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

有關部門

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相關部門、有關方面,相當於古代的有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傳機構和中國媒體經常使用的一類詞語,指與事件有關係的部門或組織。在政府工作報告、聲明或者新聞發布會中,並不會點名應該負責任的部門的名稱,而是模糊得稱為“有關部門”,閃爍其辭的此一態度使到民眾對此不滿,甚至成為網民最為討厭的詞語,與國際反華勢力一起被戲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組織”。不少人認為這一語言習慣亟需轉變,以便人民了解相關事宜。其背後的原因,是中共政權各部門權利與責任界限不清,往往出現一個事件歸眾多部門管轄,而每一個部門都不能解決的情況,而報告的撰寫人也未必知道有多少個部門涉及其中,或懶於查證,或不願意讓客群知道,就大量使用政治上不會出錯的“有關部門”,這反映了中共執政的不精確性。2013年12月,用戶在BBC中文網留言後,BBC會顯示該留言已送達“有關部門”處理。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1、有關部門,近義詞為有關方面,是中國官方和媒體常用的一個詞語,特指與前後文有相關關係的部門。

有關部門有關部門

常出現在政府機關的會議、檔案、報告、批示中。這一閃爍其辭的態度常讓民眾對此不滿,甚至成為網民最為討厭的詞語。

2、在某些情況下指中國的含糊其辭的特殊部門。用於報刊雜誌為了轉移談論焦點扣大帽子時所使用。

常出現在媒體有意隱晦訊息來源時,在新聞報導中涉及負面新聞時使用“有關部門”一詞是新聞寫作的一種潛規則。

相關評價

“有關部門”的 蔓延也必然牽涉到中國的部門確實太多,無法從職能分工的角度判斷或確定這一事務由哪一家部門來 為人民服務的現實困境。除了為寫作向政府部門諮詢信息之外,我平時辦手續——出入境簽證、學校成績單、銀行卡、家電維修、公寓門卡等時候,也真傷腦筋,不知道該向哪個部門或視窗去申請,向哪個電話號碼打聽。作為其原因,有時沒有任何明文化的信息公開,有時打聽了也未能滿足信息需求,反正,在中國了解任何一個訊息,辦成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這與如前所述的“有關部門”不無關係。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中國“有關部門”能夠褪去神秘面紗,不再成為“ 難言之隱”或者推託之辭。

“有關部門”或是“相關部門”的出現:

1、出現在法律中體現了我國法律的不嚴密性。

2、出現在政府部門的口中體現了領導的寬容性。

3、出現在媒體記者的口中體現了潛規的行業性。

4、出現在人民民眾的口中體現了人民民眾對法律知識的匱乏和無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