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窗一覺風流夢

十一 所以說啊,一件事情的對與錯都是相對而言的,不是絕對的。 眾多情人當中,只有李賢才是她最愛的人,兵部侍郎崔浞也是她一生在等待的人。

簡介

書名:春窗一覺風流夢(唐代才女上官婉兒的風流浮生)/新古典浪漫書系
作者:賀靜//夢苑
出版社:湖北辭書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40320935
字數:
頁碼:156頁
版次:
裝幀:
開本:16開

內容提要

賀靜、夢苑所著的《春窗一覺風流夢(唐代才女上官婉兒的風流浮生)》內容簡介:上官婉兒,身為武則天時期台前幕後的宰相,在朝為官期間,她頗有武則天鐵面無私的作風,就事論事,從不袒護誰,是很有作為的政治家。不過,作為文人,能寫出風雅的文章和詩風,免不了心思細密,情感柔弱。《春窗一覺風流夢(唐代才女上官婉兒的風流浮生)》講述唐代才女上官婉兒的風流浮生。

目 錄:

第一卷 坎坷風雨化瑰麗
一 月落錦屏思君情
二 秀美輕盈定落花
三 妖冶艷麗嬌奴婢
四 文採過人寫詩文
五 下筆千言掌詔命
六 上官婉兒功天下
第二卷 嬌愛如風
七 淡淡胭脂為李賢
八 捲簾回首嬌模樣
九 如蓮心事
十 相亂欲何如
十一 惟悵久離居
十二 書中無別意
十三 從此識天河
第三卷 花滿洛陽城
十四 歲歲年年常扈蹕
十五 宰相崔浞約花叢
十六 嬌愛已秋風
十七 心似臭蘭武三 思
十八 幾多邂逅如春夢
十九 御帳對望張昌宗
二十一 聲嘆息梅花妝
第四卷 盛極一時數風流
二十一 榮落在深宮
二十二 嫣然歲月望惠范
二十三 流杯池偶遇知音
二十四 情到濃時自然痛
二十五 雙眸脈脈曉含情
二十六 月滿雲飛情也隨
二十七 多情鎖高戩
第五卷 一代昭容論英雄
二十八 一事東風成過往
二十九 幾度雕欄醉何方
三十一 番雲雨幾度恨
三十一 桃李妖嬈為誰芳
三十二 史書一 冊吟風霜
三十三 紅牆遺恨
三十四 定國安邦灑淚光
三十五 功過自有人評說

卷首語] b]

說到古代才女,眾人皆會想到用一些極其柔弱、哀怨的詞語,去形容那些穿越在時光隧道里的千古紅顏,似乎這樣才吻合大家的心理。殊不知,在溫柔似水的嫵媚才女之中,還有一個“鐵血紅顏”上官婉兒,她的文采,可以說無人能及了。她的命運也因為她的才華而得以徹底顛覆,讓她從一個罪臣的家人,成為一代宰相。這是多大的改變!我們不看她的成績,先看看她留給詩詞,從她的詩詞里,慢慢地領略她的才情吧! 婉兒作為一個罪臣的女兒,不僅沒有被命運嚇倒,相反還在苦難中脫穎而出。稱量天下文人志士的前途,她的詩詞和書法,和祖父上官儀相比,不僅毫不遜色,相反還把祖父綺麗浮艷的“上官體”發揚光大,成為當時文壇上受入崇拜的一種文風,曾經一時,天下的文化名流都紛紛雲集在她周圍,學習和模仿著她婉約而又大氣的詩詞風格和獨特的創作手法。婉兒在文學上的造詣,讓武則天心服口服。特別是她剛上任時的一首詩,便讓朝中大臣佩服,一個小小的溫柔女子,居然出口成章,個性豪邁,文字大氣,讓男子都汗顏。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何如魯館,即是仙都。 此詩引用了很多典故和風景名勝地名做鋪墊,引出了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如“圓嶠”是指圓嶠山。但是這個“圓嶠”在古文裡一般都是借用,因為這一詞有一個很美麗的神話故事。原出自東晉葛洪的《嵇中散孤館遇神》中關於安期生尋找神山仙藥的故事文字。說這個圓嶠山就是日照天台山,只是因為女媧補天時移到了琅琊。這個傳說,在金代狀元張行簡的文字中也有記載,也不知道真假。所以一般文人用“圓嶠”這一詞,不光是指圓嶠山,也是在說明此地林壑優美、幽深古道,勃勃生機。“方壺”是紫砂壺其中的一種,即規整有力的“龍耳方壺”。方壺剛勁大度、挺拔、端莊秀美。 “莫論圓嶠,休說方壺”解釋為:不論是林壑優美、幽深古道,勃勃生機的圓嶠,也不說剛勁大度、挺拔、端莊秀美的方壺,在這裡都應有盡有。 “魯館”一詞起初出現在《春秋·莊公元年》里,指貴族女子出嫁時外住之所。貴族女子未出閣之前,多數是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故此,唐代詩人皇甫枚在《三水小牘·王知古》有“聆好音於魯館,逼佳氣於秦台”句便是借用這一詞的寓意,說明景色之美。“仙都”,現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因為此地峰岩奇絕、山水神秀,故此在這裡屬於借用,特指環境清幽的地方,宛如天上的瓊樓玉宇。 “何如魯館,即是仙都”解釋為:不管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魯館如何,和流杯池一樣清幽,都是峰岩奇絕、幽靜閒適、山水神秀的好地方,一個個宛如天上的瓊樓玉宇。 婉兒的這首詩,語言含蓄頓挫,情韻並茂,含蘊豐富。起句對偶,對山水沒有描繪,只是通過一系列的比較,讓流杯池的自然美景,躍然紙上。讓人依據山光秀麗、怡悅的仙都,去想像青松如蓋,山泉清冽的流杯池。詩的字字句句都無形地告訴世人,作者對文化和歷史了如指掌,而且自身氣度不凡,思維開闊,志氣高。 這首詩字裡行間,根本看不見女子的哀怨之氣、胭脂之味,屬於少見的豪放女子。真讓人敬佩!和宋朝的詞宗——李清照相比,同為紅顏,同為才情女子,婉兒可是大氣多了。難怪武則天給她這么高的頭銜,讓她專掌起草詔令。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對她的詩評價也很高,不光說她的文筆“風雅之聲,流於來葉”,還下令大量收集她的詩詞,整理成冊子,讓燕國公張悅作序。讓殺她的人都佩服,可見她的才氣之高。現代人一談論到她,都稱她是中國歷史上的“巾幗首相”。 那個時候的她,才剛剛14歲,就被武則天提拔掌管宮中詔命,從此她不再是身份卑微的奴婢。祖父上官儀是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的宰相,現在她再次官復祖輩的原職。她的母親得知後也喜出望外,婉兒自己也是樂不思歸,終於可以擺脫奴婢的身份,擁有自己的生活。她的生活,也就跟隨著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過去只是陪著李賢讀書,如今,她可以自由出入皇宮,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這不,她隨同武則天來到流杯池。走出了皇宮,看看外面的景色,心中的喜悅,可以想像得到,婉兒看見流杯池的優美景色時,心情激盪,壯志凌雲。 14歲的婉兒,能憑藉自己的一身才華,取得現在的地位,可見她不光才華出眾,書法柔媚出眾,還有一個不可少的的原因,那就是她的膽識,可謂是少見。現在14歲的女孩子有幾個人如她這般?這讓我越來越相信一句話:“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婉兒跟隨李賢讀書十幾年,她不是只做做樣子,而是腳踏實地的在讀書。說明她喜歡讀書,也願意讀書。這和現代中學生可不一樣。現在14歲的中學生,幾乎很少有喜歡讀書的,大都是為家長讀書,為讀書而讀書。男孩子不是喜歡打電游就是玩傳奇,女孩子不是追趕時尚就是談情說愛,心思根本就沒有放在學習上。如若婉兒看見了,可能都要心痛。她那個時候是想讀書而不能讀,特別是看見書就捨不得放下;還有臨摹她祖父的字畫,更是廢寢忘食。氣得她母親鄭氏都埋怨,埋怨她祖父寫什麼廢后詔書,弄得全家都被武則天抄斬,而讓婉兒沒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婉兒有時候為了一個文字的解析,都要和李賢爭論半天。那時候,她對書充滿了好奇,總是想從中知道她很多不知道和不明白的事情。但因2那個時候,她只是一個陪讀的奴婢,故此不能擅自把書本拿回自己的住處,婉兒常常自己偷偷地用李賢不用的紙張抄一遍,自己回家再慢慢品讀。 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婉兒屬於太聰明的孩子,14歲就成就了一番大業,相當於現代一個14歲的孩子考上了清華或者是北大。可惜.到目前為止,14歲考上中國著名大學的孩子少得可憐。為此,作為孩子的家長,聽到這樣的例子,都認為是天方夜譚。看見這樣的孩子,驚為天人。這妙齡時代的婉兒,卻不愛紅妝愛墨香,翻閱中國歷史,如她這般的女子還沒有第二個。不過,身為一個女子,憑藉自己的才華和能力,還能在官場上混得那么出色,就我所知,好像也只有婉兒和薛濤。不過薛濤以“女校書”的身份還摻有裙帶關係做牽引,沒有婉兒的純粹。完完全全因為自身的才氣和能力、魄力贏得天下文人的尊寵的,也只有上官婉兒。婉兒的膽量和才氣,不能免除有遺傳基因的影響,所謂“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一個人的智商天生為一半,後天的培養和學習為一半。 而這個所謂的智商天生,就是隱含著遺傳。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有很多愚昧的人的孩子就特別的聰明,而很多科學家或者是偉人的後一代就遠遠不如自己的祖輩。

序言:

道是無情似有情 都說愛情是魔鬼,誰也躲不過它的折磨,故此受人歡迎的也都是關於愛情的一些文字和詩詞。關於情感上的問題,只要我們是人,誰又能真正做到忘卻紅塵,拋下兒女私情呢?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所謂的天子也不例外,當愛情經過的時候,也是憂傷纏繞,多少相思的話語還未曾說出口,就已經遠去。多少甜蜜的誓言沒寫下,就面臨著要拋棄。驀然回首,多少怨恨埋藏在心底。多少年的夢,依舊凝縮在那一縷淡淡的柔情之上,無人可解,無人可訴。 眾所周知,歷史中眾多皇帝,都是因為兒女私情而掀起不少朝政風波,讓江山擱置在床頭,成了另一個人的偉業。始有妲己千番禍,後有飛燕亂宮廷。雖然這些女人都被世人唾罵不已。可在當時也是權傾朝野,不可一世的人物。這顛覆朝政的女人,也不全是被人們厭惡、唾罵的狐狸精。家喻戶曉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美人計復國,可以說就是鮮明的例子。她同樣是顛覆朝政的女人,卻被我們崇拜至今。其實啊!我們所說的禍害,那是站在誰的立場上而言的。如若站在吳國的角度上看西施的話,那西施不就是禍害千年的狐狸精么?所以說啊,一件事情的對與錯都是相對而言的,不是絕對的。 作為掌管大唐文人墨客的女才子,唐朝女詩人上官婉兒更不是例外了。 雖然她是為復仇而接近皇室家族成員的,但她最終還是放下了個人恩怨,一心扶持武則天統管天下。不光是因為她看重武則天的管理能力,天下一片祥和、太平,其中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為了能和她青梅竹馬的皇子李賢在一起。雖然那心有抱負的李賢最終被他母親殺害,但在婉兒心目中,卻是最美的回憶。因為他是婉兒的初戀,彼此之間的依戀宛如水晶般透徹,沒有世俗的摻雜。婉兒名分上雖然是中宗的女人,但實則沒有正式迎娶過。因為她14歲就入宮做女官了,等到正式跟隨中宗時,中宗已經人到中年了。而婉兒還不到20歲,青春美貌,正是追求愛和激情的時候,也正是因此,所以她毫無顧忌,為情為性,在朝廷內外和眾多的大臣私通暖昧著…… 作為歷史上最有才氣的女子,我們先避開她的詩詞不說,就憑她14歲就能代替武則天執掌文誥,參與朝政,受到武則天女皇的寵愛,定然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女人。如果是現在,一個讀國中的女孩能做什麼呢?再說,你也別指望著她們能做點什麼,因為現在的孩子都嬌生慣養了,“沒轍”兩個字,要零花錢倒是這年紀段最積極的。 我們常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婉兒形象,就是一個美妹。據史書記載,她也是皇宮內少有的美艷女子。要不然,何來的“上官婉兒俏紅梅”的裝扮流行呢?她的愛情,也是和她額頭那朵嬌艷的紅梅一樣,讓人感覺驚艷,影響著她的一生,歷經坎坷。武則天命她一直輔佐中宗,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便立她為中宗昭容,算是結婚了。不說她和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中宗皇帝、武三思等等有床笫之歡,就單看她與詩人兵部侍郎崔浞之間的愛恨糾纏,就不免讓人有點懷疑。眾多情人當中,只有李賢才是她最愛的人,兵部侍郎崔浞也是她一生在等待的人。只是可惜,婉兒已經是皇上的女人了,崔浞不能迎娶。兩個有情人終不能走在一起,只能偷偷地走過一段時間,然後埋沒在滾滾烽煙里,任憑寫著回憶的文字隨風吹去,留下當初的痕跡。 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我們無法說出個緣由,就用佛家的一個詞解釋為“緣”。佛日:緣分三等。第一種為有緣無分,說白了,就是你們注定會在某一個地點相逢、相戀,但是不能走到一起。第二種為有分無緣,解釋為你們原本可以結為夫妻,但是緣分太淺,還沒等你們明白自己,就已經是人事全非了。第三種就是最高境界:有緣有分五百年。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愛情是第三種,有情人終成眷屬,喜結良緣。但是,生活往往是殘酷的,不如人意。婉兒和崔浞之間可謂是“有緣無分”,現實決定了婉兒即使再怎么喜歡崔浞,也不能和他公開相互偎依、牽手百年。也只能在暗處相知,相依偎,不能光明正大地成雙成對出入。在這美女雲集的皇宮內,如若不是皇帝喜歡的女子,那么每天面對的就是侍女和太監們,是很少有機會看見一個真正男人的。要想遇見二個有情有義的美男子,機會實在是太渺小。可以說,皇宮內的女人個個都知曉,情場如官場。生活在這樣爭寵的環境裡,婉兒也越來越懂得如何保護自己,越來越學會絕情了。她和皇宮內的妃子們不一樣,她可以接見很多文人雅士,和很多風流男人們探討文字之外的話題,情感上也就比那些深宮內的女人們豐富多一些。 常說愛和孤獨其實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姐妹,愛得太深,就會孤獨一生。 上官婉兒,身為武則天時期台前幕後的宰相,在朝為官期間,她頗有武則天鐵面無私的作風,就事論事,從不袒護誰,是很有作為的政治家。不過,作為文人,能寫出風雅的文章和詩風,免不了心思細密,情感柔弱。所以,她一生一直都在袒護的人也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兵部侍郎崔浞。最後為了保全他的性命,不得不忍痛割愛,把他介紹給太平公主,用她做堅實的後盾,讓他既衣食無憂,又保全了性命和烏紗帽。要說,她這種愛情轉讓,也說明她的另一面,自私、心冷、絕情。當初她就是為了保全自己,放棄了處於危難之中的李賢,跟定了武則天。不過,這個兵部侍郎崔浞也非是痴情之人,他心甘情願跟隨太平公主做情人,可見皇宮內的愛情,在生死關頭,就暴露出其虛偽性和放蕩性,真情難在現實里生存。緣分可遇不可求,或許,當緣分走到盡頭,沒了誰,時間不會為此而停留。讓我們在她留給一首首美妙的詩詞中,慢慢領略上官婉兒一生的豐功偉績和她的愛恨情仇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