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生暮死

朝生暮死,拼為zhāo shēng mù sǐ,形容事物生命短暫。出自《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語】:朝生暮死
【注音】:zhāo shēng mù sǐ
【釋義】:①早晨出生,夜晚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來源

附:朝生暮死的來源(百度知道)
最原始是說的一種昆蟲 下面的資料僅供參考
《詩經·曹風》:“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淮南子》:
“蠶食而不飲,二十二日而化;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蜉蝣不食不飲,三日而死。”
又說:“鶴壽千歲,以極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蓋其旦暮為期,遠不過三日
爾。”
古人對於蜉蝣,雖能把握到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的特性,可是向來往疏《毛詩》和
《爾雅》的許多格物家,包括朱熹老夫子在內,一提到他的形狀,便像廣東人所說的
“攪唔掂”。有的說它形似天牛而小,有甲角,出糞上中。有的說它似甲蟲有角,大如
指,長三四寸。有的說它似蛣蜣而小,身狹而長,有角,黃黑色,下有翅能飛,夏天雨
後發生糞上中……說來說去,都將它當作是一種甲蟲。只有《本草綱目》的著者李時珍
說得最好。因為他除了引述上列那一類的一貫陳說之後,突然附加了一筆:
或曰,蜉水蟲也,狀似蠶蛾,朝生暮死。
蜉蝣的形狀雖與蠶蛾仍有若干距離,但蠶蛾似蝴蝶,蝴蝶和蜻蜓到底是相近的東西,
而且知道它是水蟲。總算已經搔著癢處了。
蜉蝣的生活史非常有趣,古人說它不飲不食,朝生暮死。這已經將它說得大長命了。
事實上是,蜉蝣的生命僅有幾小時。然而在這幾小時內,要經過兩次蛻殼,練習飛行,
戀愛,交尾,產卵,非常忙碌。生命過程雖短,卻十分充實。

《詩經.曹風.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題解] 哀嘆人生短促,有如朝生暮死的蜉蝣。 [注釋] 1、蜉蝣(浮游fú yóu):蟲名。 2、楚楚:《毛傳》:“楚楚,鮮明貌。” 聞一多《風詩類鈔》:“蜉蝣之羽,衣裳楚楚,猶言楚楚的衣服,有如蜉蝣之羽。” 3、於我歸處:《鄭箋》:“君當於何依歸乎?” 4、采采:猶“楚楚”,鮮明貌。 5、閱:洞穴。《正義》:“蜉蝣之蟲,初掘地而出,皆鮮說(悅)也。” 6、說(稅shuì):休息。《集傳》:“說,舍息也。” [參考譯文] 蜉蝣翅膀薄又輕,衣裳華麗真鮮明。我的心裡多憂愁,可憐何處是歸程! 蜉蝣展翅翩翩舞,華麗鮮明好衣服。我的心裡多憂愁,可憐何處是歸宿。 蜉蝣穿洞向外飛,雙膀潔白似麻衣。我的心裡多憂戚,我的歸宿在哪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