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政府轉型路徑: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估與閉環管理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的概念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的綜合評價方法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0月1日)
叢書名: 文化·組織·IT治理智庫,IT治理叢書
平裝: 22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2201120
條形碼: 9787302201120
尺寸: 24.6 x 17.8 x 1.4 cm
重量: 458 g

作者簡介

楊洋,管理學博士,高級程式設計師,註冊信息系統審計師(CISA),ITGov中國IT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目前在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任教,主要研究領域包括IT治理與IT審計、企業信息架構設計、信息安全技術與安全管理等,並長期從事軟體設計研發工作。在各類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過多篇論文,並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審計框架研究”、國家863項目“基於移動計算的網路安全接入與安全體系關鍵技術研究”、上海市“區縣級電子政務信息系統審計平台”、上海市浦東區“電子政務系統後評估框架”等研究課題。主持或參與過多項通信、金融等行業大型企業的IT諮詢與IT審計項目。
叢書主編簡介:
孫強,IT治理叢書主編,國際IT治理協會(ITGA)副會長,ITGov中國IT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化治理、組織治理與IT治理(G3框架)研究與實踐最早的推動者之一。曾應邀為政府部門、金融企業、中央企業以及行業協會等提供研究、培訓與諮詢服務。

內容簡介

缺少科學、實用的績效評價體系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電子政務管理水平的重要問題之一。《服務型政府轉型路徑: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估與閉環管理》在對我國大量電子政務系統進行詳細調研分析的基礎上,充分吸取國際上典型評價體系的精華,面向我國各級電子政務管理部門和預算規劃部門設計了一套完整的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體系,包括具體的評價指標、量化標準、權重設定以及綜合評價方法。《服務型政府轉型路徑: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估與閉環管理》結合真實案例對該體系的實際套用流程進行了詳細闡述,使讀者能夠對各類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和運營效果進行客觀、準確的度量。同時,《服務型政府轉型路徑: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估與閉環管理》還介紹和分析了目前國際上幾種典型的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體系,並結合我國逐步實施公共績效預算管理的趨勢,探討了將績效評價套用到系統運維管理和政府績效預算管理的方法。

媒體評論

文化·組織·IT治理智庫,引進經典專著和邀請各行業專家學者編著相結合,從總結經驗、指導實踐,以及通過信息技術套用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多個方面,繁榮著我國學術研究和實踐園地,將對我國經濟發展、信息化發展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更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投身到信息化等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為我國經濟發展、信息化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楊學山
電子政務的健康發展需要建立長效、可持續的動力機制。本書提出了國內第一套電子政務系統的績效評價體系,重點介紹了該評價體系的具體指標和評價方法,並引入了績效預算管理概念,而且闡明了將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套用到政府績效預算管理中的方法和模型。通過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夠幫助管理部門正確認識電子政務系統套用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並成功地做出決策,從而推動電子政務的良性發展。
同時本書也是廣大公務員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學生提升就業能力的重要參考書。
——ITGov中國IT治理研究中心 孫強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的概念與意義
1.1.1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戰略背景
1.1.2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績效評價體系的缺失與影響
1.1.3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的概念
1.1.4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與相關概念的區別
1.1.5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體系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1.2 本書的目標與主要內容
1.3 本書採用的研究方法
思考題
第2章 國內外相關研究與實踐
2.1 美國的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體系
2.1.1 美國政府的績效預算制度
2.1.2 聯邦實體架構(FEA)模型
2.1.3 績效參考模型
2.1.4 小結與評論
2.2 印度的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體系
2.2.1 設計動機和目標
2.2.2 系統分類和指標體系
2.2.3 評價算法
2.2.4 實施過程
2.2.5 小結與評論
2.3 COBIT體系與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
2.3.1 COBIT體系概述
2.3.2 COBIT對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的意義
2.4 其他與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相關的研究
2.4.1 關於電子政務整體發展水平的評價體系研究
2.4.2 關於政府績效管理的研究與實踐
2.4.3 關於績效評價方法的研究
2.5 我國的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研究現狀
思考題
第3章 典型評價體系的比較研究
3.1 各評價體系對我國的適用性
3.1.1 比較標準的確立
3.1.2 美國體系的適用性
3.1.3 印度電子政務評估框架(EAF)的適用性
3.1.4 COBIT體系的適用性
3.1.5 各體系適用性的綜合比較
3.2 各評價體系的共性特徵
3.3 比較結論
思考題
第4章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
4.1 基本指標的設計原則
4.2 指標的具體設計
4.2.1 基本結構
4.2.2 服務指標的設計
4.2.3 技術指標的設計
4.2.4 系統可持續性指標的設計
4.2.5 成本效益指標的設計
4.2.6 可復用性指標的設計
4.2.7 基本指標總結
4.3 指標量化方法
4.3.1 定量指標的量化方法
4.3.2 定性指標的量化方法
4.4 指標量化的不確定性與解決方法
4.4.1 指標量化的不確定性問題
4.4.2 基於期望值的解決辦法
思考題
第5章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評價指標詳解
5.1 服務
5.1.1 效率
5.1.2 用戶便利性
5.1.3 以服務為中心
5.2 技術
5.2.1 架構
5.2.2 標準化
5.2.3 安全性
5.2.4 系統柔性
5.2.5 可靠性
5.3 可持續性
5.3.1 組織可持續性
5.3.2 業務可持續性
5.3.3 法規環境
5.4 成本效益性
5.5 可復用性
5.5.1 功能可復用性
5.5.2 技術可復用性
5.5.3 推廣能力
思考題
第6章 電子政務系統績效的綜合評價方法
6.1 常見綜合評價算法比較
6.2 證據推理(ER)方法簡介
6.2.1 ER方法簡介
6.2.2 算法原理
6.2.3 實際操作過程
6.3 基於加權平均和歐式距離的綜合評價方法
6.3.1 算法原理
6.3.2 實際操作過程
6.4 套用層次分析(AHP)法設定指標權重
思考題
第7章 實施過程與綜合案例
7.1 績效評價的一般過程
7.1.1 組織方式和人員要求
7.1.2 總體評價與詳細評價
7.1.3 評價結果的解釋
7.2 評價數據的獲取
7.2.1 調查問卷(自評表)
7.2.2 座談與問詢
7.2.1 獲取系統數據
7.3 綜合案例
7.3.1 案例1:某地區企業聯合年檢系統
7.3.2 案例2:某地區建設管理GIS系統
7.3.3 分析與評論
思考題
第8章 評價體系在系統運維管理中的套用
8.1 問題識別方法
8.1.1 概述
8.1.2 問題識別方法的設計
8.1.3 其他相關問題
8.2 管理建議方法
8.2.1 概述
8.2.2 規範型建議方法
8.2.3 案例型建議方法
8.2.4 管理建議的人工修正
思考題
第9章 評價體系在預算工作中的套用
9.1 績效評價對預算審批工作的意義
9.2 預算審批決策的量化模型
9.2.1 用於預算審批決策的基本信息
9.2.2 預算決策最終量化模型的建立
9.3 預算審批決策支持系統
9.3.1 預算審批決策的推理規則
9.3.2 預算決策支持系統的基本結構
9.4 績效評價體系在預算制訂與執行工作中的套用
思考題
第10章 總結與展望
10.1 內容總結
10.2 績效評價專家系統的構建
10.2.1 系統的整體架構
10.2.2 模型維護子系統的智慧型性
10.3 未來展望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A A省電子政務綜合績效評估案例
附錄B 協調式諮詢方法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