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恩

景恩

景恩(劉景恩),號錫三,內務府漢軍正黃旗人。生於鹹豐九年(1859年)。官至內務府奉宸苑卿、蘇州織造、副都統,正二品。

基本信息

捐入仕途

景恩出生在內務府的一個官宦世家。據景恩孫女劉瑩回憶,家中曾保存著爺爺景恩及祖爺爺的兩幅“影”,即畫像,畫像上的爺爺和祖爺爺都是身著清朝官服正冠端坐的老人。每到年三十父親劉伯銓都要把“影”掛出來讓全家祭拜。據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記載,早在青少年時景恩就被家裡送入內務府的奉宸苑做了一名栢唐阿。在光緒四年(1878年),按當時清政府籌餉納捐的慣例,在四川滇捐分局報捐了監生和筆帖式,得到了免考試並以奉宸苑筆帖式補用的待遇。到光緒五年(1879年)十一月,景恩被朝廷正式補授奉宸苑筆帖式官職。

修三海受獎

光緒七年(1881年)九月,景恩因守護景山觀德殿——慈安太后臨時停欞處有功受嘉獎,委以護軍參領銜並“以苑丞缺出儘先即補”(見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七冊99頁)。光緒十二年(1886年)四月,升授奉宸苑六品虛銜八品苑丞。

清政府曾在光緒十一年(1885年)開始,對三海(紫禁城內的北海、中海和南海的總稱)、釣魚台等處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景恩正是負責監管修繕工程的官員之一。樹軍所著《釣魚台備忘錄》中引用的清光緒十三年二月初六(1887年2月28日)總管內務府堂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資料)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內務府勘修釣魚台------等處工程,著派郎中立山,幫辦郎中富昌、文億總司錢糧一切事物,並著派------苑丞------連蔭、普梁、景恩,掌稿筆帖式文斌、恩奎、寶岐互相至工,監督活計。”當南海工程告罄後,慈禧太后降懿旨進行嘉獎:景恩免補六品以兩苑員外郎無論何項升補班次遇缺儘先即補。”(見秦國經主編《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七冊99頁)。到光緒十五年(1889年)九月正式被補授奉宸苑員外郎。光緒十七年(1891年)三月又升為奉宸苑郎中,正五品。

據景恩孫女劉聖梅回憶,她小時居住的北京市西城區頭髮胡同1號這座標緻的宅院就是在當時慈禧為表彰景恩修三海賞的地塊兒上新建的,還保存完好。與此院西牆相連的一座三進的四合院(現為頭髮胡同3號)是景恩以前的老宅院,雖然還保留著但已是大雜院,當時這兩座院落是相通的。

圖1--下 圖1--下
圖1--上 圖1--上

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逢慈禧60歲慶典,滿朝官員都要表示慶賀並上禮。景恩聯合當時內務府的一些同僚好友文億、祥泰、書正、聯榮、錫齡、啟隆、寶歧等共備賀銀一千兩,同上一折《奏呈慶典報效銀兩》(見圖1上、下),原件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宮中檔奏摺第131757號)對慈禧太后表示慶賀。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經過了四次朝廷的考核都獲得了“京察一等”好評的景恩,在內務府已經獲得了武備院卿銜和三院卿候補的職位,官階已升至正二品。同年,景恩還得到了由直隸勸辦的山東賑捐招捐花翎。

織造任上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八月,景恩奉旨被簡放蘇州織造。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景恩在連任兩年多蘇州織造過程中,因工作的原因多次向朝廷遞交了奏摺,其中有些奏摺上還有“朱批”成為“朱批奏摺”。如光緒二十七年六月八日景恩具奏[奏報解奉傳之袍褂事](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宮中檔奏摺》第145883號),奏摺上有光緒二十七年七月三日的朱批“知道了”成為朱批奏摺。現保存完好可查的景恩奏摺共16件,其中6件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10件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在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10件景恩的奏摺中,有一件是景恩通過兩江總督劉坤一轉電呈上的[呈江蘇織造景恩來電原文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宮中朱批奏摺》編號722)。

調任副都統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景恩由蘇州織造差滿回京。同年六月十四日補行帶領引見並奉旨交軍機處記名“以官差道府用”。此後,景恩以奉宸苑卿的職位回到內務府,與奕劻(御前大臣、管理奉宸苑事務和碩慶親王)、世續(經筳講官、禮部尚書、正紅旗蒙古都統、管理奉宸苑事務、總管內務府大臣)、訥欽泰(乾清門侍衛、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壓馬大臣、虎槍領、奉宸苑卿)共同處理奉宸苑的各項事務。

圖2--上 圖2--上
圖2--下 圖2--下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的《清代中南海檔案》第29冊中載有的光緒二十八年內務府堂行簿中,有多篇景恩與上述三位大臣共同簽署的奉宸苑維修中南海工程的檔案(見圖2--上、下)。據景恩孫女劉聖梅回憶,她常聽上一輩人講,爺爺景恩與當時正紅的大內總管李蓮英不和,因常常看不慣李蓮英的做派,便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離開了內務府,調任鑲黃旗蒙古副都統。三年後,景恩又被調任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景恩在任正白旗滿洲副都統期間,內閣大庫。如宣統二年一月二十一日題名為《正白旗為赴梁格莊值班事》(檔案號146872-001)的檔案內容提要是“今本旗副都統景恩於本年二月初一日起至十五日止值班應將銜名及隨帶官役人等分晰開單咨行陸軍部”,指的就是光緒皇帝去世後因陵寢還未修好,梓宮暫時安放在清西陵附近梁格莊的行宮內,由當時各部院王大人及八旗都統副都統等官員輪流值守的事。

宣統三年十二月十八日,景恩因病向朝廷遞交了辭職的奏摺《奏為久病未痊請開缺事》(現存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並經當時的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上報後獲得了批准(見葉志如等總主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第三十七冊第421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