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臣

嘗取前人問答雋語,分類編輯,名《舌華錄》,類似《世說新語》。 南入者,則自山及海,入眼小出眼大,如禪子蒲團觀寂轉入無遮道場。 東入者,則自海及山,初境曠終境寂,如聖功之返博從約退藏於密。

曹臣,字藎之,明代歙縣(今安徽省歙縣)人。嘗取前人問答雋語,分類編輯,名《舌華錄》,類似《世說新語》。曹臣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游嶗山,在即墨進士黃宗昌之子黃朗生、黃隆生的陪同下,遊覽了嶗山玉蕊樓康成書院、百福庵、石佛寺、煙雲澗、巨峰、上清宮、太清宮、八仙墩、那羅延窟、獅子峰及鶴山等景點,撰寫了《勞山週遊記》,其中有一段文字,對遊覽嶗山作了高度概括,其文為:“游勞唯兩戶,非南始華樓,即東始上苑。南入者,則自山及海,入眼小出眼大,如禪子蒲團觀寂轉入無遮道場。東入者,則自海及山,初境曠終境寂,如聖功之返博從約退藏於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