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TINIDAZOLE GLUCOSE INJECTION)

6.肝功能減退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代謝減慢,藥物及其代謝物易在體內蓄積,應予減量,並作血藥濃度監測。 8.念珠菌感染者套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其症狀會加重,需同時給抗真菌治療。 老年人由於肝功能減退,套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時藥代動力學有所改變,需監測血藥濃度。

【適用症】
1.用於各種厭氧菌感染,如敗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氣管感染、鼻竇炎、皮膚蜂窩組織炎、口腔感染及術後傷口感染。
2.用於結腸直腸手術、婦產科手術及口腔手術等的術前預防用藥。
【注意事項】
1.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滴注速度應緩慢,濃度為2mg/ml時,每次滴注時間應不少於1小時,濃度大於2mg/ml時,滴注速度宜再降低1~2倍。藥物不應與含鋁的針頭和套管接觸,並避免與其他藥物一起滴注。
2.致癌、致突變作用:動物試驗或體外測定發現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具致癌、致突變作用,但人體中尚缺乏資料。
3.如療程中發生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應及時停藥。
4.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干擾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甘油三酯、己糖激酶等的檢驗結果,使其測定值降至零。
5.用藥期間不應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因可引起體內乙醛蓄積,干擾酒精的氧化過程,導致雙硫侖樣反應,患者可出現腹部痙攣、噁心、嘔吐、頭痛、面部潮紅等。
6.肝功能減退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代謝減慢,藥物及其代謝物易在體內蓄積,應予減量,並作血藥濃度監測。
7.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自胃液持續清除,某些放置胃管作吸引減壓者,可引起血藥濃度下降。血液透析時,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及代謝物迅速被清除,故套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不需減量。
8.念珠菌感染者套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其症狀會加重,需同時給抗真菌治療。
【用法與用量】
靜脈滴注。
1.厭氧菌感染:一次0.8g,一日1次,靜脈緩慢滴注,一般療程5~6日,或根據病情決定。
2.預防手術後厭氧菌感染:總量1.6g,分1次或2次滴注,第一次於手術前2~4小時,第二次於手術期間或術後12~24小時內滴注。
【禁忌症】
對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或吡咯類藥物過敏患者以及有活動性中樞神經疾病和血液病者禁用。
【兒童用藥注意事項】
12歲以下患者禁用。
【孕婦、哺乳期婦女用藥注意事項】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透過胎盤,迅速進入胎兒循環。動物實驗發現腹腔給藥對胎仔具毒性。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對胎兒的影響尚無足夠和嚴密的對照觀察,因此妊娠3個月內應禁用。3個月以上的孕婦只有具明確指征時才選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乳汁中濃度與血中濃度相似。動物試驗顯示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對幼鼠具致癌作用,故哺乳期婦女應避免使用。若必須用藥,應暫停哺乳,並在停藥3日後方可授乳。
【老年人用藥注意事項】
老年人由於肝功能減退,套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時藥代動力學有所改變,需監測血藥濃度。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少見而輕微,主要為噁心、嘔吐、上腹痛、食慾下降及口腔金屬味,可有頭痛、眩暈、皮膚瘙癢、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適。此外還可有血管神經性水腫、中性粒細胞減少、雙硫侖樣反應及黑尿,偶見滴注部位輕度靜脈炎。高劑量時也可引起癲癇發作和周圍神經病變。
【藥物相互作用】
1.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能抑制華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藥的代謝,加強它們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2.與苯妥英鈉、苯巴比妥等誘導肝微粒體酶的藥物合用時,可加快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代謝,使血藥濃度下降,並使苯妥英鈉排泄減慢。
3.與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體酶活性的藥物合用時,可減慢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肝內的代謝及其排泄,延長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血消除半衰期(t1/2?),應根據血藥濃度測定的結果調整劑量。
4.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干擾雙硫侖代謝,兩者合用時,患者飲酒後可出現精神症狀,故2周內套用雙硫侖者不宜再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5.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可干擾血清氨基轉移酶和乳酸脫氫酶的測定結果,可使膽固醇、三醯甘油水平下降。
【藥理】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對原蟲及厭氧菌有較高活性。對脆弱擬桿菌等擬桿菌屬、梭桿菌屬、梭菌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韋容球菌屬及加得納菌等具抗菌活性,2~4mg/L的濃度可抑制大多數厭氧菌;微需氧菌、幽門螺桿菌對其敏感;對陰道滴蟲的MIC與甲硝唑相仿,其代謝物對加得納菌的活性較替硝唑為強。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厭氧菌的硝基還原酶在敏感菌株的能量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硝基被還原成一種細胞毒,從而作用於細菌的DNA代謝過程,促使細菌死亡。耐藥菌往往缺乏硝基還原酶而對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耐藥。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抗阿米巴原蟲的機制為抑制其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使原蟲的氮鏈發生斷裂,從而殺死原蟲。
【藥物代謝動力學】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0.8g及1.6g後血藥峰濃度(Cmax)分別為14~ 21mg/L及32mg/L。
靜脈每日給藥1g,血藥濃度可維持在8mg/L以上。
替硝唑在體內的分布廣泛,在生殖器官、腸道、腹部肌肉、乳汁中可達較高濃度,在肝臟、脂肪中的濃度低,在膽汁、唾液中的濃度與同期血藥濃度相仿,對血-腦脊液屏障的穿透性較甲硝唑高,腦膜無炎症時腦脊液中的濃度為同期血藥濃度的80%,這與替硝唑的脂溶性較高有關。替硝唑可通過血胎盤屏障,在胎兒及胎盤中可達高濃度。蛋白結合率為12%。在肝臟代謝,靜脈給藥後約20%~25%以原形從尿中排出。血消除半衰期(t1/2β)為11.6~13.3小時,平均為12.6小時。
【拼音名】: TIXIAOZUO PUTAOTANG ZHUSHEYE
【性狀】: 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為無色或幾乎無色的澄明液體。
【貯藏】: 遮光,密閉,在陰涼處保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