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祥[紫砂藝人]

曹安祥[紫砂藝人]
曹安祥[紫砂藝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曹安祥,1965年生於宜興丁山陶藝世家,自幼對紫砂有著濃厚的興趣。1985年進廠學藝拜壺藝泰斗顧景舟的高徒吳群祥為師,其紫砂壺藝博採眾長、融古通今,如一款由“和文化藝術大使”季漢生創意設計的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中華龍壺”,造型構思巧妙,工藝獨特,象徵“一國兩制”含義,是明代至今壺藝史上的一大藝術傑作。該作品已贈予多位國家和地區領導人。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1965年生於宜興丁山陶藝世家,自幼對紫砂有著濃厚的興趣。1985年進廠學藝,後拜壺藝泰斗顧景舟的高徒吳群祥為師,多年的實踐形成了自己紫砂壺藝的風格和對泥料的獨特見解。

2013年,經過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系列活動組委會遴選,最終確定曹安祥為和平信物“中華龍壺”的唯一製作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發展和文化藝術大使、“中華龍壺”創始人季漢生先生專程前往宜興市,為曹安祥頒發和平信物“中華龍壺”製作授權證書。

2013年10月19日,由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主辦,北京榮會藝術中心、宜興曹安祥紫砂藝術館承辦,七彩雲南協辦的“無量心生福報”曹安祥紫砂世家藝術展,在榮會展廳隆重揭幕。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業發展和文化藝術大使季漢生先生、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播郎永淳、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華覺明先生;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會長馮立升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副秘書長王永慶先生;中國誠信建設促進會秘書長王善文等嘉賓親臨現場。

曹安祥曾參加全國多類藝術展評會,獲金、銀、銅獎幾十餘次,榮獲“中國收藏家喜愛的紫砂藝術大師”與“世界高級工藝美術師”稱號,其作品被國內多家博物館收藏,如“吉祥壺”被天津博物館永久收藏,“龍鳳如意壺”被成都博物館永久收藏。特別是2009年10月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著作權博覽會”曹安祥是紫砂藝術界參加此博覽會的第一人。作品被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副總幹事王彬穎贈藏,被國際創意產業界著名專家譽為“世界創意產業之最”的約翰·霍金斯珍藏。

個人榮譽

中國紫砂壺研究會理事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江蘇省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宜興市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作品簡介

2003年《雙龍提梁》榮獲杭州西湖博覽會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4年《金錢石瓢壺》榮獲全國禮品藝術品博覽會“中藝杯”陶藝作品金獎;

2004年《中華神龍》榮獲全國禮品藝術品博覽會“中藝杯”陶藝作品金獎;

2004年《雙福壺》在北京國際工藝品、禮品展覽會精品評選中榮獲金獎;

2004年《雙福壺》榮獲北京國際工藝品、禮品展覽會精品評選金獎;

2006年《吉祥壺》被天津博物院永久收藏;

2007年《泥繪笑櫻壺》榮獲“第二屆中華藝術品收藏博覽會”金獎;

2007年《泥繪小品組合》榮獲“第二屆中華藝術品收藏博覽會”金獎;

2007年《八方清韻》榮獲“第三屆中華藝術品收藏博覽會”金獎;

2007年《螭龍提梁》獲中國工藝美術傳統藝術金獎;

2008年《金錢套壺》榮獲中國收藏家喜愛的工藝美術大師和精英評選金獎;

2008年“世界高級工藝美術師”稱號;

2008年《時來運轉》榮獲第十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評選)金獎;

2009年《掇球壺》榮獲中國宜興紫砂百名陶瓷藝術家評選金獎;

2009年《雙龍如意壺》在第十一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09年《雙獅茶葉罐》在第十一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2009年曹安祥被特聘為宜興陶都經濟聯合會紫砂收藏鑑賞專業委員會理事;

2010年《蝙蝠掇球》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收藏;

2010年《六方百壽壺》被中國嵩山少林寺收藏;

2010年《雙鳳鏤空香爐》被中國嵩山少林寺收藏;

2010年捐贈《雙龍如意》壺壹件於南京博物館;

2010年捐贈《龍鳳如意》紫砂壺於四川博物館;2010年《八方如意風水缸》被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收藏;

2010年《如意蓮花》榮獲第十二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2010年特聘請曹安祥先生為“第三屆中國國際著作權博覽會”藝術顧問;

2011年《如意諦聽香爐》榮獲中國宜興陶藝五朵金花北京匯報展“中藝杯”金獎;

2011年9月5日至2011年9月11日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培訓中心舉辦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研修班完成56課程學習;

2011年榮獲“亞洲(行業)品牌十大創新人物”;

2011年《一壺一杯》被亞洲品牌盛典活動組委會收藏,並於2011年亞洲品牌盛典年會贈送參加會議的各國領導人;

2012年3月捐贈“八方菱花壺”西部扶貧助學專項基金;

2012年《會心三過》被北京首都博物館收藏;

2012年《佛光普照》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2012年《時來運轉》榮獲中國國際著作權博覽會“金慧獎”最佳創意獎;

2012年獲“改革之星”影響中國改革(行業)十大創新人物;

2012年《佛海無邊》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金獎。

事件

陶瓷著作權保護成功申報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著作權博覽會上,在陶瓷藝術領域率先成功申報著作權保護的我市紫砂藝人曹安祥,從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副總幹事王彬穎手中接過了“金慧獎”榮譽證書。這也是我市紫砂藝人在積極申報原創作品專利權之後維護智慧財產權的又一成功嘗試。

一位或幾位紫砂藝人合作、歷經艱辛設計製作的紫砂原創新品誕生後,一旦被市場肯定或得到藏家關注,往往被多人仿冒,而且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多年來,曹安祥在紫砂藝術創作過程中,注重紫砂壺的裝飾和紫砂雜件的推陳出新,將泥繪、琺瑯彩烤金、嵌金等工藝運用於壺面裝飾,讓人耳目一新,但他創作的紫砂作品也往往成為造假者眼中的“香餑餑”。為依法保護個人藝術創作成果,我市很多藝人都為紫砂壺原創作品申報專利。但是曹安祥認為申報原創作品專利權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紫砂藝術的交流和創新,他把目光投向了著作權保護。

據了解,著作權(著作權)保護主要涉及音像製品、印刷出版物等,藝術領域註冊著作權的很少。與原創作品專利權不同,申報著作權保護的最終目的不是“如何防止使用”,而是“如何控制使用”。曹安祥覺得,隨著時代的進步,陶藝創作如果一味“各自為營”,將善意的借鑑和學習“一棒子打死”,無益於陶藝創作向更深層次發展。比如紫砂壺當中的“曼生十八式”,如果沒有歷代紫砂藝人在學習的基礎上根據社會審美需求不斷改進,很難成為經典的紫砂器型。他申報著作權保護,就是想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既保護自己的著作權,又能倡導廣大陶藝工作者在創作中合理借鑑他人藝術成果,共同推動紫砂藝術向前發展。

曹安祥向國家著作權局提交的申請,成功通過中國著作權保護中心審核,對作品著作權予以登記。著作權保護的作品為“時來運轉”壺,該作品攻克燒制過程中的諸多難點,採用紫砂鑲金特種工藝,借鑑西藏佛教轉經筒功能特點,壺鈕飾祥雲,壺身銘寫《心經》,皆可轉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