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的傳說:走進韓國

1980年重回復旦,攻讀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 《京派文學的世界》、《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海派文學論》等。 並主持或參與編著的教材,工且資料書有《中國文論選》、《新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海派小品集叢》、《中國文學大辭典》等十餘種。

內容介紹

本書是中年學者許道明赴韓講學、訪問一年後,寫下的關於韓國專題性系列散文集。
全書以作者的見聞為出發點,用凝練而情理並表的文字描述了韓國這一島國境內獨特、秀麗的湖光山色,追攢了它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並由古及今,從生存環境和歷史脈絡延續的雙重視角挖掘、展示了當今韓國極富個性的人文景觀:諸如尊師敬教、婦女地位的變化與日漸滲入的自主意識,民眾對本上物產的摯愛和濃烈的民族感情等,對韓國正在經歷的經濟危機也有所涉及。
其中,《韓國第一印象》從韓國人的避諱和生活中的繁文得節出發,揭示了其內心潛藏的、敏感得近乎偏執的怕被輕視的心理,就形式主義在韓民族整體生命中的地位和意義作了新穎而富有識見的闡發;《不幸乎,押鷗亭》通過對韓國聲色標所流光溢彩、紙醉金迷的俯視,展現了古雅韓國的另一側面;《“筆戰’佩雲》寫的是身為老師的“我’與韓國學生間的“筆戰”,從中折射出兩種不同的觀念、立場和性格,它們相互撞擊。摩擦,又相互寬容、溝通,讀來趣味盎然。
全書自始至終貫穿著作者對中韓民族文化差異的比較與思考,表達了一個正直知識分子的坦蕩襟懷和對國家、民族前途的深切關注,具有鮮明的文化自省意味,給人以深刻的啟示,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可讀性的散文著作。

作者介紹

許道明,文學學者,上海青浦人,1946年生。1969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隨後在安徽地方黨政機關工作十年。1980年重回復旦,攻讀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主要著作有《中國電影簡史》(合作)、《朱光潛:從迷途到通徑》(合作)。《京派文學的世界》、《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海派文學論》等。並主持或參與編著的教材,工且資料書有《中國文論選》、《新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海派小品集叢》、《中國文學大辭典》等十餘種。

作品目錄

並非多餘的話(作者代序)
向漢城飛去
黎明寧靜之國
八道風土
也是上下五千年
慶州佛光
“孔子是韓國人’
東方禮義之邦
“即使是老師的影子也不能踩”
弘益人間
韓國第一印象
“他我”主義
不守時及其他
有時同心有時不同心
世俗與實用
表達自由意志的權利
表達自由意志的方式
“哎唷,我要死了”
漢江奇蹟
科教興國三十年
新生活運動
悠悠萬事,唯此為大
大地的戀歌
呵,奧林匹克!
足球的猜想
管窺蠡測之一
管窺蠡測之二
在價值轉換途中
今夜星光燦爛
流行在韓國
不幸乎,狎鷗亭!
談情說愛在韓國
男女平等
女子教育
世事茫茫
板門店夢幻
向北方
等到明年春暖花開時
“中國熱”
立此存照
“筆戰”風雲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