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庵先生文集

晦庵先生文集

外觀尺寸(高、廣)25x1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19x12.5(公分)晦庵先生文集 〔晦庵先生文集〕宋刊本傳世者,有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所載之宋寧宗(一一九五-一二二三)時的浙江官刊本,凡一百卷,為朱熹三子朱在編輯,寧宗年間浙江官刊,入元後書版藏於杭州西湖書院,明代以後又修補印行。

外觀尺寸(高、廣)25x15(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19x12.5(公分)
晦庵先生文集晦庵先生文集

宋 朱熹 撰
宋淳熙年間福建刊本(一一七四~一一八九)
晦庵先生朱熹(公元一一三○-一二○○),字元晦(一字仲晦),晚號晦翁,遁翁,滄州病叟,祖籍江西婺源,出生於福建南平,其在繼承二程(程頤、程顥)「洛學」的基礎上,又博採周敦頤、張載、邵雍等理學學派的部分思想,融入佛、道思辨哲學,從而建立南宋的「閩學」學派及完整的「朱學」思想體系,可謂為宋代理學之集大成者,其地位和對後世的影響,在中國理學的發展史上,首屈一指。
〔晦庵先生文集〕宋刊本傳世者,有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所載之宋寧宗(一一九五-一二二三)時的浙江官刊本,凡一百卷,為朱熹三子朱在編輯,寧宗年間浙江官刊,入元後書版藏於杭州西湖書院,明代以後又修補印行。其次是〔皕宋樓藏書志〕及〔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記載的宋度宗鹹淳元年(一二六五)福建建安書院刊本,除文集一百卷外,並附王遂所輯續集十一卷及余師魯所輯別集十卷。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年),福建按察司以閩刻並校以浙本重刊朱子文集,即成現今通行的版本。本院所藏此帙刊於朱子生前,較之前述版本皆早,因未經朱子後來刪定,故所載詩文與浙閩諸本頗有異同,其中不乏前述版本未著錄之詩文,且全書字型工整,除〔天祿琳琅續目〕僅見著錄外, 未見他書稱述,故此刻非止傳本之罕見,於保存文獻史料,亦彌足珍貴。
此本源為常熟毛氏汲古閣舊藏,後輾轉流入宮內,藏於昭仁殿,民國十一年溥儀假賞溥傑之名,遂流傳在外,抗戰初期,山陰沈仲壽先生購於滬上,密藏數十年茲後捐贈本院,使得公諸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