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傳教士與儒家經典研究

內容介紹

本書共分為三章,主要內容包括:丁韙良與《天道溯原》;花之安與《經學不厭精》;安保羅與《孔子基督為友論》。

作者介紹

胡瑞琴,河北萬全人,歷史學碩士。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和歷史教學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年來,先後在《光明日報》、《孔子研究》、《齊魯學刊》、《歷史教學問題》以及高校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十多篇,主編教學論文集多部。主持並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

作品目錄

前言緒論第一章 丁韙良與《天道溯原》第一節丁韙良簡要生平及著述 一、傳教生涯的黃金時節 二、在上海短暫的傳教活動 三、在北京的傳教和社會活動第二節 丁韙良與《天道溯原》 一、《天道溯原》的寫作背景 二、《天道溯原》的寫作內容第三節丁韙良的科學宗教思想 一、丁韙良的宇宙觀 二、丁韙良的五行觀 三、丁韙良的靈魂觀 四、丁韙良的生物觀 五、丁韙良的上帝觀 六、丁韙良的儒學觀第四節 《天道溯原》的歷史價值第二章 花之安與《經學不厭精》 第一節 花之安簡要生平及著述 一、青年時代的花之安——東莞時期(1866—1880) 二、年富力強的花之安——上海時期(1885—1898) 三、生命傾倒的花之安——青島時期(1898—1899) 第二節《經學不厭精》的寫作背景 一、花之安對儒家經學的研究 二、《經學不厭精》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花之安的天倫思想 一、儒家經典中的“上帝”概念與崇拜二、儒家經典中的救贖思想 三、儒教中的“神”與基督教中“聖靈”的異同 四、關於“三位一體”論 第四節 花之安的地倫思想 一、何謂地倫 二、對儒學“格致之學”落後原因探悉 三、儒學中“格致之學”概覽與批判 四、對儒學中“格致之學”的改良建議 第五節 花之安的人倫思想 一、花之安的人性觀 二、花之安的仁義觀 三、花之安的倫理觀 第六節《經學不厭精》的歷史價值 一、《經學不厭精》對經學研究的貢獻 二、《經學不厭精》是基儒經典一次全面的高端對話 三、《經學不厭精》是中西方傳統學術相互融匯的研究典範 四、《經學不厭精》對經學研究的現實意義第三章安保羅與《孔子基督為友論》第一節安保羅簡要生平及著述第二節安保羅與“四書”《本義官話》 一、“四書”《本義官話》的研究背景 二、“四書”《本義官話》的研究概括 三、“四書”《本義官話》的研究內容 四、“四書”《本義官話》的歷史價值第三節安保羅與《孔子基督為友論》 一、傳教士對孔子是否具有宗教信仰的評析 二、安保羅對孔子的認識 三、安保羅對敬孔習俗的認識 四、安保羅對“大同”思想的認識結語參考文獻 一、英文參考書目 二、中文參考書目 三、中文參考論文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