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務培訓

會計實務培訓是為了讓會計從業人員更好的把學習到的會計實務課程中的知識點和具體工作單位不同情況下的會計工作結合起來,準確、完整、及時的完成會計核算、會計分析和控制工作,為單位經營管理提供財務決策數據而實施的方法和技巧的培訓過程。

一、會計實務培訓的定義

會計實務培訓的定義:會計實務培訓是為了讓會計從業人員更好的把學習到的會計實務課程中的知識點和具體工作單位不同情況下的會計工作結合起來,準確、完整、及時的完成會計核算、會計分析和控制工作,為單位經營管理提供財務決策數據而實施的方法和技巧的培訓過程。
會計實務與會計理論的關係:兩者是相互聯繫又互有區別的,具體如下:
1:會計實務是區別於會計理論而言的會計理論一般指讓有志於從事會計行業者了解會計這一專業技術所涉及的會計要素、會計科目、會計賬頁、會計賬簿、會計核算原則及方法、會計報表等理論知識,有助於會計從業人員更順利的從事會計工作。
2:會計實務是指會計從業人員在掌握一定的會計理論後,能夠熟練正確的利用會計理論整理會計原始單據、填制會計憑證、匯總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進行財務分析和財務控制等整個會計核算過程,以及建立健全各種會計核算與控制制度的過程。
3:建立在會計理論基礎上的會計實務目前在各大專院校的財經類專業中都設有課程,比如初級會計實務、中級會計實務等課程。
4:會計事務這門課程學的好,會計實務成績考得優秀,並不一定滿足一個合格的會計人員所具備的條件。因為嚴格意義上講,會計實務仍然屬於理論範疇。

二、會計實務培訓的分類:

一:會計實務培訓的分類依據:
當前從實際操作上來看,是把會計實務的技術難度作為會計實務培訓的分類依據。
二:會計實務培訓主要分為:初級會計實務培訓、中級會計實務培訓和高級會計實務培訓3種。但此分類方法和大專院校的會計實務課程又不盡相同,具體如下:
1:初級會計實務培訓:
主要對受訓人員就會計實際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原始單據識別和貼上整理、會計科目的識別和設定、會計憑證的編寫方法、會計帳頁的設定和登記、會計憑證和會計帳簿裝訂和整理歸檔等方面進行的系列培訓。培訓對象一般是針對單位會計機構中的出納人員和普通崗位會計進行培訓。剛學校畢業的財經類應屆畢業生和轉行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士也適合此類培訓。
2:中級會計實務培訓:主要對受訓人員就日常會計工做中的會計原始單據和會計憑證的審核工作、成本核算工作、月末結帳憑證的編制、各種會計核算方法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財務報表的編制等會計工作在方法和技巧上進行培訓。培訓對象主要針對有一定會計從業基礎,有意提升為會計主管的會計從業人員。
3:高級會計實務培訓:主要對受訓人員從財務管理角度進行培訓。培訓目的主要是讓受訓者能夠利用會計報表和會計帳簿提供的財務數據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做必要的財務分析,比如成本分析與控制、資金預算與管理、企業運營效率等。並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從會計角度提供決策依據;培訓對象主要為企業的會計主管、財務主管的會計從業人員。

三、會計實務培訓的實施:

嚴格意義上講,目前中國會計行業並沒有系統的會計實務培訓過程的實施。主要是由於會計人員真正的會計實務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得以展開。但事實上會計從業人員一旦進入新的工作單位從事會計工作後,都是採用傳統的“師帶徒”的方式展開,但由於老會計本位主義思想作祟,一般這種培訓並不具體,不系統而且耗時長,基本無效果。 不過,另人欣喜的是會計實務培訓越來越受到大家重視了。目前會計實務培訓的實施主要採用以下途徑來實現。
1:模擬賬套實驗室培訓。
為了提高財經類專業畢業的學生就業成功率,有不少大中專院校都設定了模擬賬套實驗室。學校會計老師會模擬企業會計核算的整個過程蒐集一些模擬會計資料對即將畢業的學生進行會計實務進行培訓。
2:非全日制培訓學校。
目前社會上有很多以會計上崗證、中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等會計職稱、自考文憑為主的培訓學校。為了適套用人單位對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實務急需而開設的會計實務培訓課程。嚴格來講,此類課程和會計模擬實驗室培訓差不多,一般是大班教學,5-60個人一起培訓是很正常的。
3:用人單位老會計帶教。
這種會計實務培訓方式為最古老最傳統的會計實務培訓方式,但因為在單位中老會計和新會計本身就有人員輪換、新陳代謝問題存在,“帶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本位主義思想的存在決定了這種培訓方式的先天局限性。
4:會計服務公司會計實務培訓。
這種培訓方式建立在會計服務公司擁有不同企業的真實會計資料和會計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的培訓。這種培訓基本採用的是真實的會計素材和會計數據。但目前有很多會計服務公司採用的是簡單的小班教學制來實施,一般每個受訓人員能學到1-2家企業基本的會計實務內容。此種方法應該算是完全意思上的會計實務培訓。

四、會計實務培訓的效果評估:

實務中對會計實務培訓效果的評估還是根據實務培訓的方式來確定的。就以上四種方式而言,從上而下,應該是培訓效果越來越好。 為什麼呢? 我們認為,會計實務培訓效果的評估主要依據4個方面:
第一,提供給受訓者的會計素材的真實程度。如果會計素材全是會計老師自己編寫的會計分錄或者是從企業實務中複製的支離破碎的原始單據,那給受訓者對會計實務的感性認識就差了很多。
第二,培訓老師自我會計實務素質和處理能力。如果會計實務培訓老師是從大學裡請的大學教授,那這樣的培訓和學校課堂上的初級或中級會計實務課程還有什麼區別呢?顯而易見,從事過20年會計教學工作的大學教授和從事過20年企業實際會計工作的老會計同樣從事會計實務培訓的效果是無法比擬的了。
第三,培訓老師的主觀能動性和責任心。大家想,同樣一個受訓者如果讓單位的老會計來培訓的效果,肯定不如讓蘇州金動力教育會計服務公司的會計從業人員來帶效果好,因為一般來講,受訓者在會計服務公司經受會計實務培訓後是會離開會計服務公司到其它企業從事會計實際實際工作的,受訓者和培訓老師沒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尷尬後果要面對。
第四,培訓機構會計實務素材的全面程度。首先是會計實務培訓機構必須能夠提供受訓者真實的會計整套素材是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會計素材的是否全面多樣也會決定受訓者的培訓效果的憂劣。俗話講“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狀元”,企業的行業多樣性也決定了不同行業會計處理方法和技巧的多樣化,當然是能夠提供不同行業真實會計素材的會計實務培訓機構就具有先天優勢了。

五、會計實務培訓的發展方向:

會計這個專業性和操作性很強的學科發展了幾百年,但會計實務培訓受到大家普遍重視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一個初入會計行業的會計人員要在短時間內快速成為一個合格的會計人才,接受快速高效的會計實務培訓可謂是一個必走的捷徑了。 那會計實務培訓的發展發向如何呢? 從以上不同角度的深度分析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公式: 快速高效的會計實務培訓=A+B+C+D A=能提供多種不同行業會計素材的會計服務公司(須經財政機關核准具備代理記帳資質) B=該機構願意提供100%的不同行業全真會計業務資料,讓受訓者100%接受會計實務操作訓練 C=該機構擁有多年會計從業經驗至少中級會計師職稱的會計師提供一對一會計實務帶教(注意不是小班教學,而是會計師、一對一、師傅帶徒弟、帶教) D=帶教會計師必須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無私心,對受 訓者不存戒心,專業技術無保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