茂,形式活潑,可讀性強。

作品目錄

二版序
總序
與林老師對話——論經濟學方法
加里?貝克爾教授對《本體與常無:經濟學方法論對話》(英文版)的評論
林毅夫教授對加里?貝克爾教授評論的回覆
學生的感悟
再讀“與林老師對話”有感
回憶林老師教授我們經濟學方法論的點點滴滴
漫談學問之道
恩師的教誨 一生的坐標
研究中國問題的經濟學是二流學術嗎
本體與常無:與林老師世界銀行談話後的思考
經濟學的傳道者
經濟學之道——從“刻舟求劍”談起
附錄:林毅夫教授經濟學方法論選編
本土化、規範化、國際化——賀《經濟研究》創刊40周年
經濟學研究方法與中國經濟學科發展
學問之道
自生能力、經濟轉型與新古典經濟學的反思
中國經濟學科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自生能力問題與中國的改革和發展

專家推薦

在這本書中林毅夫教授就經濟學方法論與學生進行對話,這種方式讓人聯想到古代的中國和希臘的哲學家。他闡述了理性在經濟分析乃至更廣泛的社會科學中的核心作用。而在各種歷史條件和當代約束下不斷變化著的經濟和社會現象也很清楚地反映了這一作用。他的論述博引老子、孔子、佛陀等東方智慧,很有說服力,並且細緻入微。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特別是向那些未受 “華盛頓共識”束縛,渴望理解、解釋並有志於對發展中經濟體作出貢獻的年輕人。只有來自崛起中的中國並且精通分析工具的一流經濟學家才能寫出這樣的著作。
——青木昌彥,史丹福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這本書不同於任何其他的書。雖然寫於21世紀之初,卻讓人聯想起那些根據在榕樹下的對話編撰而成的古代著作。同樣,它包羅的內容涵蓋了從米爾頓·弗里德曼到老子(約公元前500年)。我很喜歡讀它。這本書呈現了很多當代中國關於經濟學方法論的辯論和對話的精彩的洞見。
——考希克·巴蘇,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前印度政府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及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系教授
這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它通過求知若渴的學生和他們的教授林毅夫之間的對話,深入討論了該如何從事開創性的經濟研究。林毅夫把方法論講得很有吸引力並且緊扣現實,同時融入了他對於真實世界中具有挑戰性問題的回答,例如如何理解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向世界各地的學生和經濟學家們強烈推薦這本書,因為它對經濟學方法可以如何幫助人們創造性地思考經濟發展和當代其他重要的問題都有著許多獨到的見解。
——加里·貝克爾,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布斯商學院和社會學教授
經濟理論的核心思想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但經濟學家從那些核心思想構建出來的理論模型若想對真實的世界有所幫助,就必須根據經濟決策者面對的約束其行為的特定條件來調整。這對於一般的開發中國家是如此,對中國更是如此。在這些與他的學生的具有啟發性的對話和演講中,林毅夫深入地發展和論述了這些思想,那些論述對於理解中國的發展尤有幫助。對於職業經濟學家,特別是對於開發中國家的學生來講,《本體與常無:經濟學方法論對話》是一本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很有價值的著作。
——德懷特·帕金斯,哈佛大學政治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
這本書是北京大學的林毅夫教授和他的學生關於經濟研究方法一系列對話的成果。這本書的主要論點是,經濟學家不僅需要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本體”,也就是理性假設, 他們還必須以“常無”的心態,即摒棄任何先入為主的解釋去研究經濟問題。林教授再一次展示了他為何是國際上舉足輕重的一位學者。他的這本引人入勝的著作是每一位研究人員、實業人士和學生們的“必讀之書”。
——費恩·塔普,聯合國大學國際發展經濟研究院主任,哥本哈根大學發展經濟學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