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詞語釋義]

晨[詞語釋義]

一般的意思是指早上,如清晨。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會意。從臼,從辰,辰時也。辰亦聲。本義:星名。即房星)清晨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晨,早昧爽也。——《說文》

晨,早也。——《爾雅》

夜鄉晨。——《詩·小雅·庭燎》

昏定而晨省。——《禮記·曲禮》

丙之晨。——《國語·晉語》。註:“早朝也。”

而以昏晨犯山川。——《韓非子·解老》

晨昏奉盥,承尊孝以無違。——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

晨起不辨衣履。——清·周容《芋老人傳》

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明·劉基《苦齋記》

又如:凌晨五時;霜晨;晨步(清晨散步);晨省(早晨向父母問安);晨安(早安);晨暝(旦夕);晨旭(朝日);晨旦(天亮)。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晨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7

〔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音辰。《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為民田時者。《周語》農祥晨正。《注》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又《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音神。《說文》作䢅,早昧爽也。從臼從辰。辰,時也。《九經字樣》䢅,隷省作晨。《爾雅·釋詁》晨,早也。《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玉篇》明也。《周禮·秋官·司寤氏》御晨行者。

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

又《集韻》鷐通作晨。《爾雅·釋鳥》晨風,鸇。《注》鷂屬。《詩·秦風》鴥彼晨風。

又《韻補》葉時連切。《陸機·輓歌》側聽隂溝涌,臥觀天井懸。廣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常用詞組

晨炊chén chuī

晨起做早餐;也指早餐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唐·杜甫《石壕吏》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晨光chén guāng

早晨的陽光

恨晨光之熹微——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晨昏chén hūn

早晨和晚上

風雨晨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清·袁枚《祭妹文》

晨禮chén lǐ

一種禮俗,新婚第二天清晨丈夫贈送給妻子的禮物。

晨曲chén qǔ

一般用小鼓伴風笛或雙簧管演奏的器樂小夜曲。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晨曦chén xī

黎明後的微光

晨曦漸露

晨星chén xīng

(1)日出前在東方天空中看到的一顆明亮的行星(即金星)——亦稱“啟明星”。

(2)清晨天空中稀疏的星星。

方言集匯

粵語:san4。

客家話:

(1)梅州腔:sen2。

(2)台灣四縣腔:siin2。

(3)客英字典:shin2。

(4)沙頭角腔:sin2。

(5)東莞腔:sin2。

(6)寶安腔:sin2。

(7)客語拼音字彙:sin2。

(8)陸豐腔:shin3。

(9)海陸豐腔:shin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