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特問卷

《普魯斯特問卷》,曾是法國沙龍中的流行遊戲,經《追憶似水年華》作者普魯斯特回答後,名聲大噪。直到現在,法國著名的《名利場》雜誌每期都會刊登一個人的問卷答案。

一、概念:
普魯斯特問卷》,這個著名的問卷曾是法國沙龍中的流行遊戲,經《追憶似水年華》作者普魯斯特回答後,名聲大噪。直到現在,法國著名的《名利場》雜誌每期都會刊登一個人的問卷答案。
問卷由一系列簡單的問題組成,包括被提問者的生活、思想、價值觀及人生經驗,13歲的普魯斯特和20歲的普魯斯特在兩個不同的時間段作出了不同的回答。13 歲的普魯斯特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和媽媽分開”;他在“現實生活中最喜歡的女英雄”是“那種頗有天分卻過著普通生活的女人”;“最欣賞的男性品質” 是“智慧、有道德感”、“最欣賞的女性品質”是“溫柔、自然、智慧”;時隔7年,20歲的普魯斯特“最欣賞的男性品質”是“有著女性的迷人氣質”;“最欣賞的女性品質”是“有著男人的美德,在友誼中率直”。
由於他的經典答案,後人也將這份問卷命名為“Proust questionnaire”(普魯斯特問卷)。現在,《普魯斯特問卷》也成了各界名人愛好的遊戲,很多記者在採訪重要人物的時候也將它設計成了自己採訪提綱的一部分。閱讀普魯斯特問卷最有趣的是: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的答案卻相差甚遠;同樣的問題,一個人此時與彼時的答案也大相逕庭。
二、問卷內容:
1.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2.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3.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4.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5.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6.你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
7.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8.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9.你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10.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11.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12.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13.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的評估的?
14.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15.你對自己的外表哪一點不滿意?
16.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17.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18.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19.你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是詞語是什麼?
20.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21.你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23.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24.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
25.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26.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27.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28.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三、作者簡介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國意識流作家,全名為瓦倫坦·路易·喬治·歐仁·馬塞爾·普魯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
普魯斯特生於法國奧特伊(Auteuil)市拉封丹街96號,為長子。父親是名醫,母親是猶太人。信仰羅馬天主教。九歲時初次氣喘發作,因此常缺課,但到青年時期修讀哲學,文采漸漸散發出來。1889年入伍,1890年退伍之後開始替雜誌撰稿,大學畢業,當上圖書館員,但因健康轉壞,患有嚴重氣喘,不能接觸屋外的空氣,足不出戶,開始撰寫小說。
普魯斯特的氣質內向而敏感,對母親十分依戀,青年時代經常出入上流社會沙龍,巴黎貴婦沙龍中一出手豪闊的常客,熟悉上流社會人物的形形色色。他在寫作時認為題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觀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觀意念”中。透過他特殊的敘事風格,營造出一個獨特的個人世界。他的敘述時時中斷,小說中夾雜了大量的議論、聯想、心理分析,一個失眠的夜可以花40頁來描述,一個三小時的聚會可以用掉190頁的篇幅。時間可以做無限的鋪陳,自然也可以隨意壓縮;過去、現在、未來可以在意識流中顛倒、交疊、相互滲透。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歡樂與時日》(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1903年父親去世,1905年母親去世。雙親的去世促使他以文字來追尋童年,一般學者認為他是在此時構思寫作《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年年底出版了《追憶逝水年華》的第一部“去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隔年又出版第二部。1919年10月遷入阿姆蘭街44號,在此直住至逝世。1922年秋天,普魯斯特因肺炎病危,他拒絕了醫生的治療,自行飢餓療法,只吃少量的水果、冰淇淋。據說普魯斯特11月18日彌留之際,曾派司機去麗茲酒店買他最喜歡的冰啤酒。他將最後的精力花在《女囚》(La Prisonnière)草稿的校改。在1922年普魯斯特去世前,一共出版了三部。《女囚》、《女逃亡者》以《阿爾貝蒂娜不知去向》、《重現的時光》(Le Temps Retrouvé)陸續出版,直到1927年才完整的出齊,共15冊3200頁。這本書被譽為法國文學的代表作。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1918年出版)曾獲得了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
普魯斯特的特色在於他精細的描寫每一個感知,每一個人物,每一個寓言,而且在他的書中你能感覺到那流動的真實感,從他的童年開始一直追尋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蹤的痕跡。一般認為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對他的影響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覺串流寫作思緒的基礎。
普魯斯特的好友,阿爾封斯·都德(Alfonse Daudet)作家父子在壟古爾文學獎中力挺“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這部作品,使得他能以6比4的票數得到獎項,讓出版商有信心出版這部巨著。
附錄普魯斯特年表:
1871年 7月10日 馬塞爾·普魯斯特生於巴黎位於布洛尼林園與塞納河之間的奧德伊市拉封丹街96號其外叔祖父路易·韋伊家。馬塞爾為其父母的長子。其父阿德里安·普魯斯特通過學銜考試,任醫學院教授,其母讓娜·韋伊,較教授年輕十五歲。馬塞爾的父母住在巴黎羅瓦街8號。
1873年 5月24日 馬塞爾的弟弟羅貝·普魯斯特出生。
8月1日 普魯斯特教授一家自魯瓦街遷至馬爾澤爾布路9號。
自1878年起 馬塞爾每年隨其父母前往厄爾-羅亞爾省他父親的出生地伊利耶度復活節假。他們住在教授的姐姐儒勒·阿米納夫人家。伊利耶為普魯斯特作品中貢布雷的原型,自1971年起改名為伊利耶—貢布雷。
約1881年 馬塞爾首次患哮喘。
1882年 10月2日 馬塞爾入豐塔納中學五年級(中學最低年級),四個月後,該校恢復孔多塞中學名稱。由於健康關係,馬塞爾缺課頗多。
約1887年 馬塞爾在香榭麗舍大街與政治家,後於1895年任第三共和國總統的費利克斯·富爾及瑪麗·貝納達基兩夫婦的女兒們相識。
1887—1888年 在修辭班受業於馬克西姆·戈謝。按當時法國中學生在讀完五、四、三、二、一年級後,按文理科分班,文科再讀修辭班一年,哲學班一年。
1888—1889年 在哲學班受業於阿爾封期·達爾呂。得“法文作文”(哲學論述)比賽第一名。
1889年 6月 通過中學畢業會考,獲文學業士學位。馬塞爾在孔多塞中學與雅克·比才日後成為劇作家並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的羅貝·德·弗萊、後來成為史學家的達尼埃爾·阿萊維結識,並為校內刊物(《綠色評論》、《丁香評論》)撰稿。他開始出入於馬德萊娜·勒梅爾、阿芒·德·加亞維夫人、史特勞斯夫人的沙龍。加亞維夫人將他介紹給大作家阿納托爾·法朗士;史特勞斯夫人娘家姓阿萊維,為著名作曲家喬治·比才的遺孀,馬塞爾在她家中結識花花公子夏爾·阿斯,後來成為其作品中夏爾·斯萬的原型。
1889年 11月15日 普魯斯特自願在奧爾良步兵第76團入伍,與羅貝·德·利里結識。
1890年 11月15日 作為二等兵退伍。在法學院及政治科學自由學院註冊入學。
1891年 9月 在芒什省岡市附近的卡堡度假。此處有海濱浴場,即普魯斯特作品中的巴爾貝克。
1892年 3月 《宴會》雜誌創刊,普魯斯特為之撰稿。該刊於1893年3月停刊。
1893年 為《白色評論》撰稿。開始與詩人、藝術評論家、審美家、花花公子羅貝·德·蒙代斯吉烏交往。
1894年 準備文學士學位考試。在卡爾瓦多斯省特魯維爾度暑假。
1895年 3月 取得文學士學位。
6月 經考試被馬扎然圖書館錄用為館員。
7月 暫調國民教育部。12月獲準長假,普魯斯特從此不再擔任公務員。
9月 與其友作曲家雷納爾多·阿恩同游布列塔尼。
自1895年9月至1900年初 普魯斯特撰寫其第一部長篇小說,終未完成,直至1952年始以《讓·桑德伊》之名發表。
1896年 6月12日 普魯斯特的第一部作為《歡樂與時日》在加爾曼—雷維出版社出版,由法朗士作序,馬德萊娜·勒梅爾作水彩插圖,雷納爾多·阿恩作與音樂有關的評註。這部作品的許多片段在此之前已在《白色雜誌》、《每周評論》及《高盧人報》上發表。
1894年 2月 與讓·洛蘭決鬥。
1898年 在德雷福斯案件中,普魯斯特力主重審。
1900年 1月20日 英國藝術評論家兼社會學家約翰·拉斯金逝世。普魯斯特在《藝術與珍品專欄》(1月27日)中撰文悼念。不久在《費加羅報》發表題為《拉斯金在法國的巡禮》的文章,4月又在《法蘭西信使》上發表論文《拉斯金在亞眠聖母院》(該論文後來又重刊於拉斯金所著《亞眠的聖經》的法譯本序中)。普魯斯特在其母及雷納爾多的英籍表姐瑪麗·諾林格的幫助下從事拉斯金作品的法譯工作。
5月 與母同游義大利。在威尼斯與瑪麗·諾林格相逢。
10月 普魯斯特全家遷居古塞爾街45號。
1903年 11月26日 父亡。
1904年 在《法蘭西信使》中刊載拉斯金所著《亞眠的聖經》的法譯本。
1905年 9月26日 母亡。
12月 普魯斯特神經深受刺激,不得不在塞納河上的布洛尼住院六周。
1906年 在凡爾賽小住一段時間後,普魯斯特遷居奧斯曼路102號。失眠日益嚴重,為隔絕一切噪音,普魯斯特於1910年請人將他臥室的牆壁全部加上軟木貼面。——在《法蘭西信使》中發表拉斯金另一部著作《芝麻與百合》的法譯本,並冠以1905年6月15日已在《拉丁文藝復興》雜誌上發表過的一篇長序;此序日後稍加修改,在《什錦與雜記》中以《讀書日》之名重新發表。
1907年 在卡堡度暑假;普魯斯特以後每年都來此間,直至1914年。同年,乘汽車遊覽,由阿戈斯蒂耐里為其開車,參觀了諾曼第諸教堂。
1908—1909年 在《費加羅報》發表一系列雜文,其題材為當時被揭露的冒險家勒穆瓦納的種種騙局。
1909年 6月 普魯斯特草擬論文一篇,反對聖伯夫所用批評方法,他久已有意通過這一途徑來闡述他個人的美學原則。這篇論文終未完成,因為他多年間念念不忘重操小說舊業,他寫的那篇《讓·桑德伊》不過是這部巨著的一個梗概。
1912年 阿戈斯蒂耐里當上他的秘書。
1913年 寫畢《追憶似水年華》中的三部,即《在斯萬家那邊》、《蓋爾芒特家那邊》、《重現的時光》,但無出版商願意接受。貝爾納·格拉塞後來同意出版,但應由作者出資;且不顧普魯斯特的願望,僅同意先出第一部,《蓋爾芒特家那邊》須在1914年,《重現的時光》則須在1915年始能問世。
11月8日 《在斯萬家那邊》印畢出版。
1914年 5月30日 阿戈斯蒂耐里在此之前已與普魯斯特分手,學習駕駛飛機,是日駕一架單翼機在海濱阿爾卑斯省的昂蒂布海岸上空遇難身亡。
6月1日 《新法蘭西評論》發表《追憶似水年華》第二卷摘錄,該卷即將在貝爾納·格拉塞出版社出版。這些摘錄屬於《在少女們身旁》。
7月1日 《新法蘭西評論》再次發表《追憶似水年華》的摘錄,系《蓋爾芒特家那邊》的第一卷中的梗概。
8月 貝爾納·格拉塞應徵入伍,《追憶似水年華》的出版工作中斷。自1915年起,普魯斯特改寫小說的第二及第三部分,作了大量增補。1916年與格拉塞斷絕交往,自此其作品即由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
1918年 11月30日 《在少女們身旁》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印畢。
1919年 3月28日 《什錦與雜記》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印畢。
6月 因原住所由銀行收買,被迫遷出奧斯曼路,在洛朗—畢夏街8號甲女演員萊雅納擁有的一所房子中
覓得一暫時棲息之所。
10月 遷入阿姆蘭街44號,在此直住至逝世。
12月10日 《在少女們的身旁》以6∶4票通過獲龔古爾獎。羅朗·多熱萊斯的《木十字架》落選。阿爾封斯·都德之子、新聞記者與作家萊翁·都德在票選中起了重大作用。
1920年 8月7日 《蓋爾芒特家那邊》的第一卷在新法蘭西評論印畢。
11月 在《巴黎評論》上發表《致友人(論風格)》。這是普魯斯特為保爾·莫朗的中篇小說《細弱的儲備》所作的序。
1921年 1月 在《新法蘭西評論》中發表《談福樓拜的風格》。
4月30日 《蓋爾芒特家那邊》第二卷及《索多姆和戈摩爾》的第一卷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印畢。
5月 在網球場博物館參觀荷蘭畫展時,普魯斯特突感不適。
6月 在《新法蘭西評論》上發表《談波特萊爾》一文。
1922年 4月3日 《索多姆和戈摩爾》的第二卷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印畢。
11月18日 馬塞爾·普魯斯特與世長辭。
1923年 《女囚》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
1925年 《女逃亡者》以《阿爾貝蒂娜不知去向》為名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
1927年 《重現的時光》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
自1950年起 “馬塞爾·普魯斯特與貢布雷之友協會”通訊出版。
1952年 《讓·桑德伊》在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
1954年 《駁聖伯夫》,附《新雜記》,由新法蘭西評論社出版。《追憶似水年華》評註本三卷,由伽里瑪出版社在《七星叢書》中出版。
1970年 普魯斯特《通信集》注釋本第一卷在普隆出版社出版,由菲力普·戈爾勃評介。
1971年 普魯斯特其他作品的評註本在《七星叢書》中出版,其中包括《讓·桑德伊》一卷(附《歡樂與時日》)、《駁聖伯夫》一卷(附《什錦與雜記》及《隨筆和文章》)。
四、普魯斯特的回答
1.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能記得一輩子的快樂~~~
2.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善於與人交流~~~
3.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不想死的時候世人都希望我死……
4.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想到那篇經典的白戀50問,笑~~~
5.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能容忍我到現在的人~~~
6.你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
能喜新不厭舊。。。
7.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縱容自己,總覺得偶爾任性一下不要緊。。。
8.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真怕死但沒死的那次~~
9.你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囉嗦。。。不聽我說話,哈哈~~~
10.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還不會想太多的單純~~~
11.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對時間的浪費。。。學不會珍惜。。。
12.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肉體上的,不要不是毀容和殘疾,基本都能忍受吧~~
13.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的評估的?
。。。是指自己的么?善良。。。
14.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律師/醫生/自由饌稿人
15.你對自己的外表哪一點不滿意?
鼻子,因為天災人禍。。。
16.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做了很多傻事,現在都不忍回想= =
17.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太做作的,心口不一的
18.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包容,男人不是一定要包容,但懂得包容的,才是值得被鑑賞的。
19.你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是詞語是什麼?
我,你,她~~~
20.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帥氣,不女孩子氣~~~很多方面
21.你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沒有最,只有很多很。。。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把朋友放在什麼位置,體貼
23.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還沒遇見“最”
24.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
只要不要出去玩的時候,不要一個人默默地,都可以接受~
25.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在看到好文好片想找人分享時能找到願意傾聽並一起體會的人~~
26.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中樂透,但也許真的中了,就不是我家了= =
27.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某美女還是不要認識好了,我會一直站在遠方花痴。。。
28.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人有做得到事,也有做不到的事,量力而行。
五、普魯斯特13歲時的答案
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和媽媽分開。
你喜歡在哪兒生活?
——我的理想國。
你認為現實中的幸福是怎樣的?
——活在那些我愛的事物當中,包括美麗的大自然,大量的書籍和音樂,不遠處有一家法國劇院。
哪一種錯誤你覺得是最可以被縱容的?
——失去工作的才能。
虛構人物中你認為誰是英雄?
——那些浪漫而有詩意的,對思想的表達遠勝過對現實的虛構的。
你最欣賞的歷史人物?
——蘇格拉底、伯利克里、穆罕默德、小普林尼和奧古斯丁的混合體。
現實中最欣賞的女性是誰?
——有天份卻過著平常生活的女人。
你欣賞的小說中的女英雄是誰?
——那些非常有女性氣質,非常柔弱、純潔、任何一面都非常美的女子。
你最欣賞的男性氣質?
——智慧,有道德。
你最欣賞的女性氣質?
——溫柔、自然,聰明。
你最希望擁有的?
——閱讀、做夢和寫詩。
你最希望成為誰那樣的人?
——如果這問題沒有的話,我寧願不回答。非要說的話,我希望是小普林尼。
六、普魯斯特20歲時答案:
1.你最顯著的特質是什麼?——渴望被愛,或者說,希望被關懷、被溺愛勝過被欽佩和讚賞
2.你最喜歡男性身上什麼品質?———溫柔的、女性的迷人氣質,陰柔的吸引力
3.你最喜歡的女性身上什麼品質?——有著男性的美德,在友誼中率直、真誠
4.你最看重朋友擁有什麼樣的品質?——敏感,倘若他們對我具有某種身體上的吸引力,那他們的敏感就是我需要的
5.你天性中的缺點是什麼?——缺乏理解能力,意志力不強
6.你認為完美的快樂是什麼樣子的?——沒有,恐怕那是一種很崇高的東西,我還沒有勇氣來說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假使敢於表達,恐怕在說出來的那一刻,已經破壞了它
7.你最傷痛的是什麼?——從不曾見過我的母親與我的祖母
8.你最想成為什麼?——我自己,就如那些我讚賞的人希望我成為的那種人
9.你最想在哪個國家生活?——一個能讓我對某些事確定不疑的國家,在那裡,敏感溫柔的思緒總是可以得到回應
10.你最喜歡的小說中的男主角是什麼?——哈姆雷特
11.什麼是你最不喜歡的?——我自己的,最糟糕的品質
12.你最希望具有怎樣的天賦?——意志力強與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13.你感覺最被縱容的錯誤是什麼?——那些我可以理解的錯誤
14.什麼是你的座右銘?——我寧願不說,擔心那會帶給我壞運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