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岩[旅遊景點]

月岩[旅遊景點]
月岩[旅遊景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月岩——周敦頤故里風景區位於道縣清塘鎮,是宋明理學鼻祖周敦頤誕生地,周恩來、魯迅祖籍地和湖湘文化發展源地。2006年,月岩——周敦頤故里風景區被省政府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內景致優美,文化遺存豐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月岩 月岩

月岩,是開放性的。它實際上是一座頂腹皆空的大石山,依據遺留下來的岩石結構和自然走勢,天造地化,鬼斧神工,自然地形成東、中、西三個岩洞。周圍圓潔,上透天光,如圓月,向東仰望如月上弦、西望如下弦,故名“月岩”。東岩高40米,寬29米,長28米,有頂。中岩高90米,寬72米,長85米,中洞頂虛,天光直射,滿眼耀明。西岩長180米,寬166米,有頂,洞中削壁萬仞,怪石林立,白石璀璨,是為主洞。特色:月岩洞門,高大巍峨,宛如城闕。岩口恰如月形,遠遠望去,陽光照射,宛如一輪明月懸掛在半山腰中。三個洞口,相互對峙,三點成一直線。月岩幾乎全然裸露在大自然之中,呈開放態勢。這種開放性的岩,在國內,乃至全世界都是少見的。

得名由來

月岩 月岩

傳是宋代理學鼻祖周敦頤少年讀書悟道之地。太平天國首領洪秀全帶領十萬大軍路過月岩,並作了一首詩,“十萬雄兵過道州,征途得意月岩游,雲橫石陣排車馬,氣壯山河貫鬥牛。烽火連天燃落霞,日月縱暉照金瓦,天生好景觀不盡,餘興他年再來游。明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遊覽月岩後,在《楚游日記》中寫到:“永南諸岩殿景;“道州月岩第一”。月岩是都寵嶺山下的一個石灰岩溶洞,遠望好似城闕,有東西二洞門,當中頂虛,可見藍天麗日,從西洞門入,東望如見上弦月,中望如見圓月當空,至東洞門回首可望,宛如一彎下弦月。因此稱為“月岩”。

旅遊特色

月岩 月岩

月岩在道縣城西20公里處。岩有東西兩洞門,東洞門長65米,寬40米;西洞門長105米,寬60米,宛如城闕,狀極雄偉森嚴。入洞數十步,敞若廣庭,洞頂空能見天,日光直照洞內。月岩酷似月亮,自樂邊看象上弦月,自西邊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空頂之空圈宛如明月懸空。“月岩”由此得名。因東西兩門貫通,又稱“穿岩”。是為道州八景之一。
岩內削壁環立,白石璀瑩,高數十丈。石乳、石柱、石幔倒懸,頗似傳說中的“仙人腳”,“仙人帳”、“仙人床”。岩中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冬暖夏涼,四季宜人,與其他溶洞有著完全不同的情趣,洞外群峰矗立,如屏如載,景色如畫,蔚為壯觀。月岩石刻較多,洞內石壁至今保存完好的石刻有54處。這些題刻始於宋代,盛於明代,歷至近代,字型蒼勁、古雅。洞內石壁上新刻了周敦頤名著《愛蓮說》全文,現有公路直達岩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