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眾生

普度眾生

普度眾生,意為: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另,應寫“普度眾生”不宜寫“普渡眾生”,詞條中有專門的詳解。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度眾生,號作天人師。《人民日報》1983.7.28:“但是也不要以為朱伯儒的仁慈是不分對象的,他可不是一個普度眾生的佛爺。在古代漢語中,“度”用於時間,也用於空間。現在的語文工具書,一般都在“度”字條而不在“渡”字條出現上述跟佛教、道教有關的釋義。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成語】:普度眾生

【拼音】:pǔ dù zhòng shēng

【解釋】:大眾營營擾擾,如溺海中,佛教、道教以慈悲為懷,施宏大法力,盡力救濟他們以便登上彼岸。

成語典故

【出處】《佛說無量壽經》:“普欲度脫一切眾生。”

成語用法

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度眾生,號作天人師。(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四十)。

《人民日報》1983.7.28:“但是也不要以為朱伯儒的仁慈是不分對象的,他可不是一個普度眾生的佛爺。”

作謂語、定語;形容佛家子弟。

相關內容

“度”跟“渡”都有“經過”的意思,但用法不同。

在古代漢語中,“度”用於時間,也用於空間。例如,杜甫《寄賈司馬嚴使君》里“且將棋度日”和金人瑞《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里“等人性急,度刻如年”中的“度”用於時間;而《史記·晉世家》里“晉軍敗,走河,爭度”和王之渙《涼州詞》里“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度”則用於空間。不過,在現代漢語中,“度”只用於時間。例如“度過(節日)、度假、度假村、度蜜月、度日、度日如年、度時光、度汛(度過汛期)、共度良宵、歡度春節、虛度光陰”中的“度”都指時間上經過,要用“度”。

“渡”在古漢語中,多表示渡過江河,如《史記·項羽本紀》:“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也有泛指空間上由此至彼及同“度”的用法。不過,在現代漢語中,“渡”做動詞時只表渡過江河湖海等,不用於時間。例如“橫渡長江”、“遠渡重洋”、“把我們渡過河去”中要用“渡”。

另外,“渡過難關”是個比喻性的說法,用“渡”。但這種用法不宜類推,以免引起“度”跟“渡”的混用。

“普度眾生”中的“度”與上面說的“度”不同,是佛教、道教用語,表“使人出家或超脫塵俗”等意思。如“剃度”是說要出家的人剃去頭髮,成為僧尼;“超度”是說僧、尼、道士為死者念經、打醮,以使亡魂脫離苦難。現在的語文工具書,一般都在“度”字條而不在“渡”字條出現上述跟佛教、道教有關的釋義。

“普度眾生”是說廣施法力,使眾生普遍得到解脫。如《水滸傳》第四十四回中說:“到後門口高聲叫道:‘普度眾生救苦救難諸佛菩薩!’”過去曾有“普渡眾生”的寫法,但甚少,現在一般不這樣寫。寫成“普度眾生”不僅跟古代習慣寫法相一致,也跟現在的語文工具書“度”的釋義相一致。因此,應寫“普度眾生”不宜寫“普渡眾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