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在韓國

朝鮮人在韓國

《朝鮮人在韓國》此韓國電影講述的是朝鮮人民海軍的三名官兵出海觀光,無意中漂流到了韓國境內。流光異彩的城市、心曠神怡的海灘、婀娜性感的美女,三位在金氏主義中薰陶成長朝鮮官兵,他們的信仰支柱開始遭到有生以來,現實感官世界的最強衝擊。

基本內容

韓國電影《朝鮮人在韓國》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朝鮮人民海軍的三名官兵出海觀光,無意中漂流到了韓國境內。流光異彩的城市、心曠神怡的海灘、婀娜性感的美女,三位在金氏主義中薰陶成長朝鮮官兵,他們的信仰支柱開始遭到有生以來,現實感官世界的最強衝擊。

三個人民軍官兵可以說是代表了三類不同的朝鮮人和價值觀。落單的班長首先出場,在警察局裡心安理得的享受著難民級的美味大餐,在得知馬上將被遣返回國的時候,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哪怕是已經到了國境線上,還在苦苦的哀求,“你(韓國警察)的一個電話可以改變我的一生”。在得知自己的努力已經是徒勞時,一轉身面對嚴峻冷酷的朝鮮邊防軍,他立馬表演出了一種不可抑制的興奮和癲狂。他無疑是當代朝鮮人中現實主義的代表,在他們的心中有著對近鄰兄弟強烈的羨慕和渴望。什麼理想主義,什麼領袖人民,讓老子過不上好日子,一切都是扯淡。但國內一統的政治環境和嚴酷的輿論導向使得他們的這些想法只能偷埋在心裡,臉上還必須裝出一副如沐春風的驕傲和自豪。

上尉和水兵的經歷要複雜一些,畢竟他們才是影片的主角。流落(這個詞好像用的不太恰當)韓國之初,雖然幾乎被眼前的花花世界晃暈了眼,但卻時時刻刻牢記領袖教導,千方百計要回到自己的國家。這條線索也貫穿了影片的始終。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曾產生過一些動搖和迷茫。尤其是水兵林東海,能歌善舞,頗為小資的他在潛意識裡還是認為這裡的生活最適合自己。在樹林裡做木筏的時候,他曾憧憬的假設如果木筏做好之時是南北統一之日,我們是不是就不用、、、、、、反觀上尉,他的立場和觀點要堅定的多,要不然也不能在部隊里身居高位。他是朝鮮紅色思潮影響下的正統代表,在他的思想體系中,領袖和國家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個人思想方面,我想他也基本上沒什麼個人思想。因此在自己的下級公然流露出對對立制度的留戀時,他毫不留情的呵斥打罵一番:“難道你忘了我們是要來解放他們的嗎?”絕對是慷慨激昂的真情流露,但在影片裡起到的卻是笑場的喜劇效果。

作為一部優秀的韓劇,煽情當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共同的祖先,相同的歷史,雖然近況有著天壤之別,但一脈相通的血緣使得這兩個來自敵對陣營的人們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前看港台電影,也有不少大陸人出境的類似題材,但在我們的那些同胞眼裡,內地人似乎總是以一種沒文化、缺教養的癟三形象出現,頂多是個六親不認的冷血殺手。在這方面,韓國人顯然要寬容的多。兩位人民軍官兵同韓國警署高官女兒的一段邂逅,尤其是上尉送給外表高傲、內心孤寂的署長女兒“螢光”生日禮物時,所有人都會被這一份意外的浪漫所感動。最後的別離時刻,署長女兒舉著東海送她的生日禮物——那枚彈殼戒指,溜著淚說:“我會一直帶著它,直到我們再見面的時候。”這雖然不如《歡迎來到東莫村》中朝鮮小兵的那句:“我想我們應該叫南北聯軍吧”來的洶湧澎湃,但也給人一種別樣的的溫馨和感動。

當然,對於我們中國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最大賣點就是劇中的喜劇元素。從一開始東海受的墜石懲罰到後來他的箭貫美女胸,從那兩個霉運到底的警察到那個以廁為家的小偷,就連片中最浪漫的螢光禮物的背後,還是東海在樹林裡的狂奔亂跑。影片的最後更是給了我們一個歐亨利式的幽默——在又一陣狂風巨浪中航行靠岸後,映入上尉和東海眼帘的是金髮碧眼的沙灘女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