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寶川

望寶川

望寶川位於昌平衛星城東北13.5公里,長陵鎮所轄行政村。明代成村。

望寶川望寶川

簡介

明朝初年,永樂皇帝朱棣在黃土山(後改名天壽山)方圓近百里的地域內圈定萬年吉壤之後,引起了許多民間尋寶人的關注。他們思忖:在皇陵重地附近一定埋藏著稀世珍寶作為鎮物,保祐老朱家帝位長久;這珍玩異寶倘若落在自己手中,豈不是子孫萬代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嗎!?在這種利益思想的驅動下,皇陵禁地附近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尋寶人。平日裡,他們以各種職業為掩護,暗中卻觀天象,察地勢,勘測藏寶之處,撥打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一天,一個打短工的青年人從村邊走過,見這裡山青水秀,氣爽風柔,家家殷實,人壽年豐,就到村裡的一戶人家當了短工。過了些日子,青年人見東家為人實在,捨得給小工好的吃,也表現得手腳勤快,幹完地里的活回到主人家中,又挑水,又掃院子,有時也幫著餵雞、餵豬。在歸置柴禾堆時,青年人發現柴禾堆下面壓著一個豬食槽子,再看看餵豬用的少半截破缸,簡直不能相比。他把豬食槽子刷洗乾淨,靠在朝陽的牆根上曬著,準備取代那半截破缸。

第二天早晨,青年人扛著鋤頭要下地,無意間朝牆根那晾著的豬食槽子瞥了一眼,不禁愣住了:經過一夜的風乾熱燥,豬食槽子裡剩的水不但未乾,反而有所增加。青年人心裡嘀咕開了:昨天夜裡沒下雨,露水也不大,豬食槽子裡的水為什麼絲毫不減,反而增多了呢?他從酸棗棵子上掰下一枚酸棗刺,放在豬食槽子裡,才出門下地。

這一上午,青年人在地里哪兒還幹得下去活兒呀,心裡總惦記著那個豬食槽子。好容易捱到晌午了,他三步並作兩步,一溜風似的跑回去看個究竟。進了院子,青年人放下鋤頭,若無其事地走到牆根下,朝豬食槽子裡一看:下地前放入的一枚酸棗刺已經變成四枚了。青年人不由得心中一陣狂跳,他抑制著心中的喜悅,胡亂扒拉了幾口飯,就要回屋歇響。東家說:怎么吃這么少?青年人說:不餓!東家問:今兒的飯不好?青年人趕快說:挺好的。東家把手放到他的額頭上摸了摸:是不是不舒坦了?青年人說:老大爺,您放心吧!我沒事兒。望著青年人回屋歇晌去了,東家還一臉不解地自言自語道:幹了半天活,怎么會不餓呢?還是內當家的活泛:下午給他帶點乾糧,餓了跟地里墊補墊補。

青年人躺到炕上毫無睡意,他心想:莫非這豬食槽子就是傳說中的聚寶盆?那我就是天下最有錢的人了。遇上個荒年暴月,說不定皇上還得找我來借錢花呢!但是,他轉念一想:“會不會是東家的孩子淘氣,往豬食槽子裡又放了三枚酸棗刺呢?我不能高興的太早,還得試一試它到底是不是寶貝。甭管它是不是寶貝,絕不能讓東家覺察出異常來。

當天晚上收工之後,青年人象往常一樣,與東家一家人說說笑笑,起更了才去休息。大約二更時分,青年人見東家已經睡熟了,就悄悄地潛出屋子,將豬食槽子中的水與酸棗刺倒淨,用布擦乾,放進一枚銅錢。天蒙蒙亮時,青年人爬起來一看,豬食槽子裡的銅錢已有薄薄的一層,他把銅錢撿起來,坐在炕上一數,啊,已經有十二枚了。青年人暗自慶幸:我找到聚寶盆啦!天亮時,他已想好了遠走高飛的主意。

傍晚收工回來,東家發現青年人面帶悲傷,就問,出了什麼事了?青年人抽泣著說:在鄰村扛活的老鄉捎話來,說我娘病的挺重,讓我回去。東家說:吃了飯早點歇吧,明天早起好趕路。青年人飯後整理好行裝,早早入睡了。

夜深人靜時,他起了床,扛著豬食槽子、拿著鐵鍬,悄悄地出了村,在村南河邊的山坡上挖了一個坑,把豬食槽子埋好,折下一根松樹枝子插在地上做記號,又偷偷地溜回房裡去睡覺。次日清晨,青年人告別了東家,走上了村北通往山外的大道。等東家一家人回到了自家的小院,青年人將行李卷藏在草叢中,貼著村東的山腳下繞到村南,還沒過河,就被眼前的情景驚得目瞪口呆:留作標記的松樹枝子一夜之間長成了一片松樹林。他心急火燎地挖開一棵松樹邊的沙土,沒有見到豬食槽子,他又挖開另一棵松樹邊的沙土,還是沒有見到豬食槽子……就這樣,青年人不停地挖著,松樹還在一棵棵地增多,沙土還在一寸寸地加厚。村里人問他:你在找什麼?他說:找聚寶盆!起初還有人圍著看熱鬧,時間長了,人們覺得他中了邪,不再看他,也不再理他。很多年過去了,青年人變成了老年人,他挖不動了,就坐在河邊的石頭上,望著南山的那片松樹林,嘴裡反覆地自言自語:我的聚寶盆,我一定能找到你!

後來,人們說起這個村子,就會想起那個坐在河邊望寶的老人;於是,人們就把這個村子叫“望寶川”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