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圖

時序圖

時序圖(Sequence Diagram),亦稱為序列圖或循序圖,是一種UML行為圖。它通過描述對象之間傳送訊息的時間順序顯示多個對象之間的動態協作。它可以表示用例的行為順序,當執行一個用例行為時,時序圖中的每條訊息對應了一個類操作或狀態機中引起轉換的觸發事件。時序圖中包括角色,對象,生命線,激活期和訊息。

​結構

時序圖描述對象是如何互動的,並且將重點放在訊息序列上。也就是說,描述訊息是如何在對象間傳送和接收的。時序圖有兩個坐標軸:縱坐標軸顯示時間,橫坐標軸顯示對象。每一個對象的表示方法是:矩形框中寫有對象和 / 或類名,且名字下面有下劃線;同時有一條縱向的虛線表示對象在序列中的執行情況 ( 即傳送和接收的訊息對象的活動 ) , 這條虛線稱為對象的生命線。對象間的通信用對象的生命線之間的水平的訊息線來表示,訊息線的箭頭說明訊息的類型,如同步,異步或簡單 。 瀏覽時序圖的方法是,從上到下查看對象間交換的訊息,分析那些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的訊息交換。

時序圖中的訊息可以是信號、操作調用或類似於 C++ 中的 RPC ( Remote Procedure Call,遠程過程調用)或 Java 中的 RMI (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 遠程方法調用)。當對象接收到一個訊息時,該對象中的一項活動就會啟動,我們把這一過程稱做激活 ( Activation )。 激活會顯示控制焦點,表明對象在某一個時間點開始執行。一個被激活的對象或者是執行它自身的代碼,或者是等待另一個對象的返回(該被激活的對象已經向另一個對象傳送了訊息)。在圖形上,激活被繪製為對象生命線上的一個瘦高矩形。

訊息可以用訊息名及參數來標識。訊息還可帶有條件表達式,表示分支或決定是否傳送訊息。如果用於表示分支,則每個分支是相互排斥的,即在某一時刻僅可傳送分支中的一個訊息。訊息也可以有順序號,但是在時序圖中,訊息的順序號很少使用,因為時序圖已經將訊息的順序顯式地表示出來了。

一個對象可以通過傳送訊息來創建另一個對象,當一個對象被刪除或自我刪除時,該對象用 "X"標識。

​創建步驟

1、確定互動過程的上下文;

2、識別參與過程的互動對象;

時序圖時序圖

3、為每個對象設定生命線;

4、從初始訊息開始,依次畫出隨後訊息;

5、考慮訊息的嵌套,標示訊息發生時的時間點,則採用FOC(focus of control);

6、說明時間約束的地點。下圖是時序圖的一個例子。

數字電子技術的時序圖,可以理解為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的圖解,在時序圖上可以反應出某一時刻各信號的取值情況。時序圖可以這樣看: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每到一個突變點(從0變為1,或從1變為0)時,記錄各信號的值,就可獲得一張真值表,進而分析可知其相應的功能。

時序時序,就是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給出信號

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數據,或者把你要寫的數據寫進晶片;

舉個62256讀數據的例子:

先給地址, 地址保持的最短時間是:trc;

再給CS片選;片選滯後地址的最短時間可以算出來;

再給OE(讀信號);同樣滯後的最短時間也可以算出來;

數據線上本來是高阻態;

這時,滯後OE一段時間之後,數據輸出,直到數據有效輸出並保持一段時間;

然後OE變高;

然後CS變高;

然後改變地址;

這時數據仍然保持一段時間有效;然後無效;然後高阻;

你找一個62256看懂了,其它的晶片也都差不多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