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鳥賦

服鳥賦,是由賈誼著作,記載於《屈原賈生列傳》之中。

鵩鳥賦(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服鳥賦
賈誼
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止於坐隅,貌甚閒暇。異物來集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策言其度。曰「野鳥入處兮,主人將去」。請問於服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菑。淹數之度兮,語予其期。」服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意。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斡流而遷兮,或推而還。形氣轉續兮,變化而嬗。沕穆無窮兮,胡可勝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彼吳強大兮,夫差以敗;越棲會稽兮,句踐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說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命不可說兮,孰知其極?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萬物回薄兮,振盪相轉。雲蒸雨降兮,錯繆相紛。大專盤物兮,坱軋無垠。天不可與慮兮,道不可與謀。遲數有命兮,惡識其時?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訊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小知自私兮,賤彼貴我;通人大觀兮,物無不可。貪夫徇財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權兮,品庶馮生。述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億變齊同。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或或兮,好惡積意;真人淡漠兮,獨與道息。釋知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翔。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靜,氾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細故遰葪兮,何足以疑!

鵩鳥賦(漢書《賈誼傳》)

單閼之歲,四月孟夏,庚子日斜,服集余舍,止於坐隅,貌甚閒暇。異物來(萃),私怪其故,發書占之,讖言其度。曰“野鳥入室,主人將去。”問於子服:“余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災。淹速之度,語余其期。”服(鵩)乃太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意。
萬物變化,固亡(無)休息。斡流而遷,或推而還。形氣轉續,變化而嬗。沕穆亡間,胡可勝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吉凶同域。彼吳強大,夫差以敗;越棲會稽,勾踐伯(霸)世。斯游遂成,卒被五刑;傅說胥靡,乃相武丁。夫禍之與福,何異糾纆!命不可說,孰知其極?水激則旱(悍),矢激則遠。萬物回薄,震盪相轉。雲烝雨降,糾錯相紛。大鉤播物,坱圠亡(無)垠。天不可與慮,道不可與謀,遲速有命,烏識其時?
且夫天地為爐,造化為工;陰陽為炭,萬物為銅,合散訊息,安有常則?千變萬化,未始有極。忽然為人,何足控揣;化為異物,又何足患!小智自私,賤彼貴我;達人大觀,物亡(無)不可。貪夫徇(殉)財,列(烈)士徇(殉)名;夸者死權,品庶每生。憂迫之徒,或(惑)趨西東;大人不曲,意(億)變齊同。愚士系俗,僒若囚拘;至人遺物,獨與道俱。眾人惑惑,好惡積意(臆);真人恬漠,獨與道息。釋智遺形,超然自喪;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靚(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保,養空而浮。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蒂芥,何足以疑!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節選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有鴞飛入賈生舍①,止於坐隅②。楚人命鴞曰“服”③。賈生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④。其辭曰:
單閼之歲兮⑤,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⑥,服集予舍,止於坐隅,貌甚閒暇。異物來集兮⑦,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⑧,策言其度⑨。曰“野鳥入處兮,主人將去”。請問於服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災。淹數之度兮⑩,語予其期?。”服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意。
①鴞:貓頭鷹,古人認為是不祥之鳥。
②生隅:座旁。坐,通“座”。隅,邊側,角落。
③命:命名。服:通“?”。④自廣:自我安慰。
⑤單閼(chán yān,蟬煙):十二地支中卯的別稱,用以紀年。據清人考訂,這一年是文帝七年(前173)。
⑥庚子:四月的一天。日施(yí,夷)太陽西斜。施,通“迤”,斜行。
⑦異物:怪物,指?鳥。
⑧發:打開。書:指占卜所用的策數之書。
⑨策:《漢書》作“讖”,此實指策書上的預言。度:數,吉凶定數。
⑩淹數:《漢書》作“淹速”,指生死的遲速。?語(yù,玉):告訴。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斡流而遷兮①,或推而還。形氣轉續兮②,變化而嬗③。沕穆無窮兮④,胡可勝言!禍兮福所倚⑤,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⑥,吉凶同域。彼吳強大兮,夫差以敗;越棲會稽兮,句踐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⑦;傅說胥靡兮,乃相武丁⑧。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⑨。命不可說兮,孰知其極⑩?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萬物回薄兮?,振盪相轉(11)。雲蒸雨降兮,錯繆相紛(12)。大專盤物兮(13),坱扎無垠(14)天不可與慮兮,道不可與謀。遲數有命兮,惡識其時?
①斡流:猶言“運轉”。遷:此與下文之“推”都指推移變化。
②形:指天地間有形體之物。氣:指天地間無形體之物。
③嬗:演變,蛻變。
④沕穆:精微深遠的樣子。
⑤此句及下句見《老子》一書。倚:依託。伏:隱藏。
⑥聚門:聚集在一家之門,下句“同域”與此意同。
⑦斯:指李斯。游:指遊宦於秦。遂成:猶言“達到成功”,指身居相位。下句言李斯在秦二世時被趙高所讒,身受五刑而死。
⑧胥靡:用繩索把罪人系在一起,相隨而行,以服勞役。因此也代指刑徒。
⑨糾纆:多股絞在一起的繩索。
⑩極:終極、止境。旱:通“悍”,強勁,急猛。回薄:反覆不停地激盪。
(11)通“震”。
(12)繆:互相糾纏錯雜。
(13)專(jūn,均):與“大鈞”同,製造陶器的轉輪,自然界造就萬物,就如同鈞製造陶器,故以大鈞喻大自然。
(14)坱扎(yǎng yà,養訝):漫無邊際的樣子。垠(yín,銀):邊際,盡頭。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訊息兮①,安有常則②;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③,何足控摶④;化為異物兮⑤,又何足患!小知自私兮⑥,賤彼貴我;通人大觀兮⑦,物無不可⑧。貪夫徇財兮⑨,烈士徇名⑩;夸者死權兮?,品庶(11)馮(12)生。述迫(13)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14),億變齊同(15)。拘士系俗兮(16),攌如囚拘(17);至人遺物兮(18),獨與道俱。眾人或或兮(19),好惡積意(20);真人淡漠兮,獨與道息(21)。釋知遺形兮,超然自喪(22);寥廓忽荒兮(23),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24);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澹乎若深淵之靜(25),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26);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細故遰葪兮(27),何足以疑!
①訊息:指萬物生滅、盛衰。消:滅;息,生。
②常則:一定的規律。
③忽然:偶然,言生而為人,不過偶然之事。
④控摶(tuán,團):控,引持;摶:撫弄。控摶,有愛惜珍重之意。
⑤異物:指人死之後身體變質,成為另外一種東西。
⑥知:通“智”。
⑦通人:與下文之“大人”、至人”、“真人”、“德人”都是道家用語,指道德修養極其高深的人。大觀:胸襟開闊,所見遠大。
⑧可:適宜。
⑨徇:通“殉”,指為某種目的而獻身。
⑩烈士:指重義輕生之人。夸者:指好虛名、喜權勢的人。
(11)品庶:眾庶,廣大百姓。
(12)馮:(píng,平):通“憑”,依靠。引申為貪戀。
(13)怵迫:指被名利所誘惑、被貧賤所逼迫。
(14)曲:屈也,指為物慾所屈。
(15)齊同:等量齊觀。
(16)系俗:指被俗累所羈絆。
(17)攌:拘禁。
(18)遺物:忘卻、遺棄外界物累。
(19)或或:通“惑惑”,迷惑不解。
(20)意:通“臆”,胸臆。
(21)息:生,猶言“存在”。
(22)自喪:忘記自我。
(23)寥廓:深遠空闊的樣子。忽荒:同“恍惚”。
(24)坻:水中小洲。
(25)澹:靜止的樣子。
(26)養空:養空虛之性。
(27)遰葪(dì jiè,地介):同“蒂芥”。細小的梗塞物。

譯文

單闕歲(案:即漢文帝七年)四月庚子日的傍晚時分,有隻服鳥飛進我的住處,它停在座位的旁邊,看起來是如此的從容悠閒。怪鳥飛到我家,我內心暗暗感到疑怪。於是打開策數之書占卜一番,書上的測辭指出了吉凶的定數。它說野鳥飛進屋裡,主人將要走了。我就請問服鳥:我將到哪裡去呢?如果有吉事,你就告訴我;即使有凶事,你也要把災咎對我說明。我的年壽到底長短如何,請你告訴我期限。於是服鳥嘆了一口氣,抬起了頭張開了翅膀,但是它的嘴巴不能說話,就只好以心中之事作答了。
萬物變化循環,永無止息。有時運轉而遷逝,有時推移而還回。形和氣轉化相續,有如蟬之蛻化。此中道理深遠而無窮,不是言語所能陳說。福因禍生,禍藏於福,憂和喜同聚於一門之中,吉和凶會在一處。那吳國是那么的強大,夫差卻因此而失敗。越國敗處會稽,勾踐卻由此而稱霸。李斯游秦,榮居相位,終於身受五刑而死。傅說是個刑徒,後來卻作了武丁的相。禍和福彼此相因,就如同繩索相糾合。天命是沒法說的,誰能預知它的終極呢?水受激則流速,箭受激則行遠。萬物彼此激盪,又互相影響。雲由下向上升起,雨由上向下降落,是那么地錯雜紛亂。造化之神鈞陶萬物,範圍廣闊而沒有邊際。“天”是不可思議的,“道”也無法預先測知。人壽長短皆由命定,誰又知道它的期限呢?
而且天地是個冶爐,造化之神是冶工。陰陽是煤炭,萬物是青銅。事物的聚散生滅,哪有一定的規則!一切千變萬化,從來沒有盡頭。偶然生而為人,何足珍貴愛惜;忽然化為異物,又何必悲哀傷痛!小智之人總是自私,看輕別人,珍惜自我。通達之人所見遠大,對萬物一視同仁,無所不可。貪財的人以身殉財,節烈之士以身殉名,好權勢以自矜誇的人死於權勢,一般凡民則但求生命之長存。被利所誘、為貧所迫的人,終日東奔西跑,趨利避害;聖人不為物慾所屈,萬物變化雖多,卻能等量齊觀。一般拘謹之士為俗累所牽絆,往往如同囚徒;至人卻能遺棄外物,獨於大道同在。眾人大惑而不解,好惡積滿了胸臆;真人卻淡泊無為,獨與大道並存。捨棄智慧和形體,超然物外而不知有己;在那空闊而恍惚的境界裡,與道共同翱翔。順著水流前進,遇到小洲就停下來。把身體託付給命運,不把它當做己有。活著就好像寄托在世間,死了就像長久地休息。內心寧靜沉寂,就好比無波的深淵;隨遇而安,無所拘執,就似水上一隻不曾栓系的船。不因為活著就過於珍惜自己的生命,只保養空虛之性似浮舟一般。上德之人無所牽累,知道天命而不生憂愁。死生禍福,原屬小事,又何足以疑惑掛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