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金場

關於曬金場的傳說傳說楚頃襄王定都城陽時發行的流通貨幣——郢爰。 還有一種傳說,曬金場是一處平整的山崗,是當地老百姓晾曬水稻、小麥的地方。 金黃的水稻、小麥在太陽下閃閃發光,所以,老百姓把曬穀場形象地稱為“曬金場”。

曬金場簡介

曬金場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今城陽城址保護區蘇樓村小蘇樓村民組境內,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  

關於曬金場的傳說

傳說楚頃襄王定都城陽時發行的流通貨幣——郢爰。古人有把多餘的錢裝於瓦罐埋藏地下的習慣,後因戰亂,楚傾襄王率王公貴族匆忙逃出城陽城,遷都陳州(今河南淮陽),遺失的金幣被廢墟掩埋,後經幾千年的水土流失,暴雨沖刷,雨過天晴後,常有郢爰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金幣形狀薄,手指蓋大小,老百姓形象地把發現郢爰的地方稱為曬金場,代代相傳,因此而得名。據說,曬金場還有傳奇色彩,只有孤寡遺屬,才有可能撿到金塊,正常人是沒有福分享受此財富的。還有一種傳說,曬金場是一處平整的山崗,是當地老百姓晾曬水稻、小麥的地方。金黃的水稻、小麥在太陽下閃閃發光,所以,老百姓把曬穀場形象地稱為“曬金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