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 圖書館

暨南大學 圖書館

暨南大學圖書館位於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是國家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是廣東省綜合類“科技查新工作站”,是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 1907年3月中國國內第一所華僑學府暨南學堂開學,設有圖書室。1927年國立暨南學校修建的洪年圖書館落成,1958年暨南大學在廣州重建,暨南大學圖書館正式組建。2007年9月暨南大學圖書館新館落成並投入使用。 截至2018年6月,暨南大學圖書館總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由校本部(石牌校區)、番禺校區、珠海校區、華文學院、深圳旅遊學院圖書館5個館組成,內設閱覽座位約9650個,設有10個機構部門。截至2017年12月,圖書館藏有各類印刷型文獻408.8萬冊,藏有中外文資料庫180種,中外文電子書約229萬種,電子期刊4.9萬種。

歷史沿革

1907年3月23日,中國國內第一所華僑學府暨南學堂在南京開學,設有圖書室。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暨南大學的歷史第一次凍結,圖書資料也就地封存。

1926年5月,時任校長姜琦召集校務會議,決定以募捐的形式,為學校建立一座新的圖書館,同年12月正式開工。

1927年秋,洪年圖書館在上海落成。

1932年初,“淞滬會戰”爆發,洪年圖書館在大難之中逃過一劫。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洪年圖書館在炮火中化為廢墟。

1942年,暨南大學遷往福建建陽,圖書館也在此地重新成立。

暨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 暨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

1946年,抗戰勝利後,暨南大學遷回上海。同年春,圖書館開始收 回暫存上海各處的圖書,並通過各種渠道補充大量書刊,館藏規模逐步擴大。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之後因華僑學生銳減,中央決定停辦暨南大學。圖書館14餘萬冊的藏書調撥到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

1958年,暨南大學在廣州重建,同年7月27日,籌備組由中山大學搬到暨南大學。暨南大學圖書館正式組建。

1966年,文革期間,圖書館工作陷入癱瘓。1970年,暨南大學撤消,圖書館圖書隨各系歸併中山大學、廣東師範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廣東化工學院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978年,暨南大學復辦。文革前被調整到廣東化工學院,原暨南大學圖書館人開始了圖書館的搬遷工作。新學年開學時,圖書館正式向全校師生開放。

1984年10月5日,暨南大學圖書館落成,館址在校園的中軸線上,總面積13000平方米。

1991年,圖書館開通計算機流通管理系統,是廣東省高校中較早嘗試自動化管理的單位之一。

1995年,圖書館成立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同年底,引進深圳圖書館的ILAS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

2000年,圖書館為校園寬頻網所有的家庭用戶及宿舍開通了館藏電子文獻資源的全天24小時利用服務。

2004年,圖書館率先在全省高校圖書館中引入VPN(虛擬專用網)技術。

2006年,引進美國INNOVATIVE公司的“新世紀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

2007年9月,圖書館新館落成並投入使用,總面積38180平方米。

2009年,暨南大學圖書館入選第二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2010年,暨南大學圖書館成為教育部的綜合類“科技查新工作站”(Z15)。

館藏實力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暨南大學圖書館共有各類印刷型文獻408.8萬冊,其中校本部和南校區共有319萬冊,藏有中外文電子書約206萬種,電子期刊4.3萬種。

•特色館藏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2016年成立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以下簡稱“世華館”),世華館以華僑華人、華文文學、華文教育、華語傳媒“四華”文獻為主要收藏對象,館藏有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歐美等地出版的“四華”文獻逾3萬冊,各類華僑研究學術期刊、僑刊鄉訊、社團刊物400餘種。其中包括晚清民國時期相關華僑華人的證章、契約、票據、僑批、口供狀等珍稀民間文獻。開發有8個華僑華人專題資料庫,數據量達28萬條。

•珍貴古籍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藏有線裝書約1萬種,12萬餘冊。館藏珍品包括:章太炎藏書近300部,4000餘冊;明清善本約9000冊;入選《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凡161部;入選國家級《珍貴古籍名錄》9部,《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收錄163部,《金瓶梅》版本70餘種,400餘冊;金學研究著作近700種,2500餘冊。

•港台文獻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藏有原版港台圖書近6萬冊,港台報刊近300種,其中包括石景宜、石漢基、星雲大師以及國務院僑辦的華星書屋等贈書。

•數字資源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藏有數字資源庫251個,其中訂購資料庫125個,試用資料庫43個,自建資料庫15個。其中包含有CNKI中國知網期刊庫、中國思想與文化名家資料庫、中國基本古籍庫、一帶一路戰略支撐平台、超星期刊、維普期刊、維普期刊、館藏圖書全文資料庫等。

支撐保障

暨南大學圖書館 暨南大學圖書館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採取單一進出口,藏、借、閱一體化的大流通管理模式,包含多媒體閱覽室、多媒體培訓室、自助複印機、自助還書機等服務設施外,還配有獨立的研修室,供有承擔學校重點學科建設或重大科研項目的教職工以及代表學校參加各種競賽使用;圖書館開通運行以WINDOWS NT為網路作業系統的光碟網路檢索系統,面向校內讀者24小時免費提供光碟網路檢索服務;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30座電子閱覽室;同時,圖書館對包括保存本書庫在內的主要閱覽室實行全面開架服務;引進有深圳圖書館的ILAS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

組織體系

隊伍建設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39名。

機構部門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設有圖情研究與發展規劃部、館長室、辦公室、信息技術部、信息諮詢部、文獻服務部、文獻采編部、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服務推广部、古籍部10個機構部門。

建設成果

開發成果

文獻開發

暨南大學圖書館 暨南大學圖書館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編輯出版的圖書有《章太炎全集·眉批集》、《章 太炎藏書題跋批註校錄》、《金瓶梅版本知見錄:圖文版》、《暨南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中國古籍珍本叢刊·暨南大學圖書館卷》(共38冊)、《暨南大學圖書館藏珍貴古籍圖錄》等。

科研成果

據2018年11月該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 暨南大學圖書館機構知識庫收集並保存有暨南大學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學術與智力成果155224篇。其中,期刊文獻111793篇,學位論文27084篇,會議論文12558篇,專利2405篇,科技成果1357篇。

學術期刊

《暨南大學圖書館簡報》1937年4月創刊,是暨南大學圖書館學會主辦的學術季刊,為內部刊物。刊物欄目主要開設有:一帶一路、社團活動、文化教育、熱點時評等。

編印發行《僑情簡報》月刊、《僑情綜覽》年度工具書。

機構榮譽

2002年,暨南大學圖書館網站獲得學校子網站評比一等獎。

2015年,首屆全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暨南大學圖書館匯報的《三位一體的〈暨南書蟲〉》閱讀推廣案例獲得三等獎。

2016年6月,由同方知網與暨南大學圖書館聯合舉辦的“4.23世界讀書日——我&CNKI的故事”主題大賽中,暨南大學圖書館獲“最佳組織獎”稱號。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暨南大學 圖書館 暨南大學 圖書館

色調:該標識顏色上採用了校內主體建築的主色調磚紅色,象徵著暨南大學厚重的百年歷史;

圖案:標識正中的圖形取自圖書館主館建築的外形輪廓,像一本打開的書,篆體的“圖”字巧妙地嵌入正中的大門圖形中,一起構成“圖書”二字;階梯的圖案象徵著通往“知識寶庫之路”;同時“暨南大學”及“Jinan University Library”的字樣上下環繞,點明了暨南大學圖書館的身份;

1918:數字1918代表著暨大圖書館在1918年10月6日成立這一校史重大節點,也承載了暨大百年多來忠信篤敬、嚴謹辦學、繼往開來的篇章。

宗旨願景

宗旨:讀者第一,服務至上。

願景:建設書香四溢、寧靜致遠、和諧向上的館域氛圍。

機構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館長、黨支部書記史小軍
行政副館長、黨支部副書記沈曉梅
業務副館長張敏、趙曉玲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歷任領導

任期館長姓名任期館長姓名
1927年以前許克誠1946.春-1948.4孫心磐
1928.1-1929.夏葉公超1948.4-1951.7周軾賢
1929.夏-1933.6張鳳1958-1972黃潤科
1933.6-1934.2胡肇椿1966.1-1968.8古文捷
1934.2-1934.9杜鋼百1978.10-1984陳江文
1934.9-1936.9查修1984-1988.12陳允福
1936.9-1937.2林仲達1992.1-1996.3郭呈祥
1937.2-1941.春鄭振鐸1995.9-2000.6賀仁近
1941.夏-1946.春朱敬炘2003.7-2015.6朱麗娜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讀者服務

讀者指南

•入館須知

1、校內讀者須憑本人校園卡入館;校外讀者憑本人通用借閱證或臨時閱覽證登記入館;來訪人員憑有效證件經相關人員確認後登記入館。

2、校友憑本人校園卡或畢業證登記入館。

3、館內嚴禁吸菸,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入館。

4、嚴禁攜帶食物和飲料入館;嚴禁攜帶平衡車、摺疊車、旅行箱、儲物箱以及規格在 55*20*30CM 以上的背包入館。

5、嚴禁在館內大聲喧譁和亂丟雜物,個人物品隨身攜帶,丟失責任自負。

6、衣衫不整者謝絕入館。

請自覺遵守和維護圖書館相關規定,服從工作人員管理。違反者將予以批評教育,情節嚴重者暫停入館並報學校有關部門處理。

•開館時間

位置 部門 周一至周四 周五 周六至周日
一樓 密集書庫 8:00-22:30 8:00-12:00 8:00-22:30
二樓 信息諮詢台
總服務台
新書區、報紙閱覽區
計算機檢索區
多媒體閱覽室
三樓 中外文期刊閱覽區
四樓 圖書借閱區
五樓 中文社科圖書閱覽區
六樓 中文自科圖書閱覽區
七樓 特藏室
二樓 文獻採訪部 8:00-12:00 14:30-17:30 不對外服務
文獻編目部
信息諮詢部
七樓 辦公室
信息技術部
華僑華人文獻信息中心

借閱指南

•辦證指南

(一)校內借閱證(正式校園卡)

1、該校正式教職工、博碩士研究生(包括在職、兼讀制攻讀博碩士學位學員)、本科生,憑正式校園卡,借閱中外文書刊。

2、研究生課程班學員、成教學院學員、預科生,憑正式校園卡,直接閱覽中外文書刊;外借圖書須到辦證處交納押金,中文圖書押金為200元,外文圖書押金為1000元。

3、該校聘任的外籍教師,憑正式校園卡和國際交流合作處出具的有效擔保書辦理相關借閱手續。

4、其他校內讀者(包括訪問學者、進修生、聯合培養學員、培訓班學員、跟讀生、交換生、聘用人員、借調人員、人事代理人員、兼職教師等)憑正式校園卡,直接閱覽中外文書刊;外借圖書須到辦證處交納押金,中文圖書押金200元,外文圖書押金為1000元。

(二)廣州高校圖書館聯盟通用借閱證

廣州高校圖書館聯盟指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廣東金融學院。

通用借書證:該校在職教職工、在讀博士,憑正式校園卡辦理該證(可外借、閱覽書刊);

通用閱覽證:該校在讀碩士及本科生,憑正式校園卡辦理該證(僅限閱覽)。

辦證時須帶小一寸照片及辦證工本費5元。

(三)暨南大學、中山大學通用閱覽證

該校在職教職工、在讀博碩士及本科生,憑正式校園卡可辦理暨南大學、中山大學通用閱覽證,持該證可到中山大學各校區圖書館閱覽書刊。

辦證時須帶小一寸免冠相片一張,辦證費用全免。

(四)臨時閱覽證

該校的校友、教職工家屬(年滿18周歲以上)以及其它單位讀者(年滿18周歲以上),如需利用圖書館資源,可根據《暨南大學圖書館校外讀者接待辦法》辦理臨時閱覽證。

(五)辦證處:圖書館二樓總服務台

辦證時間: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 14:30-17:30(周五除外)

證件遺失

1、掛失:讀者如遺失校園卡,請及時到校園卡中心辦理掛失,如遺失用通用借閱證或臨時閱覽證,請及時到圖書館辦證處辦理掛失手續,掛失前因他人冒借而造成的圖書遺失或損壞,由原持證人負責賠償。

2、補辦:校園卡的補辦由校園卡中心負責,通用閱覽證和臨時借閱證的補辦由圖書館辦證處辦理,交納工本費5元。

•借閱規則

一、借書:

1、可外借圖書包括:二樓新書區中外文圖書、三樓外文書、四樓中文圖書、六樓港台圖書、一樓密集書庫圖書。

2、借書數量與期限:參見“借閱管理規定”表。

3、借書處:(1)圖書館二樓總服務台;(2)圖書館二樓自助借還書機,自助辦理。

4、溫馨提示:

(1)一律憑本人借書證(校園卡)外借圖書。

(2)借新書時請檢查所借圖書,如果發現有污損、殘缺等情況,請立即向工作人員說明。

(3)借書信息或圖書應還時間,在借書時可通過外借顯示屏了解,或在圖書館主頁“讀者服務”下“借閱的圖書及續借”查看。

(4)想借的圖書如已被借出,可申請“預約”服務,預約書回館後優先預約人借閱。

(5)外借的圖書如想繼續閱讀,可申請“續借”服務。

二、還書:

1、還書處:(1)圖書館二樓總服務台;(2)圖書館二樓自助借還書機;(3)圖書館大門西側24小時自助還書機。

2、溫馨提示:

(1)還書時不需要借書證。

(2)請按期歸還圖書,否則將按“逾期處理”執行。

(3)還書時如發現圖書有污損或遺失,將按“書刊遺失、污損處理”執行。

(4)自助還書時,如有逾期圖書,系統會自動將逾期費用計入讀者個人記錄中。

(5)如果希望收到圖書館的各種通知,如圖書逾期通知、預約書到館通知等,請向圖書館提交Email和手機號,詳情請見“流通通知”。

(6)預約其它校區的圖書,須等圖書運回校本部圖書館後方可領取,屆時會以手機簡訊和Email通知取書。

(7)校本部圖書館與南校區、深圳、珠海、華文三校區圖書館,實行通借通還,讀者可就近選擇圖書借還書地點,具體事宜參見“通借通還”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