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面料知識

服裝面料就是用來製作服裝的材料。作為服裝三要素之一,面料不僅可以詮釋服裝的風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著服裝的色彩、造型的表現效果。

在服裝大世界裡,服裝的面料五花八門,日新月異。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優質、高檔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適、吸汗透氣、懸垂挺括、視覺高貴、觸覺柔美等幾個方面的特點。

製作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服裝,宜選純棉、純毛、純絲、純麻製品。以這四種純天然質地面料製作的服裝,大都檔次較高。有時,穿著純皮革製作的服裝,也是允許的。

我們將不同材質面料的造型特點以及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簡單介紹如下。

1.柔軟型面料 柔軟型面料一般較為輕薄、懸垂感好,造型線條光滑,服裝輪廓自然舒展。柔軟型面料主要包括織物結構疏散的針織面料和絲綢面料以及軟薄的麻紗面料等。柔軟的針織面料在服裝設計中常採用直線型簡練造型體現人體優美曲線;絲綢、麻紗等面料則多見鬆散型和有褶襉效果的造型,表現面料線條的流動感。

2.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線條清晰有體量感,能形成豐滿的服裝輪廓。常見有棉布、滌棉布、燈芯絨、亞麻布和各種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纖織物等,該類面料可用於突出服裝造型精確性的設計中,例如西服、套裝的設計。

3.光澤型面料 光澤型面料表面光滑並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輝之感。這類面料包括緞紋結構的織物。最常用於夜禮服或舞台表演服中,產生一種華麗耀眼的強烈視覺效果。光澤型面料在禮服的表演中造型自由度很廣,可有簡潔的設計或較為誇張的造型方式。

4.厚重型面料 厚重型面料厚實挺刮,能產生穩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類厚型呢絨和絎縫織物。其面料具有形體擴張感,不宜過多採用褶襉和堆積,設計中以A型和H型造型最為恰當。

5.透明型面料 透明型面料質地輕薄而通透,具有優雅而神秘的藝術效果。包括棉、絲、化纖織物等,例如喬其紗、緞條絹、化纖的蕾絲等。為了表達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線條自然豐滿,富於變化的H型和圓台型設計造型。

下面,對常見的服裝面料的特性分別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1、棉布 是各類棉紡織品的總稱。它多用來製作時裝、休閒裝、內衣和襯衫。它的優點是輕鬆保暖,柔和貼身、吸濕性、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易縮、易皺,外觀上不大挺括美觀,在穿著時必須時常熨燙。

2、麻布 是以大麻、亞麻、苧麻、黃麻、劍麻、蕉麻等各種麻類植物纖維製成的一種布料。一般被用來製作休閒裝、工作裝,目前也多以其製作普通的夏裝。它的優點是強度極高、吸濕、導熱、透氣性甚佳。它的缺點則是穿著不甚舒適,外觀較為粗糙,生硬。

3、絲綢 是以蠶絲為原料紡織而成的各種絲織物的統稱。與棉布一樣,它的品種很多,個性各異。它可被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尤其適合用來製作女士服裝。它的長處是輕薄、合身、柔軟、滑爽、透氣、色彩絢麗,富有光澤,高貴典雅,穿著舒適。它的不足則是易生折皺,容易吸身、不夠結實、褪色較快。

4、呢絨 又叫毛料,它是對用各類羊毛、羊絨織成的織物的泛稱。它通常適用以製作禮服、西裝、大衣等正規、高檔的服裝。它的優點是防皺耐磨,手感柔軟,高雅挺括,富有彈性,保暖性強。它的缺點主要是洗滌較為困難,不大適用於製作夏裝。

5、皮革 是經過鞣製而成的動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製作時裝、冬裝。又可以分為兩類:一是革皮,即經過去毛處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處理過的連皮帶毛的皮革。它的優點是輕盈保暖,雍容華貴。它的缺點則是價格昂貴,貯藏、護理方面要求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纖 是化學纖維的簡稱。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纖維的紡織品。通常它分為人工纖維與合成纖維兩大門類。它們共同的優點是色彩鮮艷、質地柔軟、懸垂挺括、滑爽舒適。它們的缺點則是耐磨性、耐熱性、吸濕性、透氣性較差,遇熱容易變形,容易產生靜電。它雖可用以製作各類服裝,但總體檔次不高,難登大雅之堂。

7、混紡 是將天然纖維與化學纖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紡織而成的織物,可用來製作各種服裝。它的長處,是既吸收了棉、麻、絲、毛和化纖各自的優點,又儘可能地避免了它們各自的缺點,而且在價值上相對較為低廉,所以大受歡迎。

本章主要介紹這幾大類服裝面料的性質、特點和鑑別方法等知識。

第一節服裝面料成分的鑑別

鑑別服裝面料成分的簡易方法是燃燒法。做法是在服裝的縫邊處抽下一縷包含經紗和緯紗的布紗,用火將其點燃,觀察燃燒火焰的狀態,聞布紗燃燒後發出的氣味,看燃燒後的剩餘物,從而判斷與服裝耐久性標籤上標註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別面料成分的真偽。

一、棉纖維與麻纖維

棉纖維與麻纖維都是剛近火焰即燃,燃燒迅速,火焰呈黃色,冒藍煙。二者在燃燒散發的氣味及燒後灰燼的區別是,棉燃燒發出紙氣味,麻燃燒發出草木灰氣味;燃燒後,棉有極少粉末灰燼,呈黑或灰色,麻則產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燼。

二、毛纖維與真絲

毛遇火冒煙,燃燒時起泡,燃燒速度較慢,散發出燒頭髮的焦臭味,燒後灰燼多為有光澤的黑色球狀顆粒,手指一壓即碎。真絲遇火縮成團狀,燃燒速度較慢,伴有噝噝聲,散發出毛髮燒焦味,燒後結成黑褐色小球狀灰燼,手捻即碎。

三、錦綸與滌綸

錦綸學名聚醯胺纖維,近火焰即迅速捲縮熔成白色膠狀,在火焰中熔燃滴落並起泡,燃燒時沒有火焰,離開火焰難繼續燃燒,散發出芹菜味,冷卻後淺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滌綸學名聚酯纖維,易點燃,近火焰即熔縮,燃燒時邊熔化邊冒黑煙,呈黃色火焰,散發芳香氣味,燒後灰燼為黑褐色硬塊,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綸與丙綸

腈綸學名聚丙烯腈纖維,近火軟化熔縮,著火後冒黑煙,火焰呈白色,離火焰後迅速燃燒,散發出火燒肉的辛酸氣味,燒後灰燼為不規則黑色硬塊,手捻易碎。丙綸學名聚丙烯纖維,近火焰即熔縮,易燃,離火燃燒緩慢並冒黑煙,火焰上端黃色,下端藍色,散發出石油味,燒後灰燼為硬圓淺黃褐色顆粒,手捻易碎。

五、維綸與氯綸

維綸學名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不易點燃,近焰熔融收縮,燃燒時頂端有一點火焰,待纖維都融成膠狀火焰變大,有濃黑煙,散發苦香氣味,燃燒後剩下黑色小珠狀顆粒,可用手指壓碎。氯綸學名聚氯乙烯纖維,難燃燒,離火即熄,火焰呈黃色,下端綠色白煙,散發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燒後灰燼為黑褐色不規則硬塊,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綸與氟綸

氨綸學名聚氨基甲酸酯纖維,近火邊熔邊燃,燃燒時火焰呈藍色,離開火繼續熔燃,散發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燒後灰燼為軟蓬鬆黑灰。氟綸學名聚四氟乙烯纖維,ISO組織稱其為螢石纖維,近火焰只熔化,難引燃,不燃燒,邊緣火焰呈藍綠碳化,熔而分解,氣體有毒,熔化物為硬圓黑珠。氟綸纖維在紡織行業常用於製造高性能縫紉線。

七、粘膠纖維與銅銨纖維

粘膠纖維易燃,燃燒速度很快,火焰呈黃色,散發燒紙氣味,燒後灰燼少,呈光滑扭曲帶狀淺灰或灰白色細粉末。銅銨纖維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燒,燃燒速度快,火焰呈黃色,散發酯酸味,燒後灰燼極少,僅有少量灰黑色灰。

第二節純毛面料的鑑別

純毛面料色澤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製作高檔西服和大衣的首選面料。但現在仿毛織品越來越多,隨著紡織工藝的提高,已達到了大多數顧客難以鑑別的水平,但色澤、保暖性、手感等還遠遠不及純毛面料。下面介紹幾種鑑別純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選服裝和面料時參考。

一、手摸感。純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長毛的面料順毛摸手感柔滑,逆毛有刺痛感。而混紡或純化纖品,有的欠柔軟,有的過於柔軟鬆散,並有發粘感。

二、看色澤。純毛面料的色澤自然柔和,鮮艷而無陳舊感。相比之下,混紡或純化纖面料,或光澤較暗,或有閃色感。

三、看彈性。用手將物捍緊,然後馬上放開,看織物彈性。純毛面料回彈率高,能迅速恢復原狀,而混紡或化纖產品,則抗皺性較差,大多留有較明顯的褶皺痕跡,或是復原緩慢。

四、燃燒法鑑別。取一束紗線,用火燒,純毛纖維氣味象燒頭髮,化纖面料的氣味象燒塑膠。燃燒後的顆粒越硬說明化纖成分越多。

五、單根鑑別。所有動物的毛在顯微鏡下看是有鱗片的,如果是長毛面料的話只要取一根毛象上圖一樣搓幾下就會向上或向下移動(為了掌握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頭髮做試驗),如果是普通織物,抽取一根紗線,剪2厘米的兩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纖維放在手心裡搓四五下,看它們會不會移動。

第三節 毛紡原料

目前,市場上的毛織物所採用的動物毛纖維,大致有綿羊毛、山羊毛、駝羊毛和兔毛幾種。

一、綿羊毛

人們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絨、毛氈等主要是綿羊身上密生著的綿羊毛。在編織工業中,由於綿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綿羊毛的簡稱。

世界上綿羊毛產量較多的國家是澳大利亞、獨立國協、紐西蘭、阿根廷和中國。羊毛的支數和級數是評定羊毛等級和品質的依據,支數越高,品質越好,級數越高,品質越差。

綿羊毛中一直為人們所傾慕的"澳毛",屬於美利奴種綿羊,產於澳大利亞,因而得名。其毛纖維細而長,是綿毛羊中最優質的品種。其它如紐西蘭、南美、歐洲各國、南阿爾卑斯山脈等都有飼養,並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雪蘭毛也是常見的品種。雪蘭毛原稱雪特蘭羊毛,因產於英國蘇格蘭的雪特蘭群島而得名。由於雪蘭毛以絨毛為主體並夾雜較多的粗毛和戧毛,這種天然的粗細混雜,形成了雪蘭毛織物特有的豐滿而蓬鬆,柔軟而不細膩,光澤和彈性較好的特點,具有粗獷的風格。但是,由於雪蘭毛的產量少,供不應求,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雪蘭毛衫"多是以紐西蘭的半細羊毛為原料。更有些名為"雪蘭毛"毛衣,賣價每件不足百元甚至僅幾十元,實際上是仿雪蘭毛風格的產品,有的"雪蘭毛"則是由多種雜毛紡成,只能做粗毛線,價格也較便宜。
還有以價格低廉、受消費者歡迎的羊仔毛,其實是羊羔毛,其手感較粗,多做成毛線使用。

二、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細毛很短,不能紡紗,粗毛也只能造毛筆,刷子之類,只有馬海毛例外。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產於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亞等地,是一種優質毛纖維,表面光滑,極少捲曲,長而且粗,具有蠶絲般的柔和很強的光澤,優良的回彈性,耐磨性和高強度,是織制提花毛毯、長毛絨、順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級織物的理想原料。粗棒針手織的馬海毛衫,披掛著柔軟的如絲如霧般的纖維,構成高貴、活潑而又粗獷的服裝風格,深受人們喜愛。我國西北的中衛山羊毛也屬於馬海毛類。但在市場上,有人把蓬鬆風格的腈綸膨體紗稱為"馬海毛"出售,造成誤解,那樣的腈綸膨體紗,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馬海毛"。

三、羊駝毛

羊駝毛(alpaca),又稱"駝羊毛",纖維長達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顏色,因90%產於秘魯,又稱為"秘魯羊毛"。它的兩個品種,一種是纖維捲曲,具有銀色光澤,另一種是纖維平直,捲曲少,具有近似馬海毛的光澤,常與其它纖維混紡,作為製作高檔服裝的優質材料。目前市場上的駝羊毛,大多是東歐的產品。

四、兔毛

兔毛以輕、細、軟、保暖性強、價格便宜的特點而受人們喜愛。它是由細軟的絨毛和粗毛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後者質量為優。兔毛與羊毛區別在於纖維細長,表面特別光滑,容易辨認。由於兔毛強度低,不易單獨紡紗,因此多與羊毛或其它纖維混紡,製造成針織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裝面料。

純毛的概念和標識

在市場上,人們常可看到羊毛產品有"純羊毛"或"100%"羊毛兩種標誌,有人以為"純毛"就等於"100%羊毛",其實不然。從字面上說"純毛"應當是100%羊毛。但實際上,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改善纖維的紡織性能,使織物更加耐用,有的產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滌綸或錦綸的非毛纖維。對於加入量的多少,國家標準中有明確規定。這樣,我們就明白了。純毛產品並非是100%羊毛,標明純毛產品的,則是已按規定範圍加入非毛纖維,因而應比100%羊毛產品價格低。

4 面料知識

總之,要在日益繁榮的市場上買到稱心如意的毛紡織品,我們除了運用看、摸、問、比較等辦法努力識別外,可以從價位上進行分析。當然,最安全的還是要不斷增加對產品知識的了解。

識別羊絨、羊駝毛、馬海毛

一、羊絨 羊絨是來自山羊身上的底層細絨毛,山羊生長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我國的內蒙、新疆、青海、遼寧等地。我國是世界上的羊絨生產大國,羊絨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內蒙的羊絨為上品。羊絨纖維的特點是纖細、柔軟。其面料手感柔軟、滑糯,光澤柔和,較同樣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輕很多,且多為絨面風格。一般來說,淺色的羊絨大衣多源自白絨,品質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絨或青絨,質量稍遜。

二、羊駝毛 羊駝毛來自一種叫“羊駝”(亦稱“阿爾巴卡”)的動物,這種動物主要生長於秘魯的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海拔4500米,晝夜溫差極大,夜間-20~-18℃,而白天15~18℃,陽光輻射強烈、大氣稀薄、寒風凜冽。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生活的羊駝,其毛髮當然能夠抵禦極端的溫度變化。羊駝毛不僅能夠保濕,還能有效地抵禦日光輻射,羊駝毛纖維含有顯微鏡下可視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優於羊毛、羊絨和馬海毛。

另外,羊駝毛纖維具有17餘種天然色澤:從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淺的棕色、灰色,是特種動物纖維中天然色彩最豐富的纖維。我們在市場上見到的“阿爾巴卡”即是指羊駝毛;而“蘇力”則是羊駝毛中的一種且多指成年羊駝毛,纖維較長,色澤靚麗;常說的“貝貝”為羊駝幼仔毛,相對纖維較細、較軟。羊駝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極佳。

三、馬海毛 馬海毛則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產於南非,其特點是纖維較粗,捲曲小,光澤好。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澤足。馬海毛和羊駝毛面料一樣多為短順毛風格。

第四節絲綢的介紹

絲綢織品一般分真絲和仿真絲面料兩大類,在絲綢織品上都帶有標籤,那么怎樣識別標籤上數字代號呢?這些數字共有5位。第一位數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 第二位數字代表商品 的織物組織,後面則是商品的序號.在這個數字前, 還用大寫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 的產地,從絲綢產品的編號上,可以認定產品的原料及產地。

絲綢原料的代號:“1”代表真絲,包括桑絲及桑絲占50%以上的桑柞交織品種、雙宮絲、桑絹絲綢;“2”代表合成纖維;“3”代表天然纖維與短纖維混紡;“4” 代表柞絲;“5”代表人造絲;“6”代表兩種原料以上的長絲交織,或長絲與短絲維交織;“7”" 代表被面類。
絲綢產品產地代號:B為北京、C為四川、D為遼寧、E為湖北、G為廣東、H 為浙江、J為江西、K為江蘇、M為福建、N為廣西、Q為陝西、S為上海、T為天津、V為河南、W為安徽、X為湖南。

第五節皮革的鑑定

“真皮”在皮革製品市場上是常見的字樣,是人們為區別合成革而對天然皮革的一種習慣叫法;在消費者的觀念中,“真皮”也具有非假的含意。實際上,真皮就是皮革,它主要是由哺乳類動物皮加工而成。

真皮種類繁多,品種多樣,結構不同,品質各異,價格相等懸殊。因此,真皮既是所有天然皮革的統稱,也是商品市場上一個含糊的標識。

天然皮革按其種類來分主要有豬皮革、牛皮革、羊皮革、馬皮革、驢皮革和袋鼠皮革等,另有少量的魚皮革、爬行類動物皮革、兩棲類動物皮革、駝鳥皮革等。其中牛皮革又分huangniu皮革、水牛皮革、氂牛皮革和犏牛皮革;羊皮革分為綿羊皮革和山羊皮革。按其層次分,有頭層革和二層革,其中頭層革有全粒面革和修面革;二層革又 有豬二層革和牛二層革等。在主要幾類皮革中,huangniu皮革和綿羊皮革,其表面平細,毛眼小,內在結構細密緊實,革身具有較好的豐滿和彈性感,物理性能好。因此,優等huangniu革和綿羊革一般用做高檔製品的皮料,其價格是大宗的皮革中較高的一類。

在諸多的皮革品種中,全粒面革應居榜首,因為它是由傷殘較少的上等原料皮加工而成,革面上保留完好的天然狀態,塗層薄,能展現出動物皮自然的花紋美。它不僅耐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

修面革,是利用磨革機將革表面輕磨後進行塗飾,再壓上相應的花紋而製成的。實際上是對帶有傷殘或粗糙的天然革面進行了“整容”。此種革幾乎失掉原有的表面 狀態,塗飾層較厚,耐磨性和透氣性比全粒面革較差。

二層革,是厚皮用片皮機剖層而得,頭層用來做全粒面革或修面革,二層經過塗飾或貼膜等系列工序製成二層革,它的牢度、耐磨性較差,是同類皮革中最廉價的一種。

下面我們再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手感: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二、眼看:觀察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毛孔,花紋,huangniu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氂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豬皮有三角粗毛孔,而人造革,儘管也仿製了毛孔,但不清晰。下面給大家介紹豬革、馬革、牛革、羊革的特點和鑑別方法:牛皮革面細,強度高,最適宜製作皮鞋;羊皮革輕,薄而軟,是皮革服裝的理想面料;豬皮革的透氣透水汽性能好,較適於製做內衣和兒童用品;馬皮革的纖維結構較為緊密、強度也比較高,用於製作皮褲和皮靴效果較好。一般來說,皮革表面毛孔的粗細、疏密和分布情況是區分牛革、豬革、馬革和羊革的主要依據。

豬革:革表面的毛孔圓而粗大,較傾斜地伸入革內。毛孔的排列為三根一組,革面呈現許多小三角形的圖案。

牛革:huangniu革和水牛革都稱為牛革,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別。huangniu革表面的毛孔呈圓形,較直地伸入革內,毛孔緊密而均勻,排列不規則,好象滿天星斗。水牛革表面的毛孔比huangniu革粗大,毛孔數較huangniu革稀少,革質較松馳,不如huangniu革細緻豐滿。馬革:革表面的毛孔呈橢圓形,比huangniu革毛孔稍大,排列較有規律。

羊革:革粒面的毛孔扁圓,毛孔清楚,幾根組成一組,排列呈魚鱗狀。

三、嗅味:凡是真皮革都有皮革的氣味;而人造革都具人刺激性較強的塑膠氣味。

四、點燃:從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點纖維,點燃後,凡發出刺鼻的氣味,結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發出毛髮氣味,不結硬疙瘩的是真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