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作品原文

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宋】 劉克莊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須臾淡煙薄靄,被西風掃盡不留些。失了白衣蒼狗,奪回雪兔金蟆
乘雲逕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撾。試自判此生,更看幾度,小住為佳。何須如鉤似�,便相將、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

詞牌格律

格律對照例詞:【宋】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曲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叶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家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出郊�。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平平(韻),仄仄中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罄竭玉山傾。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注釋譯文

注釋

凝望:注目遠望。
白衣蒼狗:蒼:灰白色。浮雲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出自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意思是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幾度:虛指,幾次、好幾次之意。
何須:何必,何用。
蒼華:髮鬢蒼白。

譯文

在水亭旁註目遠望,歸期還沒到,猜測著還差幾天。隔著綠色的帷幔屏風,畫著新長出的眉毛,猶如遮擋著半邊的臉。片刻飛起的淡淡的薄霧,被西風吹得不留一絲痕跡。頃刻,變化不定,奪回了月亮。
乘雲到了玉皇大帝家。人世間敲打三下鼓,試著自己判定今生,更是看了好幾次,小住為最佳。何用形狀像鉤子一樣的�,相伴著半菱花。不要遣怪髮鬢蒼白的嫦娥。

創作背景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作品鑑賞

《木蘭花慢・丁未中秋》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關於中秋節的詞。
上片寫閨中思婦,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下片進行了想像,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點點的傷感。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

&&劉克莊像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於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初名灼,師事真德秀。寧宗嘉定二年(1209)補將仕郎,調靖安簿,始更今名。江淮制置使李珏任為沿江制司準遣,隨即知建陽縣。因詠《落梅》詩得罪朝廷,閒廢十年。後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樞密院編修官,兼權侍郎官,被免。後出知漳州,改袁州。淳�三年(1243)授右侍郎官,再次被免。六年(1246),理宗以其"文名久著,史學尤精",賜同進士出身,秘書少監,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景定三年(1262)授權工部尚書,升兼侍讀。五年(1264)因眼疾離職。度宗鹹淳四年(1268)特授龍圖閣學士。第二年去世,諡文定。他晚年趨奉賈似道。諛詞諂語,連章累牘,為人所譏。但他也曾仗義執言,抨擊時弊,彈劾權臣胡適先生在其所著的《白話文學史》說過,劉“有悲壯的感情,高尚的見解,偉大的才氣”。林希逸《後村先生劉公行狀》說當時人“言詩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在南宋後期號稱一代文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