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吉辛治回憶錄

有吉辛治回憶錄

我們1945年在延安一同工作之後,各自走上了自己坎坷的道路,通常只是通過朋友才偶然聽到有關對方的訊息。在我1962年退休之後,我們開始通信,這才使我意識到他對中國感情之深。在60年代,對於一個美國人來說,中國簡直是可望又不可及。我勸他更現實一些,寫一部美軍赴延安觀察組(當時美國人俗稱DixieMission一譯註)的歷史以及他本人與這個使團有關的經歷(順便插一句,我們在1978年仍然需要這樣一部歷史書)。他對此感興趣,並且我高興地知道仍有當時的筆記和許多材料,我們甚至談過要尋求學術界和經濟界的援助,以及聯繫出版商的問題。

內容簡介

有吉辛治的友情充滿了堅強的勇氣、堅定的忠誠和溫暖的人性,不論這種友情是對個別的人還是對中國。
我們1945年在延安一同工作之後,各自走上了自己坎坷的道路,通常只是通過朋友才偶然聽到有關對方的訊息。在我1962年退休之後,我們開始通信,這才使我意識到他對中國感情之深。在60年代,對於一個美國人來說,中國簡直是可望又不可及。我勸他更現實一些,寫一部美軍赴延安觀察組(當時美國人俗稱DixieMission一譯註)的歷史以及他本人與這個使團有關的經歷(順便插一句,我們在1978年仍然需要這樣一部歷史書)。他對此感興趣,並且我高興地知道仍有當時的筆記和許多材料,我們甚至談過要尋求學術界和經濟界的援助,以及聯繫出版商的問題。
後來,尼克森總統突然決定他要親自訪問中國。有吉辛治立即給我寫信,他認為這定將改變形勢。我回答說,是的,但也許要過一段時間普通老百姓才會分享到這種好處。然而,等待的時間並不很久,就在次月,我成為有幸得到周恩來總理邀請的少數幾個人之一。1971年9月,我在前往中國的途中,在火奴魯魯見到懷著興奮和期待心情的有吉辛治,並替他帶信給孫夫人(宋慶齡)和其他在中國的朋友。幾個月後,他就繼我之後飛越太平洋去看望老朋友了。

目錄

1 中國和再教育
2 紅色中國和延安
3 外交 美中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